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各有算計+ Z$ @' u$ m7 @) Q3 V
4 A/ e9 h2 A6 [* n 自漢末以來,由宗教而引發的災禍,接連不斷。
7 Q+ Z6 ^5 c2 @0 B$ O/ f
$ h( ?2 h( {, m& ^. U) E. D- @ 黃巾起義,怕是第一次以宗教為名義而引發出來的戰爭。再到後來的孫恩起義,同樣如此。0 ?/ u }/ }( ^, m
8 M8 T1 t! d& s3 X6 L0 e
也正因為這樣,自隋唐以來,帝王對宗教一直持有一種警惕的態度。
( u0 K% n/ c3 e
$ N& X+ w& e6 ^8 [0 l+ w 張士龍所在的正一道,前身就是五斗米教,也就是孫恩起義賴以為基礎的教派。
* y8 v# X. D* U ?
! Y: O7 M9 o- ] |) Y 武則天今年來,的確是有些倦怠。
' Q5 g; r" M8 u# m( t5 j/ a$ V3 [7 m3 A% y' O/ A
可是,對於危及到她統治地位的事情,絕不會心慈手軟。8 o+ L$ u, Y! A6 }7 h+ m. x2 r
+ W9 y1 o3 `& D. o1 d" v4 m/ D
她收到馬懿的表奏之後,立刻召集文武群臣商議對策。 C2 B; T) I7 b3 H, `7 n H! Z
8 J7 B. o4 S5 {1 W$ H7 v) O 「正一道為禍江左,已成災禍,不可不防。」
6 R& `$ P4 N4 Y8 Y* B! J+ ~7 [9 O+ v) S6 ~* ?) Z
「此言差矣,正一道自成立以來,一直都隱居於龍虎山,從未參與外面的事務,何來災禍之說。」
5 l$ _5 @& J, e& m/ h7 x+ Y. F( [6 O2 O& A
「既然是從未參與事務,何以張士龍要刺殺楊守文。」
+ g+ ], i! B7 o" r& i- O# I7 I& z) l! ?1 q, v. v
「楊守文與正一道之間到底是什麼情況,目前尚不明了,未嘗不是兩者間的私仇。」+ v& `. o+ L/ d. L$ h& H( N
' M( N& Q* [ S7 r
「對啊,我記得去年楊守文入川之前,曾殺了一個道士,而那道士似乎就有正一道的弟子。張士龍出手刺殺楊守文,可能是為那道士報仇,若如此倒也算是正常。」
. o y% d; F# I5 R' J1 _9 M5 K: {: c. x7 K- G3 A# @
「正常,據我所知,那道士似乎是欺辱一清道長,因而激怒了楊守文。
! F5 @0 k( R, r- t; K1 t
- v+ \5 o, z) o a2 K+ |# N) S3 i( y 而且,楊守文畢竟是朝廷命官,此次更是奉旨返回神都述職。如果按照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張士龍可以無視楊守文朝廷命官的身份,對他行刺殺之事?那朝廷顏面何存?」
: H/ V$ g2 X. r) S3 x- W3 J
7 P7 X' x4 w( z& q5 F! I8 C 「張侍郎,我並沒有說,張士龍刺殺楊守文是理所應當。
: w8 R( R( Z V8 w2 }4 J0 x) w% d0 D
我只是說,只因為張士龍的個人行為,便要遷怒整個正一道,似乎有些不妥當吧。」
. X* V1 D4 F# g$ G* j
2 {3 i* }0 ~! k8 ]% W3 d( j 「是嗎?
