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繼往開來(172)推波助瀾' i) @1 F! H6 z8 y. U: t6 L
% j" }3 E; y' m- D% r( f 郭雲告辭離開,逍遙閣內只剩下了高遠與曹天賜二人,看著若有所思的高遠,曹天賜欲言又止,幾次想要說話,卻又生生地忍了回去。看著曹天賜的模樣,高遠笑了笑:「天賜,你是不是有什麼不明白地方?有疑問就問出來,不要憋在心裡。你我師徒之間,應當沒有什麼不能說得吧?」
$ h0 E/ o! g, N) H. E0 I& e" O/ t U8 a6 f
曹天賜點了點頭,「師傅,我只是有些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現在無論國力,軍力,我們對秦國而言,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如果我們集中優勢兵力,傾全國之力,滅秦並不是很為難的事情,可我看現在師傅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大舉進攻的意思,而是在想法設法地促成秦國的內亂,這是為什麼?何不簡單一些?」/ M( N9 z8 q. ]) Q, _* C* P
' Z6 ?2 d- t; g7 t' V; ? 「簡單一些?」高遠呵呵地笑了起來,看著曹天賜,溫和地問道:「你所說的簡單一些,就是發大軍去進攻麼?」
R/ |6 F# M9 o% V
9 C& i2 Y. @, c, [' k7 B1 a' A 「對,我就是這個意思。第一軍區集結了我國幾乎大部分的精銳軍隊,士氣,武器配備,對面的路超根本無法相比,為什麼不直接打過去?」曹天賜問道。; o. \' V: |, H0 x; S
" c7 t4 [8 i! D9 I- A! j
「打過去容易嘞,但你想過沒有,這樣硬打,我們在取勝的同時,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高遠把玩著一柄摺扇,看著曹天賜。
% H6 N7 V4 J. Z4 B7 G% ~; a) H$ r, c6 m! ?3 y
「打仗嘛,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曹天賜不以為然地道。
- N' U! _4 u8 j6 p, N" c5 H& U& A6 x/ Z# A% [! v( a8 D- v! |
「是啊,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我們作為上位者,作為只在作戰室中研討怎麼打的統兵者,是不是要考慮怎樣才能將傷亡降到最低呢?」8 {( n0 e7 F+ e) y; N4 q
, u4 g( B9 }' Q7 Y
「這是當然。但沒有傷亡根本是不可能的嘛。」, i; H6 w' Q0 S* R
! b! z, Y( T: a9 y) y; U' c
「天賜啊,每一個漢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能少死一個人,便要少死一個人。現在平推過去不是不可能,但付出的代價是我不願承受的。你也是從第一線經歷過來的人,每一場戰鬥勝利之後,我們在歡呼勝利的同時。背後卻有無數個失去兒子,丈夫,父親的家庭在哭泣。你又想過這些嗎?」高遠慢慢地道。0 c* [& @! O* l( c* A
4 p( g8 A. b3 ]+ M! ^ 曹天賜愕然,半晌。終於還是難為情地搖搖頭。' O4 d3 _8 j& q& ~& t. n7 V
* i% ]/ v# {4 i6 Q' l 「勝利不止是歡呼,還有損失。」高遠一字一頓地道。「秦國雖危,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果當真面臨我大軍壓境的情況之下。奮起一搏,先不說輔贏,我軍的傷亡必然大到讓我們無法承受。」9 c R6 g- I- w+ i, s
4 S+ s, a, I" h. J$ A 曹天賜低下頭,心中顯然還是有些不服氣。1 M9 B& E' L. U' y
# {; E5 k( \7 R 「天賜,你還記得我們在草原之上圍剿李信的那一役嗎?」高遠站了起來,走到窗邊,雙手扶著窗櫺,看著隨風擺動的荷葉,眉頭微微皺起。
" T( j& D' {" N
" ]& M6 U! L' @$ E 「當然記得,李信號稱天下第一軍神。在師傅您的運籌帷幄之下,不照樣敗亡。」曹天賜神情興奮起來。
