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1月23 於 2015-11-30 21:16 編輯 / k& R6 w8 V. |: F" N' ]
; j: X8 B6 O- a" W
卷二 朝天闕 第二百四十二章 贈阿郎
( ~" n" Y3 G3 t; [7 v; n4 l! H, ^
離別之情斷人腸,楊承烈表面上看去似乎很平靜,可心裡面……
* e' k: s0 D9 h+ ^ _. T# h% u
這與上次和楊守文分別不同。
( w2 _. _5 c* I$ [. q
; I8 b( u+ v, f) k 那時候楊守文不辭而別,楊承烈並未體會到那種送子千里外,前程不可知的感懷。8 H; O8 `# ?- \& b1 Y7 q" |! c& p
& ]# D! q$ G* n$ v
而現在,他體會到了。
/ G! i9 u# T) i I( p. |$ n! `1 T" e5 B; Y- i0 l0 K( J
行行重行行,雖然楊守文一再讓他回去,可是楊承烈還是來到了村口。
6 O6 w/ s+ P( H/ X _- f( r( e, Y8 i' e% {5 v, H! S) F; X
「父親,回去吧。」$ L! R# J5 t# P
/ u% r& b+ [" O( e% l% B j" w 楊守文揮手,示意讓楊承烈回去。& [; Z) p4 k7 G6 c( M- ^( q) k
: u5 z# Q8 O- }! e2 m/ v 可楊承烈卻眼圈一紅,強作笑顏道:「兕子啟程吧,我在這裡看你離去。」
" p* U0 G5 t( s% T- L0 I6 b+ l Q! O! [
楊守文沒辦法,只好撥轉馬頭,跟上了馬車。* E; E. ?, x7 C4 [5 ?6 y. l
% M& |) h& T, p$ W: n( P" | 駐紮在村外的右監門衛兵馬,也緩緩開拔。 @% v* m4 b/ @- U
4 B. b9 d$ J: @6 M
看著楊守文一行人漸行漸遠,楊承烈腦海中,突然間迴蕩起一曲蒼涼的詩歌。
/ P' u. [8 {( t5 n$ z/ i, y+ Q1 z, f4 y4 O9 X) R
「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雲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
5 y+ b3 T7 S! E3 \- K' j0 i( y6 u, A* f$ H0 y
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廣平聽方藉,茂陵將見求。- y4 Y$ F" N& r
7 q7 ?% B G' _) \* O3 j. V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離愁……」1 ^. n( }& K( G( k0 l
% B! `* d/ R! A( E- ^! z7 J% J) I% H 這是南朝詩人謝朓在送別友人范雲時所作的五言詩,原本在均州、房州流傳很廣。
; [1 U/ v s* M2 X
$ q( d6 Y' E, W& j3 {6 A# s4 B 時竟陵八友之一的范雲被貶零陵郡內史,謝朓有感而發。
- k; ^& d5 A% F5 `
) ~* e; ~' s, M# [7 D" T. L 當時的零陵,幾乎就是一處蠻荒之地。謝朓覺得,范雲此去零陵,一定會遇到很多凶險,吉凶難料。8 a) ^6 @4 Q6 ?8 `- W8 N: ^
+ N+ ^, C3 }9 s, J+ k) c# W 而這首詩,與此時此刻,竟如此的應景。
: m) z) i, c& b- u7 y1 v" F; ?4 |
楊守文雖然不是去零陵,但相比之下,此時的洛陽比之零陵,恐怕更加危險。( w+ m$ I6 k8 c0 |% U1 J
8 ]. b6 G0 S$ r% \
楊承烈一邊歌唱,一邊打著拍子,在村口跳起了舞蹈。
# u' ~" k: X2 R5 T6 i
+ d4 b1 A9 w P+ u0 k 他這種行為,在這個時代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踏歌。楊承烈的嗓音並不好,但是久在幽州生活,使得他的聲音中,有一種別樣的蒼涼感,令聞者不由得心碎。
, x3 B/ b8 I( ]' w$ _2 A5 v& R9 L) C* D. N+ m& v
楊守文在隊伍中行進,聽到那歌聲,忽然勒住了馬/ q2 G- x) r$ [: \" U) M
& [3 N" U4 Q- `! [2 W d' l5 G
他在馬上回頭看去,就看到楊承烈在村口載歌載舞,一剎那間,他的眼睛也紅了。# |; Q7 S7 r9 Z5 \+ W
5 C# D: W* p! P 和老爹吵吵鬧鬧,有時候會因為各種分歧,鬧得不可開交。
+ y5 I* }# G/ E
# _; \" P5 R* Q# Z+ G. p5 r. P 可是在分別的一剎那,看著老爹遠遠的在那裡踏歌送別,楊守文的心裡格外難受。
/ p; o* _. b- T' i3 N; F, \