1 a/ @. |) c: ~% G3 a& X- S/ Z! E$ [
! m& F) z' h1 S5 |0 _' ` 那若是以高侍郎所見,百萬信徒可以無視律法,雲集五龍鎮,圍攻縣衙,就妥當了不成?」
& `7 G& a' B9 y
( U0 O! O, \ c; z9 O 朝堂之上,激辯不止。9 `3 E" d& n- o! o
: R! d3 l( f) w F
雙方各執一詞,都不肯輕易退讓。
8 n& q) C. h D
3 G2 h4 o3 i6 d+ ]" r; \; O/ ? 武則天端坐龍椅之上,靜靜看著丹陛下爭論的雙方,一雙鳳目微合,一言不發。
% j. P' P& @4 D: n% H0 s6 f
5 f# P1 n j/ }1 |4 Z 她看得出來,這場爭論表面上看只是圍繞正一道是否應該加以約束,可實際上卻是東宮和相王府之間的一次試探性的博弈。這讓她非常高興,因為從這一次試探中,武則天可以清楚感受到,太子的力量正逐漸增強,同時開始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
, W4 a- B) o7 U5 Z2 k; Q8 N6 G/ x" r( W* e: q) c3 I, j
在此之前,每次朝議基本上都是有相王一系的人馬掌控話語權,太子明顯處於下風。
% B1 _" o; [8 G9 s2 z) w) C u% D. q0 s Z" p6 |5 Z
雖然有的時候,太平公主會為太子說話,但如果不牽扯到她的利益,基本上都是袖手旁觀……, N! t- G4 `: v4 {( p' a
7 b" N' I/ \$ a4 H0 Z! B/ @1 L 武則天嘴角,微微翹起。
( j- g+ ]3 m; G( t
+ m w$ |+ w, [( `: X2 m$ Y: Z7 Y 看樣子,楊守文這次在安南之戰中的表現,令太子底氣增添不少。8 U. B4 W7 ^! [
/ l5 W& k* f; ^& r4 f 這也正常,伴隨著楊承烈出任北庭都護,太子的手中,其實就有了一支可以依靠的軍事力量。而楊守文在安南的表現,在某種程度上,也令太子獲得了嶺南一系的支持。
, a* C4 K: m- A2 T0 `+ p
/ v/ V( R! ^& U3 d# @ 如此一來,李顯的話語權自然會有提升。
9 Z1 }1 l. P I7 z% R8 i
; T7 s& n( V" ]0 V1 P( H" o 「好了!」; g4 n7 x, `5 X( \8 @1 i
$ d' v) v, I' O3 S1 `* ] 見雙方爭論已至尾聲,武則天終於開口。. l g0 f/ u% k+ E
6 v( y' f& X& M! p7 m 「自朕登基以來,對正一道多有維護。
# |- v0 J' W; G* t' t9 Z: i$ Z) Y2 c3 u+ i% p
未曾想,這正一道卻因此而變得膽大妄為,漠視朝廷律法,更對朝廷命官行刺,實乃膽大妄為。然此次正一道信徒雖聚眾前往五龍鎮,畢竟沒有鬧出太大的風波……9 l6 N, y& h* Z7 K7 h! |
4 m/ l9 O, y: {; M4 y
正一道傳道不利,更教唆信徒鬧事,不可不罰。% ?$ }! [" H) g: z& ^
. [' t& v4 W( b) j/ p
但張士龍已死,便不予繼續追究。傳朕旨意,收回正一道龍虎山一千八百頃永業田,自即日起封山,三年之內,只需在龍虎山方圓三百里範圍內進行傳道。如有踰越,當予以重罰。均州刺史馬懿,秉公處置,不負朕之所托,加封開國縣子,賞食邑五百戶。
7 D6 _7 Z8 l$ I1 A8 J
& Z" [3 ]/ m& h) T1 f; S 楊守文於此事,並無過錯。
/ ~2 Y; x& o8 h% W% c# {8 W
: m$ v+ ?2 k; i 然則自朕發出旨意,卻行動遲緩,實大不敬。
6 H) n1 Y+ z7 R2 w5 h- j2 D! i! K# V
命其自今日起,晝夜兼程,務必於十天之內抵達洛陽。沿途各縣,需儘力滿足其肯請,若有怠慢,定不饒恕。4 H* c/ X( N( f- I! f. @+ u
6 s1 ~/ j3 H# p4 G# x7 L" r 欽此!」+ Z" M) X7 b' @ a4 b% _5 t
6 C p9 c; J; n) ~
武則天這一發話,立刻是朝堂上的爭論止息。
- e& v( k9 m# {2 E; a0 U' M1 v5 _8 t& U6 A' ?8 `7 V! b
所有人面面相覷,心中也就隨即泛起了各種心思。$ E+ f8 t) s- u4 e+ j( B
- ~3 H9 x5 F2 q; | 馬懿的封賞也就罷了,畢竟他非常穩妥的處理了信徒鬧事的風波。加封開國縣子,賞五百戶食邑也算不得多大事情。說到底,那不過是一個正五品的爵位,並無實權。
* ^4 X9 G) o& R$ }: \) E6 V7 l. n# b W( W
可對於楊守文的說辭,未免有些……
) S( T2 w. r9 W' O. t# B% o# h1 M! }9 _/ u
他都大不敬了,你還不懲罰他?# D' B: a/ d( W T- v H5 d
3 v) V3 e. r) P 還晝夜兼程,十日之內返回,又要沿途各縣官員全力配合,若有怠慢,還定不饒恕。
}9 C( P$ w$ K! W/ k3 x
3 i# m( m0 {7 u; R 那豈不是說,楊守文這一路上,可以耀武揚威嗎?
