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4-10-7 16:52:5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十二章 詩成鎮國 一紙百斤& X( @7 j+ V' N, U
6 v# l" v* G0 {. Y) b! [
不多時,門簾外的方大牛道:「出城了。」
9 t7 J1 F1 d! n) V, }( L) x2 }8 b+ v8 Y' b
「嗯。」
) o6 \; m& |. W: B( ^
5 V0 l r Z0 B 又過了一陣,方大牛道:「要過濟河了,驛站的涼亭那裡站著許多人,不知道等誰。」
* G, v5 o8 w0 I2 I1 f4 B: @ h
6 J6 N B. h. v Z T) j; Y 方運掀開門簾,前面是石板搭成的濟河橋,再前面則是濟縣驛站,是原本是朝廷傳遞書信和負責官員旅途食宿換馬的地方。
5 d' I; ^3 g/ y: d$ B% g3 J1 S/ x' c9 N9 l
不過由於才氣體系昌盛,朝廷的文書都直接利用文院的「鴻雁傳書」,瞬息即達,驛站就不再負責傳遞官方文書,而是負責民用信件郵寄。
! Z+ G& Y, W- Z9 a; w/ i
0 ~, K/ W9 a* L: k) K; e 非官員或者官員傳遞私信用文院的「鴻雁傳書」很貴,同州一兩銀子,同國十兩銀子,跨國則百兩。6 \& C0 ]' Y& j5 R2 \% a1 U$ t
; r" J( J, \5 t* ^; [7 f) S9 {& b
方運詫異地看到,蔡縣令、王院君、蘇舉人等濟縣重要人物都在。蔡縣令身後的那個牛蠻人身高超過七尺,異常醒目。 V( N% o7 D: }4 O" G1 [, C
6 K v$ O' s M) a, U; L
方運先是一愣,以為他們迎接哪個大官,可看到有人招手,才明白他們是來送自己的。. S) g0 ^% s$ Q# p. y. Q% K3 U
0 U1 R! x2 l5 y# w 方運心中暖意陣陣,立刻跳下馬車,跟著馬車一起走向驛站的涼亭。
! S0 Z5 g4 Q5 E9 \0 l7 s6 {7 A$ u' |6 L/ c/ }0 \: E" h2 N. N4 c7 s* c
此刻太陽還沒升起,許多地方都掛著霜,春寒料峭,方運沒讓楊玉環下來。, q) x( Q4 F8 [2 k5 e. B
% M% g) }+ B4 R 走到眾人前,方運彎腰作揖,道:「方運何德何能受諸位大人長者如此厚待。」7 b9 [! _" Z) H& ~1 L1 g3 D# j" i9 w4 k
. ~/ M1 W5 p2 I1 X+ Z" e
蘇舉人道:「此言差矣。你方運此刻如幼鳳初鳴,未來必將翱翔碧空,送你是我等榮幸。你是‘濟縣方運’,同為濟縣人,送你是應該的。對了,你到底娶不娶我女兒或孫女。」
( Q( D- e W+ o8 w; j e7 \# U% J& {& O
眾人笑起來,這些天城裡已經在傳蘇舉人招贅失敗的事情,得知方運沒有捨棄楊玉環,濟縣讀書人對方運的評價又高了一分,
2 n4 l0 ]; C2 Z$ `7 H
3 i( U% Y6 \% x& j: J: o2 O. W5 W 蔡縣令拿出三封信遞給方運,道:「我與孫知府是同鄉,與州刑司的張司正是同榜,與州文院的周主簿是好友,你既然去大源府,幫我把三封信捎過去。」. E' a' C, |1 J7 Y6 P- k
* d" s0 ^) J0 l4 `& ? 孫知府是大源府的最高民政長官,官居五品,而州刑司的司正則主管一省的緝捕刑獄,是四品大員。州文院的主簿是六品官,論品級也比蔡縣令高。
1 R8 N c/ @4 f; k7 H: T
/ }/ k3 `3 `2 F0 D, I 方運心知這是蔡縣令幫他鋪路,讓他靠這三封信跟三位高官見一面,日後若在大源府出事,這三位必然會看在蔡縣令的面子上相助。
% M0 q v3 V# q, c2 z
" m- v1 f# C* m/ ]: z( ]8 S 「看來那三人都是文相的人。文相是文院系的首領,但他手下必然還有當文官的,而左相柳山雖然只是文官之首,其門生故舊也有在軍中、文院。」
+ l' _- o& _3 ]! P
) V2 R; k) ]) B 方運心裡想著,接過三封信,謝過蔡縣令。
% ?1 a8 P! I4 A2 s' F/ ]- s% W t; d/ V1 t4 G3 C, g
縣裡另一家望族的吳族長遞過一個紅色小布包,道:「這是十兩程儀,祝方案首一路順風。」% B9 A# j& [! C, d% C z$ g- r! I
