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4-10-7 16:48:54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九章 乙等?
5 o6 |! ~1 N; I0 p$ J9 v: a" ?
% X& _6 g( W) n8 i 方運看著六支香,低下頭,在心中默念。; O% L. J7 ?6 ~+ W# N; Q
# L' L3 j7 x3 {& _
「一為母親,我可能回不去了,恕孩兒不孝,請您保重。」9 v- ?' t" S4 x/ Q+ {6 S& I
- ^% R' |- o7 E" R6 _0 c- @% d 「二為死去的方運,謝謝。」
% B- q9 H$ U. O' l3 `/ B3 S
' K1 R6 o% v5 G* }2 s& w 「三、四為方運的父母,五為玉環姐的父親,有我在,一定不會再讓玉環姐吃苦。」
+ n O2 |1 j" N" \! W: o7 Z) i3 n
5 D% \# g4 k+ r 「六為孟浩然,謝先賢之詩。」, N: c% S2 f1 p' s7 o+ w2 Z
9 {( D" G) c5 | 方運看著香燭許久,滿心的惆悵化作一聲歎息,似是和過去告別。4 ^ }) q0 I6 v! U, `0 x* K) R
7 }* M' Y E% {" A& v 上完香,兩個人面對面坐在飯桌前。7 k7 m9 `* Z) Z
) A1 G1 M2 U0 q- c( ~+ |
方運說:「玉環姐,今天咱們吃飯定個規矩。」0 X- q4 E$ B+ H6 K3 G( Z
5 C& T$ |0 x( D( ? 「小童生請吩咐。」楊玉環笑著說,她已經很久沒笑得這麼開心,因為,身上的擔子終於輕了些。4 z3 E4 j! j& r9 i. X
* j1 I5 e! Q- g! \; x& n$ r& E: P 「今天的規矩就是,你夾一筷子,我夾一筷子,你吃多少,我吃多少!你不用說,這條規矩不容更改!我今天能吃多少,全看你了。」
0 h3 P; t# ?0 O) n4 f4 i9 F& C( e# ?
楊玉環靜靜地看著方運,心中熱流湧動,她突然覺得,有方運這話,這些年的苦和累都不算什麼。
. r5 N( i0 e8 d$ N! R0 b0 R3 j( K. i* V: E3 s
「我們家的小運長大了,知道心疼姐姐了。你現在是童生,以後家裡就會寬裕許多,等中了秀才,這魚肉也就不算什麼。今天姐姐托你的福,好好吃一頓。」
5 S" h5 R& Q- ?/ P9 v/ h
4 m a5 {' ~ |! O0 v3 N 方運夾起一塊油汪汪的紅燒肉,遞到楊玉環嘴邊,輕聲說:「不,是我托你的福,沒有你,我別說讀書,活下去都不容易,我一直記得。」
$ n3 k; M A$ ~3 V5 s. r" H1 |, m5 m s* b( l% v+ o: I7 W/ e
楊玉環眼圈一紅,張口吃下紅燒肉,慢慢咀嚼。
; \( _7 b9 p) d$ \5 t# k2 j6 j, f! ^
" d- U- T+ y. Z ^ 生在窮人家,方知肉珍貴。
6 U' v3 \/ G) N% e- I, A3 J- e4 z! B0 d1 N# g
方運給自己夾了一塊紅燒肉,吃完後,從砂鍋裡挑出雞腿,放到楊玉環的碗裡。5 v* ?$ H% V/ N+ u4 P
; S: `9 Z9 k+ C3 b* i* j( d 「咱們倆一人一個。」
1 Y! y% w+ f' A$ X& z" N8 \
1 X! T" z) f2 q6 V$ D 「嗯!」+ H* F; q# B3 p" l% z
! W+ }% U5 A2 A 兩個人一年難得吃一次肉,今天放開肚子吃,最後吃了個精光。+ _1 U# Y) Y& e0 X& z& \4 `
0 g0 k5 V) _* T9 j* \( B
楊玉環看著空空的盤子,有些不好意思,方才吃的太多了。