! \% T# M7 y8 ]/ u$ [7 d 「狄公,可否暫停。」
: o" b) u. `: X( |9 B4 t! c( y: t- z9 L" t( n& h2 K; X% X
狄光遠聽到楊守文的話,也沒有多說,便擡手示意兵馬停下。- Z8 |* }$ y# @) I
, X& K2 u# \- T( q
「十三郎,為我磨墨。」
6 v7 x. y: v ^% v, S& _! j- w1 _' }, v5 g: C; X
鄭虔從馬車上探出頭來,笑嘻嘻道:「兕子哥哥要賦詩唱和嗎?是不是像之前的《別管叔》那樣?」
; `$ Q6 [4 J4 r q# P
7 x* o5 ]2 X; B. d+ A5 f; t6 V2 J 說著話,他便從車上跳下來,從包裹裡取出了紙筆。! |2 q/ x7 m9 L6 x
7 [* Z# F; U3 ^ 阿布思吉達把楊守文從馬上攙扶下來,走到馬車旁邊。
; P6 V1 r9 X* m2 h, e, n
8 Q; O, E( I% c9 C 狄光遠眼睛一眯,露出一抹詫異之色。$ E, b1 S: n, o- F* c; K8 z
# `1 q4 o* B# q/ F+ m' p
他也好奇地從馬上下來,走到了楊守文身旁。" v: r7 K1 _0 E) l. J
/ ] ~& G# |: ]% m- i
鄭虔從車裡搬出來了一張小桌子,擺放在馬車上。楊守文提起筆,蘸飽了墨汁,在紙上寫下了《贈阿郎》三個字。! b1 x! A/ V% P) m; r; ^
( a1 g: h- P8 b9 M! ^7 P 這也是狄光遠第一次看到楊守文的字。5 r2 q; v- R4 {; d& ^
" X" b0 u" U' `1 y. `) Q/ ?
昨晚,他見過鄭虔的臨摹,對顏體本來不是很陌生。可當他看了楊守文的字以後,忍不住發出一聲輕呼。那顏筋柳骨,清麗脫俗,更透出一種難以言述的氣質。
2 z: R) s( W/ l' Y; [' D
& t r* t$ H- }. `" S! m 再看了楊守文一眼,狄光遠突然覺得,老爹的選擇未必真就正確。2 i! ?8 K6 W m9 s6 B% [6 B
+ R9 i* {3 b' [: B. Q 「青之乘馬將欲行,忽聞身後踏歌聲。洞林湖水深千尺,不及阿郎送我情。」
5 J( U4 L. c% d/ D1 i5 y: Z+ S
) z3 \5 r( g. }: d+ l 唐代‘阿郎’二字,有很多重意思。, S* p7 t% m+ D" j5 O' g# [
# }$ K" x1 H, p 奴僕稱呼主人可喚作‘阿郎’;妻子叫丈夫,可以喚作‘阿郎’;兒子稱呼父親,同樣能喚作‘阿郎’。+ {4 l0 V! E T" g
7 \3 z2 |& C" e4 B% l2 E) y 這是一首由李白的《贈汪倫》演變而來,卻正應了此情此景。
w5 [, H! `; }
' n. v5 V Z( F2 s. O) q 詞句很直白,卻表達出了楊守文對父親那深深的眷戀之情。6 @ G, \' n. ^, R0 I- p
' T2 N2 W9 o3 `7 W
狄光遠看完後,不知為何心裡也是一陣發酸。楊承烈唱的詩歌,悲慼蒼涼,但說實話,也只是讓人心裡難受。可是楊守文這首直白平淡的詩詞,卻讓他心裡發酸。
! e p; `; c4 S+ C* |+ r
$ `& ]# W7 |' m& M: O! D 巳亥年暮春,楊青之奉旨入京,聞父踏歌有感。. ?# ?8 i1 _+ e z& P; Z% k/ R) t
& W- j) y& F f' a9 o0 ? 鄭重其事的把最後一行字寫完,楊守文吹乾了墨跡,把寫著詩詞的紙張遞給吉達。2 V! H; J5 I2 g. ?, l" r
6 z: V. s, H. P5 L8 Z/ z5 u
吉達會意,拿起詩上馬,便直奔村口。
+ g! K: R0 C. J& H5 X. O2 i
( B% G- @. n% r: C) ^3 k0 @" @ 而楊守文卻笑了,他眼中閃動淚光,在楊茉莉的攙扶下再次上馬。9 ^. m0 z; W. s; o
& i. V, Y' H$ ]1 ]! W5 A% ]6 x
「狄公,咱們走吧。」5 E9 n! j' e( W" v# ]
; X6 D; u* f# O6 p/ { 狄光遠深吸一口氣,目光複雜看了楊守文一眼,而後點點頭道:「就依青之所言。」
9 p6 {3 ?$ H7 S( p3 m0 h# I
/ l* T4 C% R/ U( |" ~/ Y1 k/ T( G4 S 從一開始的楊家子,到後來的楊大郎,再到如今的楊青之。& T8 V' s5 A, w1 S
+ U/ A5 v* X6 o& n# z
三個不同的稱呼,也代表著狄光遠對楊守文感官的變化。( y. X F/ h, |. p
v1 }$ V* ~- e6 t4 `9 o 這是一個品性高潔,感情豐富,有大才華的年輕人。之前,狄光遠還覺得楊守文配不上太子女婿的這個身份。可是現在,他卻覺得,李顯之女未必能配得上楊守文。
& R3 G1 [1 g& a8 ?0 m: S# V1 M' o. Q0 A
若他還是弘農楊氏子弟,又怎可能會做這駙馬?