' R$ t+ v1 @# O& G1 W# C$ D. v7 X 接著一些人也送上程儀,方運一一謝過。
8 O# }2 R) a3 F6 h. Y4 s7 h5 }/ |- w) e* [# ~4 T3 A) V
從濟縣到大源府坐馬車不過四個小時,可這些人卻送了一百多兩銀子,很多人送的比祝賀方運考中童生更多,可見在他們心裡方運的地位不斷升高。4 R5 F( `4 m2 A5 _# ^$ _
. O2 X; C2 m9 v, c' E' r 眾人聊了一些大源府的見聞,做出一些有益於方運的指點,在太陽即將升起的時候,有人說讓方運快走,別耽誤了行程。0 f( ^+ F( G, x4 t
8 y0 B# P! o6 S; d1 M 王院君卻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方運,不如你在這裡做一首詩或詞,不枉我們白跑一趟。」
) y5 `2 W! L' `0 }2 b' a- D. n% U" U M8 B& C2 B
方運笑道:「敢情王大人不是來送我的,是來考我的,您這院君可真是盡職盡責,放到明年考怎麼樣?」
3 g o9 ?( d0 ?+ J; }* ~, Y6 w, L7 }# X$ |3 ]
「不可!今日事今日畢!」王院君的話引發眾人善意的笑聲。 A5 \0 j5 c1 Q/ [! D7 `* }7 Z7 e
2 C# W4 S# w4 W5 D
許多人好奇地看著方運,方運的才名和詩名已經傳遍濟縣,不知道他今天會做出一首什麼樣的詩詞。3 S/ I H) `4 ]( W
1 j/ T( m* m V- @9 v4 `1 R; o 「容小生細想。」& G+ l0 f+ s1 C5 L
6 c" }. c% E1 J8 T, ^ 方運說著,四處觀望。
9 S1 v- b! C! `: \6 C! a
3 t$ f( _4 u8 F2 r; W* P 眾人更加好奇,方運這明顯是準備就地取材,這要是能寫成好的詩詞,那真可謂「七步成詩」。0 }/ D( i) e8 P/ N
, z. A+ q: x$ E1 Y- }: j, d
方運慢慢觀望,附近有驛站,不遠處有農舍茅屋,公雞打鳴,而天上的殘月越來越淡。
( A, o$ S$ i6 h/ m+ i$ K' }* a, Y7 P
遠處的山路落著樹葉,驛站牆邊開著不知名的花,可因為要離開濟縣,他越發留戀這裡。3 S7 V" |8 w& x( I3 d* v" b. m) k! } Z
+ V) }* `( u* D 方運問:「可有筆墨?」, C6 m2 |! h; p' d& c- W
+ V- X; e8 C# Y, z* m; m" F# T
就見涼亭邊的眾人突然不約而同笑起來,主動向兩側站,為方運讓出一條通往涼亭中間石桌的路。; {9 ?6 ]# [2 Q+ p
! j/ t1 D8 p# P- I: ]: b
石桌上赫然擺著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俱全,連墨都磨好了。
* A- T. V7 R+ f1 M
9 Y% n/ \8 P2 \ 方運苦笑搖搖頭,走過去,提起筆,沉思片刻,沾著濃墨用「柳體」寫字,一邊寫一邊念。
$ H* a7 |$ ^5 B: I/ M$ p) }+ o* k6 \% j- o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 K2 k7 C2 R' S5 X& e# H9 i# r1 W2 C9 m$ ^7 M( T, z
寫完後沒有立即動筆,像是在思索。0 Q6 K# Y' m7 M9 j1 t4 }
" @( h t2 `/ q* p4 [
眾人點點頭,有些人看向馬脖子上的鐸鈴。
6 @! w6 p: s" j! k. W
# F: [* K; k2 L 方運繼續動筆,同時念道:「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1 {+ n' }: t! f3 `9 j3 B
6 R5 P: s9 n4 }1 ^: ^ 許多人眼前一亮,這一句非常形象,方運好像不是在寫詩,而是在作畫。
* u3 A+ n- O: J: L
3 N2 L( ]9 {5 n2 B- z/ ~, Z 接著,方運寫完最後幾句,組成一首五言律詩。
