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千騎捲平岡 第409章 鏖戰江東(四)
+ ~8 {* j: G2 z1 m: \$ J0 A7 m+ Y$ L# c: o$ R6 o2 P; `
夏至將來,白晝越來越長。3 M; [9 o: l. e6 r R, _
/ v0 P! p6 ~" m3 F
劉闖在東海郡大小官員的陪同下,徒步登上朐山,眺望東海。 X z6 P# j( z' y+ S
& i, D$ M; }+ P! K D E 昔日秦東門早已殘破,而此次劉闖前來,還存著一個念想,就是在朐山重建漢東門。# r- c& O, G! p" E; e* s- d
& F/ \) W7 H9 T1 i( m& H. p5 K 一塊巨大的石碑在距離朐縣海邊約八十里外的鬱洲山拔地而起。! u3 c; j3 _* k+ Q8 p7 K! ]6 k1 Z
g8 c! U* T% O5 f' ] 鬱洲山,已經被劉闖正式納入漢室的海疆。當年他起家,鬱洲山薛州出力良多。而今他已經發達,自然不會忘記那昔日的情義。薛州雖然已故去多年,但其子卻在劉闖帳下效力。薛文薛元代而今已過而立之年,拜次室亭侯,東郡太守。( i, ]* a/ ]1 G1 `& M5 v
$ g+ Q" N _8 x. f1 m; j
想當初,薛州最期盼的事情,便是能夠光宗耀祖。0 p! F4 x; _# @2 u7 n
2 O( x6 B. l, R
而今薛文成為兩千石大員,也算是全了薛州的心願……
2 _) I. v7 e! @4 b0 C% K1 B9 s+ i" E# M M% B: U8 k! Q
時隔十載,劉闖再次回到朐縣,卻已物是人非。昔日東海小城,而今已經變成一處重鎮。
7 F# ]9 \. N* R- v. O1 [! a; y7 n$ D
鬱洲山成為大漢海軍的一處基地,朐縣作為距離鬱洲山最近的城鎮,自然也得到了發展。縣城的規模,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三分之一。人口也有原先寥寥兩三萬人口,發展成為近八萬人口,為鬱洲山輸送源源不斷的物資和兵員……
t" f- I4 b# o; D: g
) p$ s9 H4 m/ @ 鬱洲山海軍都督,便是風馳。
+ }9 A; ]5 w3 p' o! F- C2 c1 ^) z% n5 Z3 Q
他在鬱洲山大興土木,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9 T. J) Z% K7 Z
/ c6 i8 p! U- l0 ?9 H( ?
如此一來,鬱洲山也就成為繼遼東之後,第二座大型海軍基地。其規模甚至超過東陵島,甘寧之所以能夠在鉛塘灣與江東海軍鏖戰,也有賴於鬱洲山的支持。
3 i+ _; G, V. e( G) W6 n- n) K! [ l# z8 U6 m
‘漢東門’。便矗立在鬱洲山上。
, c/ t0 p) u4 s p q( l$ `, \! q; Y4 l6 a6 h; ^
朐縣。還是那個朐縣。( `/ b7 ?* v1 X/ P* o- h0 V8 U
$ f. q3 D) C* V7 I( t9 ~
但卻讓劉闖感到非常陌生……
) G9 D& T9 w! d! U. A G$ N
# x E5 t6 E/ K4 c 昔年赫赫有名的東海第一豪強麋家。如今已經遷移到了洛陽,成為當地新興豪門。而那些曾承載著劉闖記憶的地方,也大都不見了蹤跡。在這座新興的海濱重鎮裡,劉闖已經感受不到多少當年的痕跡。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也許正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原本乘興而來的劉闖,到了朐縣後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 p+ q' `& w4 C
3 @8 I1 `: q7 Z: V
好在,他很快就調整了心情。
6 j4 h5 {9 b6 Q4 v2 }& Y8 C: f5 ?( L3 ?
4 f1 r5 h7 `$ R7 `- u5 J 畢竟這次他東狩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緬懷故居。5 c& j* W& o: b4 X9 C' a
# \2 o$ ? _9 M( R
在朐縣停留數日之後,他便率部自東海北上。不過這次北上,三大精銳並沒有全部跟隨。趙雲率矢鋒騎先一步離開東海,南下廣陵,屯駐於江都。這也是劉闖為配合江東之戰而做出的第一步行動。果不其然,當矢鋒騎南下的消息傳至江東,孫權大驚。他此前的擔心,似乎又進一步確定。劉闖意欲在廣陵跨江開戰。% V# g9 j& P, M
5 r* D o" B1 v% w5 v/ y
“子明,若由你主持江東之戰,當如何為之?”! F6 f2 r% q" L
- J6 q; Q, o7 s' T; X0 Z* o7 j
在北上的途中。劉闖渾若無意的開口詢問。- E3 C- [7 E! T$ ?