3 m5 y1 o) {! j! e- O
O/ l) C4 ^. v- `4 Q1 D 眾人對楊守文倒是沒有什麼意見。4 g, j* T+ S! m, m
4 V: T* B% J7 Y+ C* p
自他入洛陽以來,除了在文壇上有所作為之外,其他時候,大都保持低調。
! d! t* I) `, q$ I& F/ i: q2 k. G1 k' c( G' a L
當然了,他在洛陽城外斬殺控鶴府的爪牙,還有火燒武家樓,逼迫武崇訓跳河逃生不算。
' ?4 _0 p1 j. z+ n0 o% s' `! o
. b- R+ N" I# E; x% [# N! D 總體來說,大家對楊守文的印象不錯。% S5 J: }/ A# V# U/ O
8 h( M' K7 s9 U; j 可現在,武則天這是擺明了告訴所有人:楊守文是我的人,誰再敢動他,休怪我心狠手辣。! s. V7 Z k2 w1 R3 _" v
$ e# r0 x& l7 [4 b
這道旨意,與其說是斥責楊守文,倒不如說是在警告那些企圖對楊守文不利的人。 M2 s- j3 y3 T9 u% l
( E& ?/ _3 H. o8 K7 ^
至於是什麼人?" n' a: l8 ]9 C9 P- I c
8 K8 A8 _! v2 H# Y& {5 F/ V
大家都不傻,心裡非常清楚。3 {* P, p, p1 K. R& Z
, u" d! e% r6 C& M. |# j 太子一系,莫不露出燦爛笑容。
4 n0 k% X4 k4 d s, G/ C/ ^" Y- Q6 X% k: V, S( u& F! ^
而相王所屬,則露出了凝重之色……' }5 g9 e/ N" }& \! P$ ?' K
( T( {+ G- ~9 c1 W Q7 z +++++++++++++++++++++++++++++++++++++++++++++++
' b- y4 k |7 e
+ Z! y5 K) a+ h' A; U 是夜,大福先寺。6 l3 p* k* K+ f7 h2 A; r$ C+ ^% w
6 h0 {* t! _) C' L6 _3 x
太平公主獨自在佛堂中打坐,恍若老僧入定。/ J' {3 ]$ R1 C5 c
& a, d6 _4 u% z. {0 m0 i/ M
禪房的門,被輕輕叩響。
, K7 z$ v$ ~( \% e$ X
+ X2 L# ^0 _9 ^+ v) K" O, i% l 緊跟著,就聽到哈士奇那特有的聲音傳來:「公主,竇懷貞來了。」
1 Q' Z/ _* f, h- y% L$ n8 `/ q% Z+ w' {6 [( |% ^3 `6 A
「有請!」" f, {3 q6 Y+ O! g4 ]
! n: x4 n7 V2 L7 H# A3 f
太平公主聞聽,立刻睜開了眼睛,站起身來。
1 a1 V! r) o/ T6 Z3 X% X6 S
3 r: n; }( y# m3 R* M3 I 與此同時,禪房門打開,從外面走進來一名男子,躬身向太平公主行禮。+ |9 _' S/ M3 [# o; H, n; h/ ^& v2 T k
: _+ V+ P) j3 e6 v1 X. [! B
這男子生得相貌英俊,儀表不凡。
; E4 l3 l) X4 J4 }: M
1 X- ^# u, Z- f 太平公主當下道:「從一果然儀表出眾,不愧是名門之後。」" L% G, l' U2 x* O# z, c3 y$ q
! y3 r- L6 R" q8 }1 d1 ?
這竇懷貞,是洛陽人氏,祖父竇彥為隋朝西平太守,其父竇德玄在麟德初年曾進校驗左相,為高宗李治所看重。
3 e9 Y' P/ s; E# h* `1 j5 I) Z* I2 Z' r1 n' a& T2 e
洛陽竇氏,乃是望族。6 ]) |0 j! g6 R6 [
' U% t8 A6 i9 W2 S 竇懷貞年輕時聲譽極好,素以簡樸樸素而著稱,不好玩樂。
. o; v7 z9 a( Z4 Z! u" O1 o) `1 n" y! w, C6 ?