; z3 z3 X/ s! h$ H8 c7 y) o. J( p8 F8 t9 s5 N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 _! P. n/ U7 r2 `# ] z; Z9 _, m1 A I# P0 ^ p, D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0 \: K5 @7 H, E* {- L* j. R1 r$ [* i" Z" [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8 k; C5 r8 O- r& ~. |7 S
# V; u. i9 s# k/ Z0 H 因思濟陵夢,鳧雁滿回塘。+ ^0 \7 X; J/ z& w* `7 {
$ h5 y+ S/ h0 q4 L 最後,方運在上面寫上「濟縣早行」四字。
& ~ l+ n$ b' s+ M, P5 m9 K1 t. j* W, M+ x+ ~
詩成,蔡縣令卻皺著眉頭,走到方運一側,盯著方運的詩許久不語。
' u+ J8 v |: g$ S5 H. p1 p$ E8 j% c
王院君則點頭稱讚道:「此詩恐怕也有鳴州之才,詩意懇請,情景動人,先寫詩人啟程,後寫一路景色,最後則思念夢中的濟縣山水,野鴨和大雁浮在湖塘裡,如同旅客歸故鄉,情真意重,難得,難得。」+ ]0 i( j5 x) `! t' `# N& i
: [: H4 }& F) q$ t9 ?& o3 V
蘇舉人道:「這詩對仗極其工整,語句優美,是我見過的出行詩中最妙的一首。」
( {" A5 p) l6 W6 G# ~, n* D
% {+ J9 r3 L8 s) w; K 眾人紛紛點頭,讀書人有送別詩,有邊塞詩,也有出行羈旅詩詞,而這首《濟縣早行》的確很出彩。0 V/ g( g2 A6 q
( R- y' \) o& C
「其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句列錦很妙,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六個意象的排列完美無缺,最難得的是音韻鏗鏘,讀起來如清泉入喉。」一位秀才道。
% c2 u( v1 j3 r, `- E2 @5 M% M$ q9 M) }& `- G
列錦是一種修辭手法,整句都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巧妙組合排列,其中名氣最大意境最佳的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不過論「絕」卻不如這首《商山早行》。
" x, c1 S( `* H7 `, T3 ?
( }7 K! C1 X0 r# G+ { 這首詩是唐朝著名詩人、詞人溫庭筠的名作,而溫庭筠是「花間詞派」的鼻祖,黃易的小說《大唐雙龍傳》中的花間派的原型就是花間詞派。後世的詞之所以繁榮,溫庭筠功不可沒。' q: k. u8 b: l7 T
) P" a( _. x, r9 n
溫庭筠雖與李商隱並稱「李溫」,但只是詞勝李商隱,論詩遠不如李商隱,而唯一可與李商隱的詩爭輝的,只有這首《商山早行》,更是一首古今「絕」詩。
; e# i! C% Z8 a4 Z- T4 X( \- `3 a$ D' `! r
倒數第二句本是「因思杜陵夢」,不過明顯和這裡不符,所以方運變「杜」為「濟」,兩字都是仄音,絲毫不影響詩句的平仄和意境。
/ T$ a# t) e! c+ r% a q
, I$ [. ?& g+ m0 T H 眾人議論紛紛,方運閉口不語。
$ T0 H z5 b4 H7 k8 p2 x$ d/ {; V3 S3 b
蔡縣令突然大聲道:「好你個方雙甲,我說你怎麼寫完後一直不言不語,原來你是在考我們!諸位,你們小看了這首詩,這可不是詩出鳴州,而是一首‘鎮國’之詩啊!」; i% m1 P u& a
( h' V- [5 u3 g$ c 方運不由得微微一笑,心想蔡縣令不愧是一位進士,竟然這麼快就發現了這首詩的妙處。
0 J7 b# v5 {. s' P
$ D8 m: B) V ^ 「縣尊,您過於誇大了吧?」王院君愕然,就目前看來,這首詩很難達到鎮國,因為鎮國以及更高的層次的詩詞在某一方面都有極為突出的表現,或情深,或磅礴,或字字如刀,或瑰麗無比,或奇,或絕,不一而足。
+ k( W( h* K; }( y! I5 {' P) m' m+ v( h) h1 L* Y
蔡縣令笑問:「你們沒看出來這是一首絕詩?」
5 |0 N5 _$ e& }0 @1 Z* N3 i
q6 x4 b$ V" M. A8 m 絕詩不是絕句,而是指這詩在某方面絕跡絕種,很難出現相同的。% x- ^) g8 h2 ]" j
3 G7 p, r5 Z1 S0 D
「這……」