9 G6 e9 I A1 G3 J 子明,是一個一襲白衣。看上去有些落魄的青年。他年紀在三旬左右,眼眉間透出英武之氣。. Z' G: X3 j) O# e2 p5 E
/ d$ R2 v6 C. A( @3 y5 } 這青年,正是呂蒙。4 r! E3 a6 } H \% }6 d1 ^
& d8 t# V# N$ N; f( B! | 去歲東陵島之戰,甘寧俘獲呂蒙。
, ?/ [5 Z. e! j; v: b2 t) S+ ]7 R* q1 C3 H5 o! A6 K, \
之後,呂蒙被安排在鬱洲山修建漢東門,劉闖到鬱洲山後,於偶然機會在名冊中看到了呂蒙的名字。剛開始,他還感到疑惑,以為只是同名同姓。哪知道一問才清楚,這呂蒙,正是歷史上那個白衣渡江,令關公敗走麥城的江東名將呂子明。
( c: j m$ o% T5 K: f- f8 C" E4 C. i" r4 ?, Y7 ]
如此人才,劉闖自然不能放過。
( d2 q0 _6 y3 s6 Z B4 {6 E9 V; i! `8 u4 Y3 a+ e
他立刻把呂蒙討要過來,並委以丞相府掾屬之職。
; N8 m6 g1 a8 R1 U$ N/ L" h$ ]8 Y3 }
當然了,此時的呂蒙還達不到歷史上白衣渡江,一代名將的水準。不過在言談間,卻透出別樣氣概。呂蒙少以膽氣著稱,奈何讀書不多,故而初期不過為一小將。但他並沒有就此而頹廢,用二十載光陰,終成名將,並且創立赫赫聲名。, ^3 ~$ X+ ]4 {) c* |* f
# W' `5 f8 z, p2 b1 u9 [+ n 若說江東名將,劉闖最喜歡的,一個陸遜,另一個便是呂蒙。- R l# A: [ t2 s( V5 x
: _$ ~) a ]8 `/ v9 l! q4 Z
可惜呂蒙成名不久,便染病而亡,可謂是英年早逝……前世讀演義,每每看到呂子明七竅流血而死時,劉闖都會感到莫名悲傷。如今,他還有大把機會挽救這位名將,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8 b$ `' Q! h; F- d+ d' n# M8 x3 X0 G) \, b: u# ]/ y. A
而呂蒙也很謙遜好學,他雖然在江東效力,但是對孫吳的感情遠算不得深厚……
, t7 H" n% A j) [* B( k' H) m: |" r! x- i4 A: c7 Y
孫策,雖賞識呂蒙,但並未予以重用。6 I. m. F7 k. P% G! {
( ^; k7 n5 R$ Q, B( k1 g9 [
他得張昭推薦,為別部司馬,後來拜廣德長。( k" p$ |8 V' P. W
2 ~* M v' s4 R3 N! y
孫策死後,周瑜也推薦過呂蒙。孫權表面上看重,但始終未委以重任。# _8 r0 G- i) }$ M5 P
" A; j& p" t6 L$ R1 u4 q/ M% h
呂蒙真正被孫權看重,還是在建安十五年,周瑜死後,魯肅代周瑜職務,鎮守陸口時與呂蒙相交。又是魯肅的推薦,再加上當時孫策一系已經凋零,再也無法對孫權產生威脅,孫權這才開始重用呂蒙,後來更成就了呂蒙白衣渡江的戰績。
- }" i4 Y) K, B& Z: M3 M8 [7 f6 @/ V; x- O6 O
不過在眼前,呂蒙和孫氏並沒有太多糾葛。6 P& }7 N3 m+ P' x" d& \+ g6 o3 o G
# A3 U& r, a' u. k- Q, t
他當初是跟隨姐夫鄧當投效孫氏,而今鄧當已死,他和孫吳之間的交集也就斷了聯繫。
9 Q% ~! a# S w' m; x
; i" G! ]6 `% Y( d0 S; l 加之孫權並沒有重用呂蒙,他也不可能對孫權感恩戴德。# q% C# Q" S1 }. T; R
( Y7 @: h% F, ^; g- B: K 劉闖一統北方,其勢無人可擋。