4 W4 F1 C7 q4 e' a- R' R! p: u: c( |8 ]! J+ P; k$ H0 X, ^
「我問得是你還記不記得當初的情景!」高遠微怒道:「可能你只記得當時勝利的歡呼了,可我還記得,當李信被圍,身邊只餘下千餘名士兵的時候,那些士兵高唱著戰歌,集結成隊形,向我們發起衝鋒時的情景。」/ W8 O0 Z3 I D6 j g/ j7 o {
9 D1 r, y. I8 \, k5 M/ ~1 O! l
「不過困獸猶鬥,狗急跳牆而已。」曹天賜不屑地道:「師傅你記得這個幹什麼?」
! |# r/ V' }) E D& e2 u& h
|. i% n1 h9 G: @ 「記得這個幹什麼?」高遠自語了一句,「秦國人的心氣猶存啊!秦人在秦武烈王的帶領之下。強盛一時,兵臨天下而各國莫不畏懼,這讓秦人養成了極高的心氣兒,即便是一時的失敗。也不會讓他們灰心喪氣,因為他們堅信自己一定能獲得最後的勝利。這是數十年間有一場場勝仗累積起來的,就如同現在我們大漢軍隊一樣。」- b o: k' ]: J+ d: t$ L
+ p! d! e1 F2 k3 `! Q& G' ^
「可是師傅,這跟我們攻秦有什麼關係呢?左右不過是一場場打過去,慢慢地將他們的這股心氣磨滅。」曹天賜道。4 i- N$ E" f+ T5 T" s
: l K+ W4 U6 U
「你說得是一個辦法,但這樣打下去。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智者不為也。」高遠搖頭道:「現在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要讓秦人灰心,喪氣,讓他們陷於內亂而不能自拔,讓他們漸漸失去對這個國家的認同感,等做到這一步的時候,或者我們只需要極少量的軍隊,付出微不足道的代價,便能獲得我們想要的勝利。」高遠微笑道:「這需要更長的時間,需要我們的耐心,但我們得到的將更多。首先,便是我們將損失降到了最低,無數個家庭將會得以保存,二來,秦人失去了對這個國家的認同之後,我們在將他納入大漢的疆域之後,對他們的統治和治理也將會事半而功倍,反之,則是事倍而功半啊,像你所說的那樣,只怕我們打下秦國之後,也會烽煙四起,四處暴亂吧?我們還要花費無數的功夫去平滅他們。」
6 C1 m4 m8 z5 J! u2 M! f1 A
3 w2 b3 j. H9 ?& U m8 A 曹天賜略有所悟,「師傅是想像對付齊國,魏國那樣是吧?」
* S9 i2 b, W. T$ j# V/ s% _# Z
, F$ r+ ~; h" f+ F' T 「道理一樣,方法不同。」高遠道:「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在致力做一件事,那就是摧毀秦國的經濟,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我們終於看到了成效,秦國的經濟被我們一點一點的蠶食,摧毀,當然,這裡頭也有他們自己的原因,這一舉動迫使嬴英不得不啟用范睢來改革,而這,正是我們想要的。時勢不同,我們漢國能做成的東西,在他們秦國,卻不見得能做成,現在看起來果然如此,秦國國內已經開始亂了。」. F+ ^" i" N) Y c
7 k! h, e% f- \, k2 p+ c$ F 曹天賜點頭道:「是,以蜀郡為代表,秦國國內農民起義已經如星火燎原一般在鋪開了,這也是我覺得機會到了的原因。」, w4 f9 P2 ?8 a* i- D
# T" s3 S( b1 S, s/ X 「還遠遠不夠。」高遠搖頭道:「秦國軍力猶存,路超,檀鋒,周玉,白起,這些秦國大將手中所握的軍隊並沒有亂,如果此時我們大舉進攻,這些人必然會放棄內鬥,轉而一起對付我們,大大增加我們的難度,而且外患加大,也會激發秦國人的愛國情節,反倒說不定會幫他們一個忙,讓他們將國內矛盾轉移到對外戰爭上來。」
' r, O5 D* R! y2 Q. ?' |: N4 E7 v5 [8 E3 T: K* r5 [
「可是師傅,您怎麼就確定路超一定會懷有不軌之心呢?」曹天賜不解地道。「就憑他現在擁軍自重?悄悄地走私武器,鋼材,屯集這些戰略物資,說不定他弄這些是為了對付我們,到時候我們可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a+ B3 L+ r- b) P. j6 ?' ]( F& y/ M6 b( m% b( z