4 c7 E5 u! N0 }9 J* c% f2 Z/ K2 _1 ]* ~0 Z- _. |6 F' t
兩個人吃得太飽,都懶得站起來,相視一笑,愉快地聊天,屋裡充滿了溫馨的氣氛。0 E+ Q J5 s' G- x* G. R$ v
( w& d* y* |1 o& }5 K! I
不一會兒,鄰居加傳來喧鬧聲,是老王喝多了在教訓孩子要好好讀書考童生。7 D5 T2 p: S0 x3 G
) i" S, ?! v0 L& o
兩人微笑,楊玉環看了看天色,說:「現在三位考官應該正在閱卷吧。」
f( H' y7 W) j! ~3 F$ h! K0 C
" e' C& s: U; i; P( {/ }" e 方運點點頭。
' J) D) I8 y5 y' M' |
) H: v" b* K: Y i+ [ B 文院內。
# ~) n3 ~/ K z" i2 g I9 _' [6 Z* y1 H
寬敞的閱卷房內燈火通明,一排排的長桌整齊地擺放著,兩千多考生的試卷依次擺放在上面,鋪滿桌面,非常壯觀。
- u- B% g' R* z- E, u7 \, f1 Z7 L! H$ x3 f" T
三位考官嚴肅地站在閱卷房深處的孔子像前,十位縣文院的講郎先生在身後。0 Q8 L7 V! D6 j
, o( S& r+ o* M# Z( Q; V5 X
蔡縣令說:「恭請聖裁!」
; }- D, q/ j$ _/ G
+ ~8 _3 Y/ l: J$ O4 r$ A6 x2 i: [ 「恭請聖裁。」眾人隨後齊聲說。
: R! C( M" ~1 i: C3 D! d/ l$ v/ W }2 v# R
一股奇異的力量憑空降下,房內生風,但所有的試卷都紋絲不動。; O0 W2 w8 P1 r7 H6 d p8 k
5 q* D5 D2 L0 [5 q2 t: V 大多數試卷都沒有變化,但差不多近二分之一的試卷突然散發著橙色光芒。) O8 F/ s7 k5 k' }' ]4 G( @
4 ~: I" @, Z. `3 E: |& L# Y7 n- y/ f
才氣顯現。1 n# s9 O& s9 a; W' h, n& c; v8 w, Z" q
/ c- C) V9 L% k
那些橙色微光有多有少,其中最高的才氣接近三尺高,差一點就達到鳴州的層次。
1 D1 C5 N( ]. s C! ^. O* ^, ?, {8 y, f" r) k ^
名列第二的試卷才氣只是勉強一尺高,兩者相差極大。
6 j1 c6 M3 ?( M e" P
' d+ y, K& Y }7 N) I6 w' } 隨後,一陣狂風吹過,漫天試卷飛揚。! C, y I0 w+ E
( u3 g6 d& Y$ b# n3 C 風停,大量的試卷堆積在一個角落,而桌子上只剩下一百份試卷,按照才氣由高到低多少排列。
* S% z6 U6 ~0 H1 K3 q. b0 \) \8 S( Z" f8 I/ N) ~6 [+ S3 i# h
「以才取人,以文排序!」
( V9 R9 v4 u$ d: T' S2 Y! x8 I {, l, w0 H2 M2 L6 X4 ^/ u; |5 N
蔡縣令說完,十位講郎先生各手持一份請聖言的答案,從後往前每人選九份考卷,開始閱卷判文。
, G# T- q' S. Y" d4 d. L, \+ b" S; M; w) |
才氣最多的十份試卷則沒動。& G0 s& ^+ }# a6 ]" m% {: O
0 Y1 ~- ~0 B" L! X3 Q# c
蔡縣令當仁不讓,說:「既然出了幾近鳴州之詩詞,那本縣就不客氣了,先睹為快。」說完高興地走到方運的試卷面前。. A9 n, N# p8 x7 P+ d
+ j7 u& K1 q3 ?% F) m1 n' E* v
之所以這麼晚才閱卷,是因為考生交卷之後,有專人負責用紙張把考生的名字蓋上名封,閱卷的時候看不到,防止作弊。只有確定了前五十的排位,才可以看到名字。
0 Q. O: C$ ?7 r/ w2 D( S" Q
