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繼往開來(124)離世
: f" G! X4 y0 h. K R5 c: Z B' p
翻身下馬,徑直走向郭荃的工棚,這裡,鄭均來了不是一次兩次了,在去年冬天的時候,他曾來這裡邀請郭荃去遼西城暫住,以避風雪,但郭荃婉言謝絕,堅持住在工地之上,盯著這最後一處難關的攻克,對於這樣一位兢兢業業的老尚書,鄭均是自嘆不如。只能在後勤之上儘可能地滿足郭荃的需要,這間工棚裡的絕大數物事,都是鄭均給郭荃置辦過來的,剛到這裡紮下營地的時候,郭荃的住所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H! A) R8 v" D( U
* \+ G# C; q" I: b' w 「鄭郡守!」工棚門前,郭荃的侍衛躬身為禮。
8 u* A% G8 A( o0 Q. a1 Z: D' }* q! j$ @1 w8 i& N% d8 V/ k
「郭尚書呢?」# |9 g# e2 g/ G4 s5 K( j5 t$ u
) z/ d! |# A8 u 「回大人的話,尚書大人為了這個點最後的爆破,好幾天都沒有休息好了,現在正在休息。我馬上進去通報。」侍衛答道。
. L# V4 w& A% T; B
0 ~$ q1 F: d M4 t 鄭均伸手攔住轉身欲進門的侍衛,笑道:「不必了,我們是老朋友了,我自進去,便讓他多休息一會兒吧。」
6 Y7 c" X* r4 [: e- \* H3 ], G5 h6 y P: I# a
推開門,鄭均輕手輕腳地跨進門去,陽光從打開的門中斜射進來,正好照著籐椅之上垂頭嗑睡的郭荃,看著那張溝壑縱橫,飽經風霜的臉龐,鄭均的心中一下子湧起一股無以倫比的敬意,如果不是在這裡,不是自己知道郭荃的身份,就他這個樣子,走在大街之上,任誰也要把他當成一個辛苦了一輩子的田間老農。
, r3 x+ z. [" I+ W- b8 Y) j! B$ K" i8 @* g0 e- L5 n+ _" B* r
抬眼四顧,桌子上除了一疊疊的卷宗,便是一個個的模型,這些東西是郭荃的寶貝,走到哪都會帶到哪裡,慢慢地走到桌前,伸手拿起一個懸索橋的模型,鄭均知道,這是郭荃帶領的這個團隊,剛剛發明探索出來的一項最新的架橋技術。而這項最新的技術,第一個應用就是在這翠屏山中,一架懸索橋將兩座山頭連接了起來。, t) Y. T, e( L
* ?' c" c: {) I. t7 i& J% ~4 n 大漢自積石城始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年了,而對於郭荃來說,這十年便等於是一座座的城池,一條條道路,一座座橋樑,他已經將自己的烙印深深地打在了大漢的土地之上。鄭均很羡慕這個老人,因為他清楚。隨著時間的流逝,像他這樣的人,終究會隨著歷史的流逝而化為一片塵魂,最終湮沒在浩如煙海的卷宗之中,而只有像他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口口相傳,名垂青史。
! J; C6 _- J( c! {) G/ J* \! j1 G8 m- ~0 r2 K7 @
輕輕的放下懸索橋模型,鄭均轉過身來,走到郭荃的身前。細細地打量著這位仍在沉睡的老人,慢慢的,鄭均的臉色有些變了。8 i$ {" ~- ` d& H0 j7 i
% p5 k+ q P8 \& z
他慢慢地彎下腰來,一點一點地接近著郭荃。臉色也隨著接近而變得雪白,他有些僵硬的抬起手,緩緩地伸向郭荃的臉龐。
" ?/ t/ t: q6 \% Z# z" Q) o0 c2 }- V4 Y7 @1 M6 B3 ~+ m
身子一抖,整個人霎那之間僵在了哪裡。- ^$ F# l; W$ C6 U. r
+ l1 H0 y. f4 ~! Y 下一刻。鄭均尖聲大叫道:「來人啊,來人啊!」
( i% r0 c- X; a1 o& @' V0 d3 D* y# M, M
屋裏屋外,頃刻之間一片大亂。4 w; J& Y- \- f: ~
, R" o& ?$ F/ i2 u$ ?7 Z: j$ ?3 p 鄭均木然地坐在椅子上。凝視著匆匆趕來的醫師手忙腳亂地想盡最後一絲努力,半晌,醫師終於絕望地停了下來,轉身看著鄭均,聲音有些顫抖,「鄭大人,郭尚書已經走了。」 [9 L6 }. [( `1 z
1 L$ K Q& I' v
鄭均閉上了眼睛,兩行清淚潸然而下。% ]) X9 Y5 [# n! K& t
' e( F/ Z- F5 ?8 |1 o6 l( M 為大漢奔波了十餘年,建成了無數城池,橋樑,道路的工部尚書於大漢四年,在他幹了一輩子的工地之上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3 |4 s5 S9 M3 u7 R0 H