9 ?* j- r; x+ K; z" F5 H W2 ^
/ m" L$ u9 K+ O$ i 呂蒙也分得清楚輕重,所以當劉闖流露出招攬之意後,呂蒙二話不說,便歸降了劉闖。
+ {7 n8 z$ l# Y" d$ U' X& u# P, S/ n2 c ]
聽聞劉闖相詢,呂蒙沉吟片刻後道:“若蒙主持戰局,必先誘使丞相海軍登陸,而後堅壁清野,借會稽地形與之周旋。丞相海軍強大,且組建日久。若在海上博弈,恐勝少負多。可若是上岸,丞相海軍的優勢不復,勝負恐在五五之分。”9 S* Y" L1 D9 l" f( f6 q( q+ s0 T
& ?% i& A/ P2 [9 u% J, G
劉闖輕輕點頭……9 r1 h) T' \6 g) \
: s7 q6 a$ f- }- @ 事實上,從錢唐傳來的消息,那賀齊也正是準備如此做。" z1 \4 C" n0 S% i3 z
3 w+ n/ t+ _" D 呂蒙能考慮到這些,說明他的確是用了心。' m1 f& K9 n K- o9 Z
* V2 ^+ T2 K6 X+ a0 K 劉闖當下不再詢問戰局,反而打聽起呂蒙這段時間的功課。呂蒙入丞相府後,劉闖就安排他隨荀彧左右。相信以荀彧的本領,一定能夠教導處一個更加出色的呂子明。/ s4 _* H8 r7 ?" ?4 A; s! |- ]
; L. M2 J4 |* B0 i( e 車仗途經開陽。劉闖停留了三日。2 |" b* a' [, p% |/ I! X) w+ U
" g4 v2 T$ x N 他此次北上。表面上看是想要巡視東萊。但實際上則存了別樣的心思。
) i, Z! w: R) h0 ~: u
! ^& Y" ]3 ]/ ^7 S 就在劉闖車仗向北海國行進的時候,遠在平原郡,馬超和馬岱,也正在商議未來。
7 r/ I4 j. Z# h# t9 Y, X8 p2 C+ d \ c
太史慈戰死,十大將出缺。
" ^& w% |; x1 L* p4 c
6 i4 R5 v) R9 N' Z2 r( ^+ B 馬超也要做出一個選擇……
1 @) m; g9 r9 _7 J ]7 i' ~7 i; d1 m, ?5 M2 j6 `
事實上,自劉闖一統北方後,馬超的地位,就顯得有些尷尬。
% R: W) T; q7 f* X. B7 ~$ Q! d- s- a9 |2 J4 d2 K$ n& v
他是劉闖的結拜兄長。可是言及在軍中的地位,卻遠遠比不得黃忠趙雲這些人。
+ }. N$ O$ l2 G, [ N
y% d' y) A3 ?+ J 北方一統後,馬超就留守於平原。
/ N2 x' h$ T7 _" L E7 t' e
, M" _6 h+ t) R2 }2 b 江東之戰拉開序幕,漢中之戰也如火如荼,可是馬超卻只能隔岸觀火。這個時候,也是馬超做出改變的時候。是繼續以劉闖義兄的身份存在,超然物外,卻難有作為?還是正式投效劉闖,成為劉闖的手下,斬將奪旗。建功立業?馬超很糾結!9 S; q) ], |& G* ]
% n5 g* i& K" j; L U4 }6 o+ i
也難怪,馬超而今的身份的確尷尬。4 z% ~4 g9 U0 M* v9 |
# ~* _: z2 r, g/ J2 V: b; R
他的地位很高。但實際上卻未能真正融入劉闖的班底。6 s: |6 P' D+ }9 \" D) y0 v! A0 ?
y" m3 @9 J" m& `1 r 人言馬超,必言他劉闖義兄的身份;似趙雲,是劉闖的大舅子。可人言趙子龍,必稱‘趙奮威’。別看這一個小小的稱呼,卻足以表明兩人的地位。趙雲為十大將之首,勿論在軍中還是在丞相府,都會交口稱讚。而馬超則有些麻煩,軍中將領或許對他保持尊重,但或多或少,會有些排斥……就好像他算不得軍中大將。
! A$ h6 ?/ C4 L b7 B
% b) p! Q# \% F/ _2 o0 _3 i “兄長,今丞相東狩,也是兄長最後機會。”