# m7 p* }% I7 \4 M3 m 詩詞放在最上面,蔡縣令看到「春曉」兩字,不由得皺起眉頭,這字雖然還算工整,可在他看來還是太差,但一想方運是寒門弟子也就釋然。0 n! a, t2 n6 p# L7 `
, M: \0 y, @& `% k3 C 練字需要消耗大量的筆墨和紙,寒門弟子可沒那麼多錢,要麼用樹枝在沙上練習,要麼用毛筆沾水直接在桌子上寫,後者仍然需要不少的毛筆。
& C3 p [; Q' D/ o( x a' I' ]7 H4 Y y
蔡縣令看向詩文,不由自主讀下去:「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x2 D$ [0 r4 d8 ^
& a0 r# d; Z" q, A" j; ^; W 三位考官都愣了,這詩的文字非常淺顯,一讀就懂,可為什麼讀完卻有一種淡淡的遺憾?2 U. h, t+ c) O4 N$ v6 R- g
0 M/ O5 L: l9 @ L$ r8 h
另外兩個考官也看著方運的試卷仔細思索。- g _6 _6 [9 u- C
" Y! Q, Q- d! \4 o5 A4 _ 「心裡好像少了什麼。」萬學正說。
0 ?9 S7 Y" X/ t" H9 F, V2 S, H# T$ S( ~9 ~; F! k9 v2 {# r+ Y
蔡縣令是同進士出身,官職是正七品,王院君和萬學正只是舉人出身,都是從七品。 R* ]$ f+ }7 o1 V% [- B
; F& B. X9 @, Q, Q; ]2 r+ A l3 z 蔡縣令反復看了幾遍,突然歎息道:「妙啊。此詩文字雖平易自然,但貴在一個‘真’字,景真,意真。此詩結構也不同凡響,你們看四句詩,依次是不知、知、知、不知,前‘不知’開篇,後‘不知’留白,讓閱詩者去想,花落究竟有多少?為何要問這花落?」" Z! }9 @, ^# H0 h" o# e3 d
$ B4 c) @7 h5 |! S7 @4 m2 O
這話一出,閱卷房內靜悄悄,仿佛所有人都在思索一個問題,花落知多少?2 ]: G2 ]$ E1 B; @# y9 F
. g3 W8 m: z. D: w1 m+ v/ v
區區五個字,卻勾起所有人的心事。
* ?, X6 T3 ^; f/ |* f) G1 D0 k- F) o; o& }* l* }) L
王院君點頭說:「蔡兄一言道盡此詩之妙。這詩之所以為真,是因為句句有春,句句扣題,春困、春鳥、春雨、春風、春花,看似滿篇景,實藏不言情。最難得的就是文字淺顯,樸實無華,最是天然,最易流傳。這考生若非偶得,必非凡士。」
. ^2 C6 \0 W% z) C5 G* S+ b, z+ E
J+ o6 {7 C# M1 H/ O 其餘兩人不住點頭,易於流傳這點太重要,文名是讀書人的追求之一,半聖都不能免俗。
1 a/ D. M A6 a8 S- f7 P% m+ ~3 X5 c) T
萬學正道:「這等文字我亦能做出,可讓一詩如畫在眼前,融情於其中,偏偏如此自然,那就難了。」$ b1 h$ W( r$ p; w- j, V+ D
3 l9 p) X. Z' d: [4 a0 P1 v) Z 王院君道:「等明日放榜,我修書一封,把這詩推薦給州院君李大學士,望他能舉薦給《聖道》,讓此詩名傳天下。」
+ z5 d% E/ V1 s6 w/ g
8 Y: V f) A$ P0 B R 「此詩若能入《聖道》,必大漲我景國文名文風!」蔡縣令充滿期待說。
& G8 T0 M+ X+ u% i# k
H# I7 C# R, H5 l' b; a 萬學正卻面色一暗,低聲道:「我年近五十,詩文千百,卻不曾上過《聖道》月刊。」
- ~- r/ L# P6 M9 B" a, ]
5 m% F8 o8 G+ B/ ? 王院君苦笑道:「《聖道》由聖院刊發,曆月入選的俱是名篇,每一位在《聖道》發文的要麼是詩詞聖手,要麼是經義大儒,要麼是策論高士,最低者也是各家妙技,我等不敢妄想。」+ V9 S- L0 r7 F8 O9 l" ~1 H& ~. {0 H