高遠哈哈大笑起來:「天賜,你現在要學會站在更高一點的地方來看問題,路超此人,嘿嘿,恐怕沒有人比我更瞭解他的了。只怕從嬴英啟用范睢開始,路超便開始起了異樣的心思,他看到了李氏學派在秦國即將面臨著被打壓的風險,只怕從那時起,他便開始著手佈置了,說起來,李儒名滿天下,無論是治國方略還是治學都是一把好手,但真要論起勾心鬥角,陰謀詭計,只怕他這個弟子要比他強多了。」- Z; Z" H" p& d- k$ w, S
, q( b" M9 Q4 Q 「師傅,我不太明白。」曹天賜搖頭道。
( O4 c2 M4 X/ R
8 G( y9 U+ O2 J8 _- q5 h5 h 「李儒病死是一個信號,李儒一死,嬴英重啟范睢便沒有了頭上的那座大山,但這個時候,路超是可以阻止范睢復辟的,但他偏偏沒有做,反而間接地促成了范睢回朝。那時我就在想,作為李氏學派新的掌旗人,路超當真心甘情願就此退讓嗎?要知道,如果范睢成功的話,那路超可就沒有了現在的風光和權勢,可以想見,范睢必然會在功成之後打壓路超,徹底瓦解李氏學派的。」; ?* D9 x+ Z1 m( P" @: `+ z& k
! s$ V9 G! l) |4 h 「我一直很懷疑這一點,隨著范睢順風順水地接管朝政,李氏學派在朝廷的幾個核心人物被解職,統治秦國數十年的李氏學派瞬間垮塌之後,我終於確定,路超想幹什麼了。」! {/ O! l) W5 ~5 @% f
* i3 K7 B1 U& e7 A/ X) N
「他想幹什麼?」
3 i: B2 F/ m7 I( {" b! I" J
0 S; p# {: Q1 {+ [1 ~ 「很簡單啊,那些李氏學派並不是真的瓦解了,而是在有預謀的退讓,故意讓范睢分化,拉攏,實則上,他們肯定另有打算,而這個打算,當然便是路超了。至於那幾個朝堂上的核心人物,不過是路超拋出來的棄子罷了。范睢自以為打垮了這幾個人,又與路超達成了協議,穩住了路超,便以為能放開手腳大幹一番,殊不知,他這一來,正好墜入了路超的陷阱之中,秦國中樞之中,的確沒有了李氏學派的掌權者,但在秦國地方,仍然是他們的人握有實權,范睢的改革,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地方。最後的結果,你不是已經看到了嗎?」
* E. s4 R3 s8 u' X& o+ l0 F$ S' t7 }- h9 i- W
「遍地烽煙!」
0 _0 p8 [% q8 }# J( s+ \% W; N1 b) T, i6 ^5 z
「不錯,路超的第一步已經達到了,范睢的改革雖然還只進行了不到一年,但失敗的結果卻已經注定。或者一年,或者兩年,秦國必然大亂,那個時候,便是路超的機會。」
0 ~1 g2 h; _* S ^$ o* ^$ k( ~/ C+ _3 G" R
「他想篡了秦王的位置?」曹天賜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議地問道。
# I# h% `- {5 j; Z7 ^, f/ a: o# S& ~9 {: P: ~: M+ E, @; h6 K0 A' u) x
「誰知道呢,也許他是想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重新確立李氏學派在朝堂之上不可動搖的地位,也許就如你所說的那樣,自己當了秦王。」
2 p/ c' b6 i r6 q" z- L2 f9 I n3 Z2 @: f% \/ D
「這,這不大可能吧?」曹天賜搖頭不信。
+ w- \+ P6 D/ V
- A% V( y! F2 o# |+ n. @: ^1 i+ D, i 高遠笑了起來,「聽起來有些不可能,但現在我看起來,橫亙在路超面前的,就只有白起的新編軍和咸陽的那三萬玄衣衛了。秦廷的改革已經讓地方上天怒人怨,不論是地方豪強,還是平民百姓,在這場改革之中都覺得自己受了傷,秦王的威信已經降到了最低。這個時候路超籌畫得當的話,打著撥亂反正清君側的口號,不是沒有成功的希望的。」
5 w. V2 s4 L5 a' ^# a5 z0 q' j& W8 e2 E4 b
「他一直想跟我別別苗頭,一直認為比我要強,我能做到的事情,他一定認為他自己為什麼做不到呢?」1 [2 F: I* n; ], f/ }
% ?# P( K# V( T* ~ 高遠突然笑了起來,「所以,我來幫這個大兄一把。」* K/ q% r2 T$ D
* a6 ?7 D7 l/ x2 t& G; A" @! V 「推波助瀾!」曹天賜眼前一亮:「路超成功之日,便是我們大舉攻秦之時。」, y) V. U) K! N5 y3 u. H8 J
3 ^+ i- R' W0 l
「答對了,可是沒有獎!」- [8 T: _7 L4 u- {4 M& J
- Z, Q# ~% b: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