5 m1 D" [9 m: m* |
1 L3 ^2 g! @. l1 `- \, v 馬岱苦口婆心勸說道:“我知道,丞相與兄長是結義兄弟,可是兄長卻從未向丞相輸誠。從某種程度而言,兄長算不得丞相部曲,又如何能夠為軍中大將接受?
8 M: m8 D: `3 E5 h6 n( o2 s' h
& U( |; T+ I+ ]1 j5 [ 此一時,彼一時。
3 \0 Y. L* w/ ]7 K5 E) Z& J5 K g/ [! y, R$ S( p# P
或許丞相併不在意這些,但兄長卻要表現出態度。
6 y+ m5 ^; ^4 y
3 z, [1 D6 T# r, g% V' @ 向丞相輸誠,並非是低頭,而是真正融於軍中……若不然,長此以往,兄長必然被排斥於軍中。到那時候,丞相依舊會尊敬兄長,可是與兄長又有什麼益處?”
+ Y% Q! i3 h8 ^+ ]! x. _% ^& m# ~! \
馬超沉默不語……( f1 v1 B- I2 N7 G& W* V; b# A; u
+ S0 |6 p) F4 ^* c2 B 其實,馬超何嘗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 u0 x1 H7 o6 \. C$ |
) h7 s0 N0 v) z. I9 ~4 `7 t 他現在是‘幫助’劉闖,而非‘投效’劉闖。從某種程度而言,他現在和劉闖是平等的對話。他不是劉闖的部曲,而是劉闖的義兄,乍聽之下似乎頗為超然。- F8 \' t9 p. |, G& H
2 |9 M# {' A0 p- C9 P 可實際上……6 R& _5 v# D, V2 R$ M
3 D8 p! }5 E- k) c. G& {- o3 W4 \ 他卻被整個劉闖的利益集團所排斥。
1 d$ D/ W% y7 X: Z8 P j7 ]+ `1 p9 w
是低頭,還是維持現在的局面?馬超也很猶豫。! w, h- L c& E& [% f; c$ s
) B4 L. A8 q5 d) Y
他本性高傲,不肯輕易低頭。但馬岱說的不錯,此一時彼一時,而今的劉闖更不是當初那個和他在許都城中結拜的無根飄萍。劉闖大勢已成,一統漢室的趨勢更是明顯。若這個時候他還不向劉闖輸誠,恐怕日後再輸誠就來不及了……
% A- v" p9 s6 k0 K* |+ g4 V4 d
9 m* @' x7 u I1 y% f3 x 是低頭,還是繼續驕傲?
6 C: Y" o9 A Q3 Y' ?7 }, w; f9 ]! g1 ^1 |. b: Z& Q T- Z1 v
馬超猶豫不決。
& P/ H# N6 ]0 k# H$ d* V0 H
& i1 s) M. R# n) }1 L4 ~ “丞相而今,已到了何處?”1 Y+ v' y# `" P8 y7 @- e
+ B* X" h! h1 _$ T! \1 J) x! ]) B
馬岱連忙道:“據斥候打探,丞相已近北海國。
: N4 f" `% r2 R
5 S8 D# f3 ? D. g9 Z) e 聽說他準備前往東萊,並且打算在不其停留數日……兄長,丞相這是在等你前去。”
5 n8 i5 W- j+ r. g* Y5 j9 U0 L( ?; S
馬超苦笑一聲,輕輕點頭。+ L* j, z* A6 b5 V6 E
3 o; i: h, k2 X
劉闖在東萊停留,就是等他前去輸誠。
5 {- }6 S2 a9 l ^# l6 c, g3 `$ o$ }, ?