2 Y- o) o$ o$ u 蔡縣令點點頭,提起筆蘸了蘸朱砂紅墨,在這試卷下麵寫上:字樸,情真,詩秀,意長,當為諸生之首,甲!
4 H9 P, F/ W& N& \, `1 y# M
+ F5 i7 c9 N% t( @ 「兩位可有異議?」. U8 B2 X1 W4 q; @; A* y
/ l$ ` h& y- z- B; y: R
「本年童生試詩詞之甲非《春曉》莫屬!」萬學正道。( K$ J9 R0 V. [" c
! ]% e+ @, @3 g 「無異議。」3 o E6 v) H4 h1 x8 p J6 a+ m& U
) X) C+ t, _6 Q
蔡縣令把寫著《春曉》的試卷拿到一旁,說:「這人文采非凡,但要跟方仲永搶案首之位,還須看請聖言。」7 n4 ^4 [% Y( {, g, y; N+ [( g, q
x* l& F8 @* c. h- s
蔡縣令看著請聖言卷上的字暗暗搖頭,仔細看第一題,眼前一亮,道:「不曾想此子如此不凡!即便是我當年遇到這題,也萬萬不能答對。」% \( [; T, T" t, h) Q
3 W0 {! X8 e9 H) Z2 g% o 另外兩個考官也都看過答案,低頭一看,倍感詫異,因為這題他們倆之前斷然不會答對,哪怕他們是舉人,畢竟這題太偏了,涉及地理和推斷能力。
/ ~/ p. d; w/ g" o& |
5 R& g- A) A0 o6 I 蔡縣令右手提著筆繼續往下看,看完前三張後神色凝重,而另外兩位考官一左一右也在同時閱卷,許久說不出話。
1 I4 N3 [( Z w0 K
2 l# d+ E; h/ Z; P/ Z3 P 蔡縣令的筆一直沒能落下。
0 N' D6 K. {3 Z- Y1 W9 O2 |$ A; I3 |
呆了片刻,萬學正問:「無錯?」
7 X: D5 w, I8 A* ]
4 N4 P4 C/ N/ K- k' ^" m8 w- c- E$ i 「無一處錯漏,簡直不可思議!」8 P; o; x" |! g" s; b
% }+ ]) b5 h( B( H! ^$ D" E( M 蔡縣令繼續往下看,一口氣閱遍剩下的二十七張試卷,乾脆把毛筆放到一邊。
* _. n" }+ J( z7 u7 a# i! @
+ P' o! E% M: i: i6 Z' d 「依舊無錯?」王院君有點驚了。
6 H) m% ?5 U& s) \. }& |2 Q3 a* P# \
蔡縣令鄭重地說:「神乎其神,不僅無錯,無別字,無塗改,無污點,是我平生僅見。」
* A% h- {( U$ H" s+ I, J8 Z# ^1 E+ x4 H
「難道他連請聖言也會是甲等?自請聖言入科舉以來,我景國不曾有過甲等的請聖言,連陳聖當年也只是乙等。」) X7 E v1 y; y
( @1 o \( V- y 蔡縣令道:「可惜,我很想給他一個甲等,但他的字委實一般,我若給了他甲等,必然會遭到士林攻訐。」
4 M1 B5 Q' H! n7 ^$ g
, F4 l$ E9 k3 I9 h* D! E 蔡縣令說完,在請聖言的試卷上寫上:字劣,無錯,乙上。" v8 u) V1 A" g
* f, S6 _5 V, A* Y 「可惜。」
5 |) l8 t5 b" c" A) K4 h4 s# S" `: `- k* v