4 H6 Y2 H' v4 l3 g6 R1 v 第二天,翠屏山工程停了下來,工部的官員,工人,聚集在郭荃的工棚之外,在他們的前方,停著一輛馬車,馬車之上,是一副巨大的棺槨,今天,他們敬愛的工部尚書郭荃的遺體將從這裡出發到薊城,他們要前來送他一程。
; F9 `& z1 ?' g2 m) _& t7 b5 J* D0 b O/ X
這裡面,有追隨著郭荃東奔西走的老下屬,有郭荃四處挖來的能工巧匠,更多的卻時無數臨時招募來的工人。7 V, f7 |7 @! |: G4 y# E Q
' F, l0 W, q, c$ N, b0 R9 r
很多剛來的工人,起初並不認識這位穿著一件粗布衣裳,經常在工地之上竄來竄去的老人,便是大漢王朝有數的高官之一,他們曾認為這只是一個和他們一樣的工人罷了,時間一久,他們才知道,這位盡然是位極人臣的大官兒,這完全顛覆了他們對官員的認知,哪怕是現在大漢的官員已經夠親民了,但像郭荃這樣的,卻仍是絕無僅有,他常常端著粗陶大碗,與工匠們一齊一邊吃飯,一邊爭論著一些技術細節,也曾樂呵呵的與那些工人們拉著家常,說著一些家長裡短的事情,在這些工人的心中,這位老人更像是一位長者,而不像是一位高官。
% [# B, t+ y2 i d2 {
2 Y W; h2 l9 s 工棚之外很靜,除了那壓抑到極點的低微的啜泣之聲。鄭均看著幾位老工匠在替郭荃擦拭著身子,換上簇新的官袍,這身官袍一直壓在郭荃屋子裡的箱子底下,他鮮有穿上他的時候,更多的時候,他都是穿上粗麻布衣,穿梭在工地之上,熱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1 I$ q9 n3 d2 \
; I& p" _4 r8 J/ ?: z3 r5 l1 H 這些老匠師,都是追隨著郭荃一路走過來的老人,最少的也有七八年了,鄭均知道,他們之中職位最高的是工部員外郎,而最低的也是散佚大夫,這些官職都是朝廷為了表彰他們的貢獻而封秩的,在他們的身上,都打上了鮮明的郭荃的烙印,完全看不出一個官員的痕跡。* M4 o) ]8 R, P6 ^& `- N. ~
+ Q, u# v3 W( Q 鄭均站了起來,看著躺在床上的郭荃,很平靜,臉上甚至帶著一絲滿意的笑容,他走得很安詳。
9 O$ g. C+ F& K% Z Y, z6 D
4 v8 m8 J3 F9 G% C* G9 g8 [ 「時候差不多了,請郭尚書入棺吧!」他輕輕地道。
8 I0 ]' z/ U; ^4 u E6 {/ M G% o4 n: z- J2 n, G
幾個老工匠嗚咽起來,一齊伸手,將郭荃平素睡覺的那架行軍床抬了起來,向著工棚之外緩緩行去。
1 c$ Y) k% n l4 l
, g, T W6 x, ~' S3 J" d4 X3 ^( N/ z- q 輕輕地將郭荃的遺體放入棺槨,隨著棺蓋的合上,工地之上,哭聲驟然大了起來。
3 v$ O* @/ ]" J) r7 P9 ~0 u, F; p, J. a7 @% _, k4 K$ d2 r F; t
「啟程!」鄭均大聲喊道。2 a7 X1 J# U3 y( j( p4 P
[- c% A$ v5 U+ o# ~2 G) I 馬車緩緩啟動,身後,無數人的跪了下來。' X& C. `, Z- }3 j
2 T8 M- a) @4 t 「恭送郭老大人回家!」一名老工匠大聲喊道。# m9 X# T; b( h, Y# g% y' l! f
: p# Q: ?" w8 P) N8 z 「送郭老大人。」數千人齊齊跪伏在地。# ], j2 N, F$ f9 D
# E5 @4 S6 t* {. ^4 M
薊城,大議會,來自大漢疆域各地的大議員們正薈萃一堂,數百人的眼睛都看著台上正在作著去年一年度總結的議事堂首輔的蔣家權,而在他的身後,一溜兒站著的卻都是議事堂的大員以及各部尚書們,每年的這個時候,也都是大議員們最揚眉吐氣的時候。他們在這個會兒唯一的工作,便是挑刺兒,找出去年一年度這些執掌朝政的大員們的不足,經常會出現一些議員們追問得這些大員們汗流浹背的促狹場面。
# a) q1 S# M) r2 Q1 ^' Y2 G) l( o7 y( c
而這幾天,也是這些大員們的最難熬的幾天,政事堂的議政們還稍微好過一些,但那些各部大員,一旦受到太多的指責,在隨後的投票之中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就必然要黯然下台。請辭。6 j/ ^7 M( s' N) h1 O' @0 u
9 O0 s+ ?; u! `2 k! v 雖然這樣的情況,在大議會召開之後的三年之中,還沒有出現過一次,但並不代表著不會出現,各部大員們誰也不想自己成為第一個。
3 L. X& D% R. a3 m% a( }* T! k/ c: d2 Q1 x; g+ Z9 Q S