曾出任清河縣令,極好的處理了當時朝廷和清河崔氏一族之間的矛盾,政績顯著。後來,又歷任越州都督,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清廉幹練,才學過人,為世人稱道。* J) Y" F% }* d4 B
$ k* k6 [6 O0 j6 X' z7 Y f) P
不過,如此一個出身名門,地位顯赫的人,最終也需要走門路。
3 q0 A7 E, H/ f! m: X7 s6 ^
' a% I, w1 k ]+ r6 }8 X4 C; l% p 竇懷貞已近四十歲,卻始終不得返還洛陽,在中樞任職,心裡不免感到有些緊張。
- Q0 o& e/ @4 Q* U! @6 C7 l
6 t4 Q, T1 m4 I* F& Y& o8 a& u! l, X 於是,他找人請教。, I" ]: w7 p% Y# X$ Y& T* \& ~
1 g2 q5 B8 J m1 p2 H, H6 K7 u# w 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而今朝堂上太子和相王之間爭鬥越發激烈,你現在投靠,很容易被當做棋子。倒不如選擇一個中立之人做靠山,對可以保證日後的前程。' d C2 {7 n2 X8 s' u0 G* t
) y1 d4 R# y a6 N* r6 W
中立之人?8 J, j2 @+ P- m5 }9 b. ~
/ \% H; a/ D, r" L4 \' B* t$ V
竇懷貞思來想去,最終選擇了太平公主。
' w. P( L, x2 ?, q
" j) Y1 G$ [, f2 M+ c6 v 也難怪,太子入京之後,武三思明顯受到了打壓。2 C! D7 x. z8 s, S2 N8 C
0 e) a5 B0 o! K2 z5 d8 {* o- Q* x8 w 而二張一系……呵呵,不提也罷。
8 V- E s$ w: C, F2 z$ W& P3 |, i: ^* n
為此,他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稱讚太平公主的美德。文章遞交上去不久,他就得到了朝廷的調令,返回洛陽,擔任御史大夫。
& a2 ]' A- U4 r4 Y; n0 V5 A/ o$ n4 W: x. m4 {
今日,太平公主緊急招他前來,竇懷貞不敢耽擱。
6 h. r! B" W! }% a2 |' w5 O/ c. B' a1 C% y) x
他再次行禮道:「公主這麼晚找懷貞前來,莫非是有事商議?」
' _( Y& T$ A6 W" t, V/ \. z9 F+ g. S q( w6 {+ X
「坐吧。」
( {# S; x0 F) ?. s L$ F, S
( T- ^" z$ z& U1 J 太平公主示意竇懷貞落座,沉吟片刻後道:「從一想必已經聽說了,今日的朝議內容。」
4 s6 q# y% Q$ F8 F2 ^( V7 P
9 K& L& ?, m5 c7 V4 E, x+ v1 \ 「懷貞當然知道。」
( H9 J6 d$ F/ Y: J4 S% X
, o Y# o/ R3 l$ {. x: u- m 「不知從一,有何想法?」
6 z+ g+ g: y. j2 J) y3 |& L+ h
; r$ ]8 f3 M+ Z( O 「陛下扶持太子,態度極為堅決,不會再有改變。
, C7 W% N3 L* L! y$ H# _) Y1 g4 t- g$ v8 q' f% Z, V5 L+ j/ d. e7 K" Z
太子這兩年潛心經營,的確是有所起色,但是相王根基深厚,即便是陛下,對他也頗為忌憚。所以,懷貞以為,相王在短期內,仍舊會占居優勢。公主大可不必急於下注,還是似從前一樣,事不關己,切莫參與。這樣一來,公主的收穫就越大。」* p9 x( T- ~ U' W
/ K( D) T, E2 y6 p) D 太平公主聞聽,點頭表示贊成。
( d k4 y2 W7 _- t6 ]. h8 m+ F4 ^" L& J
「本宮也是這種看法。 X* R$ z( l) D; p" A! @* l, K
- K5 A- V1 ]$ B9 D9 b) z 不過……從一可知道楊守文嗎?」
5 j% ^1 n1 F: E9 l2 N