# B6 W. c. L% ?- i; v( w4 g2 `$ [9 A' A, j- l" B1 [
眾人議論紛紛,完全看不出這首詩「絕」在什麼地方,畢竟絕詩太難得,許多大儒窮其一生也做不出一首,那個層次的詩詞是可遇而不可求。# U6 G* Z, z& j1 E; p! t+ l
- |% }! Y( K+ c, O3 U. h% O" h
蔡縣令一字一句道:「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可謂字字列錦,前所未有,怎能不絕!」
( A R- ^: A C: f
& s5 l% y7 i8 t; ^2 Q- t 許多人面色一變,如潮水湧到石桌邊仔細看,竟然把方運擠開。
; ?7 I1 S; q! |/ J, L" a4 L, P
- d$ L! S8 G8 W0 l 蔡縣令則聰明地抓住石桌,不然他也會被擠走。
7 W/ F; y( D0 Y( ?8 A7 c
0 y+ J/ F* e+ ]' X5 v$ n& g 「果然是字字列錦,這詩前所未有,百代孤絕,驚才絕豔,驚才絕豔啊!」蘇舉人大聲叫喊,激動得滿面通紅,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他做出好詩。
( _( t! m) |5 z2 k( M! @7 L; f) ]; }5 L( s- e5 c
王院君興奮的嘴角直抖,道:「莫非聖人眷顧,我時來運轉了?我竟然也有機會親眼看到一首鎮國之詩的誕生?」* M& L6 Q9 z8 x) v* x3 A. X
" P2 q' c" [( h/ E 幾個年長的秀才同樣滿面癡迷,那神色比禁.欲二十年的采.花大盜突然見到光著身子的絕世美女更狂熱。
& L9 s- R! H- G {% u4 f* R" l1 f, \5 x: Y) }; M: v( U4 y
「得見詩出鎮國,死而無憾,死而無憾了!」
4 R& ~+ X: p# u+ [) B& P
! K6 K( G, g& v9 H' K 「不世奇才,不世奇才!」
/ M/ B2 y1 h' v" D; Y, k
& V, G& ?7 L* T1 l 一幫讀書人跟精神病似的連連叫嚷哀嚎。
# p1 S) X, g! _" }* \$ K, }. ~7 a5 T9 Q2 [( O# g, T
王院君按捺不住,伸手去拿那首詩仔細觀看,結果他手竟然捏不起那張紙。; ?1 e9 l* N2 T& Y3 ^
}: e' h/ M7 u9 W- o- H) Y 「這……」王院君不得不加大力氣,然後才雙手捧起,明顯很用力,如同捧著大石頭似的。3 C2 L) B* e# d" @: g. I6 ?
2 w* d: g* e1 @% } 王院君歎道:「一頁重百斤,的確是詩成鎮國,錯不了!」' b0 F$ I9 L0 x9 `4 G
9 ]. \" w4 }. C5 e& B9 }3 X) p
這紙張明明不大又很薄,卻異常沉重,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親見,心中無比震撼。
$ `/ [2 A" D5 R. H- P, b' M* X
+ t9 s$ M. y! ^1 I 「怎麼墨蹟不散?這不是墨不沾膚嗎?明明秀才才能做到,方運的字怎能如此?」5 E J$ @1 ]' u" ?: V& W
8 l4 Y0 A& L! {% H7 F" w( A
「聖前童生豈能和你我一樣?」
7 g6 w, q2 [$ B) q' Y `
/ N% |# Y! [0 Y4 ] 「也是。」
" L9 ]# X- x( r! L7 A6 D! [+ I
! {3 F( D8 l7 }) K2 e, p7 I4 o/ H 「胡說!就算聖前童生也不可能十天練就墨不沾膚,明明是方運苦學所得。」
# r+ i6 B, }3 O
+ R& B9 H0 ~3 z; x" `9 s 「善。」4 g: S9 N4 Q; p) D( n
* N/ M# `) i7 |$ p8 S& s 眾人輪流觀摩品評,不知不覺太陽升起。7 n) [$ j' i1 y
9 x: G* S( h- w: x6 K9 D
晨光照在方運的字上,每一個字表面都出現極淡的光暈。
/ j& |( a0 V. [8 f: w7 |8 @$ I4 s$ _2 [$ d& G* u
「這是字字珠璣啊。」蘇舉人稱讚。
" w2 T/ A V$ q) G- K" M& q2 P2 j" |% _% W' \$ [6 r
蔡縣令的神色卻忽明忽暗,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