首輔德高望重,沒有誰去挑他的毛病,今年的問題集中在薊城的舊城改造之上,負責此事的議政吳愷有些心神不寧,在這之前。他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關於徵地拆遷,關於置換,關於補償。如此大的工程再怎麼小心,也會有不少的問題存在,吳凱在思慮著如何才能安全的渡過這一個關口。; q$ U: X$ U$ x g" w4 h
6 b" d9 ~/ e" ~) ~+ Y
這個工程是由他牽頭,工部負責實施。但工部尚書郭荃不在薊城,主要工作是由在薊城的左右兩位侍郎來主持的,這裡頭的油水太大。稍微手鬆一鬆,便是成千上萬的銀子,吳凱自己是看不上,但並不能擔保下頭沒有這些事情。從聽到的風聲來看,只怕下頭這樣的事情不少,而且已經被有些大議員們抓住了把柄,這個春天只怕是有些不好過呢!吳凱偏著頭,看著大議會的窗外,陽光明媚,春暖花開,往年的這個時候,可正是踏春的好時節,可今年,誰還有這個心思呢!3 p% _. y A0 o% U5 f4 T
& c; M% e. J) }# P0 e4 ]# O) \
高遠自然不會出現在大議會的會堂裡,如同以往一樣,他悄然而來,坐在樓上一間垂著帘子的屋內,傾聽著下面的聲音。
, g, r9 t0 e$ }7 m8 J: h7 t k. y7 _* l! Q+ n$ g8 V7 Y# E
「今年吳大人可能有些不好過。」透過珠簾,看著下面的議政和各部大員們,高遠笑對身邊的何衛遠道:「你瞧他那如座針氈的模樣,定然是下頭出了問題。」
$ k0 A% `3 e3 j( _% \4 n
, \) z0 Y/ U. r" G9 h 「是,薊城改造如此大的工程,如果說沒有問題那才是怪了呢,不過吳大人自己立身甚正,倒也不懼這些大議員們指摘。」何衛遠笑道。
/ g# Y. e6 ~/ n; B: N. q* O( x* q6 d& R- T* o H% f
「那可不一定,如果下頭的漏子捅大了,他難道不負領導責任麼?」高遠笑吟吟的道:「這樣也好,給他提一個醒,我們這位吳大人,在薊城改造一事之上,就是一個甩手老闆,挑一挑他的刺,讓他清醒一下,議政可不是這麼好當的。」
4 F3 B ? Z5 g7 x @( c, p) [! O! w, q- z, R
「其實負責海事的李燦大人只怕也不好過。」何衛遠道。7 q9 |0 y7 d+ a' X$ j
1 Z% ]+ T" `$ v& t3 B 「哦,他也有事?」
5 ^' S3 Z4 o$ e- K- o. r7 C" i) g3 L* t! W
「來自滄州,汾州的大議員們指責李議政以權謀私,在海外貿易以及擴張之上,利用他的地位和影響力排擠其它海商,甚至還指摘他勾結水師統領寇曙光。」何衛遠道。" e2 b) R( p6 S# T5 s+ D# y
) R# b1 Q5 N; S* i V 「嗯?」高遠瞄了一眼何衛遠,沉吟了一下,「衛遠,有人找到了你?是想讓這些話傳到我的耳中吧?」* ]; Q) J% N4 L+ @7 B
1 J* L& _ }) j8 n( i6 i 何衛遠點點頭,「王上明鑒萬里,的確有人找到了我,希望我在大王身邊說一說。」! S& m7 d% K3 L" ^
2 P# g7 A9 u' I8 M4 G
「你倒也坦承,那人送了你什麼?」
9 j# D- s# |8 E
$ R6 {& E! @/ `* x8 s4 ~7 R 「送了我一萬元,厚厚一疊中央銀行剛剛發佈的新票子呢!」 n1 d2 d) t/ P. v# s
% _. A! W8 C" V% L' D$ ?/ w 高遠大笑起來,「送了那就收起來吧。這個人只會從海商哪裡拿到更多,這件事你怎麼看?」
, E/ E5 O0 q5 \1 D% ~ s! N5 @5 J( a$ w, H, P7 }# F I
「排擠可能是有的,但勾結寇統領恐怕不大可能,寇統領出身監察院,知道這裡頭的厲害關係,這些海商,只怕是想將李議政拉下馬來。」何衛遠道。: P6 n6 }+ a1 M" i; C5 y
6 S) Y: C- B* z3 U 高遠笑了笑,「這事兒我知道了,想將一位議政拉下馬,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呢,先在大議會之中要票數過半,再要我批准通過,他們送你錢,大概意思就是這裡了。」
% K0 k3 E4 R, _) T+ H& K; ?) c$ a1 O& R4 P, n
「是。」
L) O [/ o3 C2 `# m; Z3 G+ b: C/ m) G, t
「且看看吧!別看李燦胖,那也不是一個好欺負的主兒呢!」高遠笑吟吟地道。
; R6 {( K) z1 s: h
2 r0 ]8 |# ]% f$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