7 ?7 z# F* {; m* C 「若公主說的是楊謫仙,懷貞自然知道。」- a+ V4 w: s3 A" x
: C+ V9 m; S& l3 ^8 Q" N
「他此次挾安南平亂之功,不日將抵達洛陽。
7 U* b7 z+ V( [1 d) }/ l4 I+ S0 I a( [
這個人,甚得陛下的信任。若本宮猜測不錯,陛下將會命他統領千騎,勢必會加強太子和陛下之間的聯繫。且他交友廣闊,又出身望族,在石林之中名望極高。
: P8 k% G$ O, @2 r; V$ ^0 E) a0 v) J' q) x3 u
所以,本宮以為,太子如今雖處於劣勢,但是一俟楊守文返回之後,定然會有所變化。」
, i& d6 _% u' g) W1 v; U
1 }% U. e I# H5 v! K8 K+ R 竇懷貞愣了一下,旋即點頭表示贊同。
2 Z# H" x$ I7 ?: d' e1 s
2 E/ l0 Y; B# n6 `$ c" S8 p2 _ 「不知公主有何妙計?」8 D m* K' @: B2 Y* w, l+ m2 Y
2 l `0 c0 [7 H Y8 a) B# y 「妙計,我倒是沒什麼,但是我希望,能夠加強和楊守文父子的聯繫。: C1 I% ?! \# ~2 `0 ]
: y- w) \3 {) e 本宮相信,而今這洛陽城中,怕是有不少人存著這樣的想法。本宮記得,你有一個兄長,而今為庭州司馬,對嗎?」7 c! E" s4 C* j
* u/ f2 P( V# P+ P6 S: h! l
竇懷貞道:「公主說的,乃是我二兄竇懷道。」 T# Y, R# m" q/ W; o5 C
( }3 G/ u b4 m* U, o' p2 \" E
「從一,我要你立刻書信一封,派人送往庭州,你兄長手中。: t$ G) x: }3 B/ s2 }
* J9 }% J% F1 P. Q$ ?# d
告訴他,務必要配合楊承烈在北庭都護府的一切行動,全力支持其策略,不知可否?」6 |' W- ~4 s0 g5 M+ |
( [9 P8 _3 j7 R" H: B 竇懷貞想了想,輕聲道:「我與二兄感情深厚,若我懇請,他定會答應。」
3 {' \2 Y, E6 R8 ~( n
" a- I9 q; K J( n h* h L* a* N 「很好!」
$ F) K+ F. `, N$ L0 y$ |& a; g* r( [
: P5 C; m0 j" S* J" j 太平公主長出一口氣,沉默下來。
: D C0 v& Q2 Z* b5 [
. v* h' b h: T4 q+ C& p9 q 半晌後,她開口道:「從一,太子勢力日漸增強,相王絕不會坐以待斃。. ]8 v8 E1 Y4 ~# m. ^8 r
) w5 O, b ?, }. u9 r- b& H
相信用不得多久,陛下也會把相王召回,畢竟陛下年紀大了,心也軟了,不似當年的強硬。一俟相王回來,他與太子之間的衝突定會趨於白熱化……接下來,我要你設法投靠東宮,取得太子的信任。到時候,東宮的所有決定,務必要告知本宮。」
. G8 U C3 s: U
) t! s0 r3 S7 X( o8 G 太平公主鳳目圓睜,凝視竇懷貞。
6 H$ [, g* v' L( S) y
4 [; f" l9 o, Y, X 竇懷貞心裡一顫,也明白了她的意思……
; X, ]$ m$ t; x9 Y5 s$ B& G" r0 ]9 j
. l9 t5 D5 b! R! c1 n/ `5 F 這是要我去東宮做奸細嗎? z. j1 `" c/ R# S" u2 A% B3 o
% e2 h; q7 U% p5 S" a5 t. t/ f0 x
他其實並不願意,可是,他更明白,事到如今,他已別無選擇。7 _& a# U5 j p8 p+ ^" X
8 a0 l% m" t8 x+ {
想到這裡,竇懷貞躬身道:「我兒竇鼎,乃皇太孫往來密切。我可通過這個關係,取得太子信任。% u/ p! b J; x- C7 A6 [
8 |1 B8 h, P/ v5 \ 公主放心,這件事,懷貞定不負公主所托。」; U/ j3 n/ r& x$ Q4 B+ _1 \
( N- ~5 |0 e! s% I; r- m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