) f6 w2 X2 K) S+ o) h- X% O" ~) C* j- J# a7 r
憑藉他楊家的聲望和底蘊,以楊守文的才幹,不出十年,出將入相絕非困難的事情。1 G( I: h- U) F* o
4 f( \& F' m, L: `0 j4 a! d, S
可惜,真真是可惜了!2 `7 j- G# ?+ b% d e, i% B% p
' t% g, z; d9 S 不知為何,從一開始的不認可到如今的可惜,狄光遠已經把楊守文看作了駙馬的不二人選。武崇訓?他見過!那確實有才華,只是和楊守文相比,卻遠遠不足。1 I2 U1 h f. o2 f
: g0 I8 {: |+ }0 c9 r) f
不足在何處?$ ]' B4 u/ s5 N( G5 l4 t8 k9 M
$ a: x) y) D) H# B$ X, o$ H 狄光遠想不清楚,最明顯的感受,便是那情懷與格局的差異吧。
5 N" Q' x8 u, i* r, j$ g
W3 E& k- ]/ a 嗯,就是情懷。
8 C3 j! J! A" h1 K1 [0 t' y* x' x8 I" R) s5 @' a" Z
石城村村口,楊承烈手捧楊守文的詩,淚如雨下。
" w0 ~9 ^& t1 K' p3 v4 R
" F+ R5 R% d8 {1 l" d/ y+ F$ _ 那詩,很平淡,很直白,但他卻可以從那熟悉的字跡裡,感受到了楊守文的安撫。
0 `# S; s3 W+ S3 a( y
! m- c @, R8 }4 G4 a. H# O 看著詩,就像是楊守文在他身邊,拍著他的胳膊,嬉皮笑臉說道:「老爹,你別擔心,孩兒這麼厲害,到了洛陽一定能輕鬆應對。等我把這婚事推掉,再回來陪你。」2 y- M6 J2 e1 b' `
& C9 V. f7 j8 m" q i
原本有些複雜的心情,一下子變得平靜了。
% R* B; P ]0 A/ f6 ^1 `
5 B9 m* @0 v& A 楊承烈一邊流著淚,臉上卻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 R. R$ _1 u- t, d* N$ r4 L$ ]: {# Q \/ V4 B; R8 I; P7 K4 R' r
他咧著嘴,嘿嘿直笑,目送那車馬越來越遠,直到再也看不清楚。
% b- V( H: Y1 o. i7 Y+ j- o5 i5 P+ u) {3 J* C1 B) M5 V
「我們回去吧。」
; P( v& n+ _% Q9 r, Y& y" I/ e; k7 N7 h( w$ [( J2 Y3 y
楊承烈深吸一口氣,突然笑道:「鄭公,今日就別走了。
: m" b$ r/ q) g0 C3 [# Y7 H+ W5 M; h
我那裡還有兩罈好酒,是兕子在昌平時為我釀造的清平調,已存放半載,正好飲用。你看,這山上桃花綻放,咱們就在蓮閣中吃酒,看桃花,想來定別有滋味。」
4 l4 I" B, ] A5 p9 ~6 R7 F; P) H3 g: p, J9 F, R9 v
鄭懷傑和鄭鏡思卻黑了臉。, [6 M5 r& |# t: f4 T5 R7 U- e
2 c& W2 C/ V( y2 a 你特麼真不要臉,前腳哭的稀里嘩啦,後腳就在這裡顯擺。1 j% V2 l+ H" k: s: P( D6 X; E/ T
2 ^5 X8 ]" W2 {0 L 知道你有一個好兒子,知道你兒子為你寫了一首詩,還要吃他為你親手釀的酒?* y1 A9 Q3 s' h2 d
( H; J3 c6 a" ]& B4 y( W$ m5 ^
鄭懷傑瞪了鄭鏡思一眼:人家是做兒子的,你也是做兒子的……
8 b- d: S) ?! W; A% W: u- _
3 j( R, y, y! S4 Y) H 鄭鏡思心領神會,可是這心裡面,卻好心塞!
, q! }( M6 a. n+ }, v
, i& X; ]0 L7 E8 |: v, A$ D9 i$ } o+ x9 @! a1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