「可惜。」
9 h) m1 f. S4 i. N
$ |$ k7 i/ M+ N4 \, I. u& | 蔡縣令戀戀不捨地放下方運的試卷,拿起方仲永的詩詞試卷。8 k2 S8 r# j3 N5 m
" L6 ?' u& l5 ~. p. B7 @* k 方仲永能詩成出縣,在任何地方的童生試都會被考官加倍關注,考官必然會不吝讚美之詞寫上評語,可惜卻偏偏遇到方運,又遇到心中正遺憾的蔡縣令。/ J7 I& B3 g- R" X9 ^. L
* J0 f9 L% u: C9 I0 P# t
蔡縣令看了看方仲永的詩,一言不發,隨手寫了「乙中」,連評語都沒有。% L9 Y7 C* C! k& b0 ^" t" K
3 R) Q9 r3 V# C1 ?4 O# h
評等共分甲乙丙丁四個大等。
# X, l9 j5 g; Y% ~4 f. C, p$ ?3 b, t) R* Z
無論是什麼試,每科只能有一個甲等。 D- p- }1 ~$ ~, D, b! p
( e% T( k$ L% g% d; }8 k 而之後的乙和丙都要再分出上中下,丁等則不用分,因為任何一科得丁等的都不予錄取。) v7 W m& B1 K0 p# c' @
7 e6 f# H) G" i* Y! }4 {
三位考官一直沉浸在不能給方運雙甲的遺憾中,沉默地閱卷,遇到有錯的地方,毫不猶豫劃一筆,最後根據錯誤的數量評等。$ ]; R( P1 | S) ^! {" A: w
3 k/ ^; U; U- ^( b' w' |* z* ]4 \ 閱完才氣最多的前十名,三位考官就會給剩餘的九十份試卷的詩詞和請聖言評等。8 f& @9 ]. A( d' E' n
8 c1 [3 Y) K+ M3 l
這一百人最後要按照請聖言的等次排序,前五十可成為童生。9 a, u1 z8 \& l
- V6 r7 P- B8 U9 J6 K 若是同等,則錯誤少的在前。
8 G! M! j, `8 [0 \1 a3 C3 |+ E
) s: U5 N1 w" v% o: d7 Q, b" I 說是錯誤相等,則按照詩詞的等次排序。若詩詞同等,則看文字優劣,如果50名和後面的分不出高下,就需要請半聖考官裁決,一般都會多出幾個童生名額。
6 n! h2 i3 Y; q) H0 D( a$ v4 R/ a2 {# }' ^7 ^
評等完畢,已經是深夜,但是所有人都不得離開文院,各自在文院的住處睡下。
1 V& ^& E7 {; l$ N G( [2 E" ^5 X1 ?$ |2 W& R( w* ^
第二天清晨,三位考官和十位講郎在早六點起床,洗漱吃飯後,在七點即辰時開始「複閱」,重新複查,確保沒有問題。
- }4 v/ K- |0 J$ a2 G1 V$ ?) y" ^, A$ D9 L$ ?7 z7 ]
萬一評判失誤過大,半聖會出面干預,那考官不僅丟臉,甚至可能會被免官下獄。& i- p: T! ?2 e/ d& B. w, L; x
% R& U3 c! J- O8 t6 W" J4 \2 |0 ?3 r 進入閱卷房,蔡縣令邊走邊說:「昨夜久久不能入睡,至今心有不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