若這次錯過,只怕日後他再無出頭之日,真的是不能放過。
2 I" P, Y, L) J4 Q
/ f* D4 B2 i" b# S “既然如此,你立刻備好禮物,隨我前去東萊!”! o9 S% I+ b6 E1 Q6 ^% h
; J# b5 B; B+ z" f
見馬超最終做出了決定,馬岱也非常高興。) b5 ~# J& |' ?8 C; n% p+ r
4 a; H. z, M$ n
只要馬超肯低頭,那麼一切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E5 ~. n- L3 p9 h
( h" N* \) E/ L$ N' r +++++++++++++++++++++++++
' N' [+ P; a N# j* D$ b
k# U% P* c: o 對劉闖而言,此次東狩的任務,不是對江東作戰,而是梳理在過去半年時間裡,他一直未能穩固下來的局勢。沒錯,曹操死了,曹氏舊臣紛紛歸順劉闖。可這並不代表沒有隱患。
% I4 Z& ]+ h# p A% F& Z6 c Z. }3 N
曹氏舊臣的不安,並沒有因為劉闖重用曹家子弟而得到緩解。' m5 @6 b/ r' L$ z+ {5 s
0 O* P5 l' |4 w, ^& A* V% o, x0 x+ I
事實上,劉闖這一次東狩,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曹氏舊臣的恐慌,也進一步加強了他對整個北方的整合。同樣,隨著劉闖權柄日盛,在他的舊部當中,同樣存有隱患。之前一些以合作姿態而輔佐劉闖的人。也需要進行調整。比如馬超……若馬超一日不向他輸誠。劉闖就一日無法委以重任。畢竟。劉闖不可能容忍馬超擁兵自重。太史慈戰死,也給了劉闖一個機會。接下來,只看馬超的態度。
' Q+ y9 X* }* x+ f3 N- B9 C% y4 R
1 B5 C. U, B5 c c9 \ 廬江,居巢。2 b/ V0 x, y; U; v1 e# Y
! p8 T1 u! M! V2 w2 P6 V# U% Z: p1 S
周瑜露出詫異之色,看著面前的斥候道:“你方才說,張遼和郭嘉發生了衝突?”
) g9 J( F' ]9 \
K+ I$ q3 V2 c: F) o# _# v/ d “正是!”- P. N6 @$ K. z! i: L
3 z8 N: _2 o5 o! e
“是何緣故?”. l, M, |' c+ `8 N+ @0 V0 }# g
$ |* Z; B, o/ _2 w: H “蓋因此前李典因連天大雨,道路泥濘,使得糧草未能及時送到。
( D7 B/ I' o$ `+ U7 S# [) j
! t4 ^5 C6 r8 W& n( R1 C2 m4 G* Q 張遼對此不滿。便嚴厲斥責李典。郭嘉抵達之後,就為李典說話,與張遼產生了衝突。三日前,都督大敗漢軍,張遼便認為是李典延誤了戰機,未能及時接應。而郭嘉卻認為,是張遼的佈置出現疏漏,與李典無關,所以再次發生爭執。
( w8 h# y, E6 q) v* Y" `) o% @7 X, N6 U# ~: e
這次郭嘉和張遼的衝突很激烈,昨夜爭吵過後。郭嘉便帶著典滿率本部離開合肥,前往六安。不過。隨同郭嘉一同抵達合肥的太史享與蕭凌,並未隨同離去。”% Z( x- J5 p9 k* d
]' v0 `- D6 l 這是當然!% e# X( X3 i8 @& e J: x
) ^% i* l2 |2 q7 N9 Y1 K0 K 太史享是太史慈之子,而蕭凌也是劉闖的舊部。
5 R* ]+ P- Y: Z6 a% q: y7 i9 s2 j4 O* y
這兩人和張遼的關係遠比與郭嘉的關係親密,怎可能跟隨郭嘉離開?
& U( `2 J$ @4 R8 H/ ^) g
, O+ ]& ]2 n' y+ G- n/ g 周瑜聞聽,不由得鬆了口氣!
8 a, [2 a. a4 F' o/ D0 [
4 G1 d0 ?+ x9 A 進入三月,郭嘉來到合肥,協助張遼督戰逍遙津。# @9 w7 W7 W8 }/ u* e0 X4 X; l+ m
1 [$ ~' |- r/ j: m, a2 i; ^ 說實話,郭嘉的到來,的確是給了周瑜巨大壓力……這個在曹操時期,便被曹操視為左膀右臂的鬼才謀士,手段的確非同一般。郭嘉抵達合肥之後,就立刻拜訪了時居於壽春的呂范呂子衡,並說降呂范投效劉闖,協助張遼在合肥抗擊周瑜。
. n% |% G/ c' h$ J! V
* u, j9 i. h5 s2 t# L 這呂范,本是東吳名臣。8 K2 |. x' ]4 p, L
$ V% q1 a. K# m4 ?+ ]% a
在歷史上,他得孫策所重,令私客百人投效孫策,並協助孫策攻破廬江。* D0 S' R/ h+ m. u! O! Z% j' B
" v, Z% r5 q0 X1 D' f2 h
後在丹陽,他先後參與了破張英於糜,奪取小丹陽、湖熟,令宛陵令討伐丹楊賊,拜都督之職。3 i" H) W* m- k% f: v
* W5 t2 g3 I) x* r0 S- p+ U* a 不過,如今由於太史慈投效了劉闖,使得呂范歷史上戰敗祖郎,說降太史慈的功勞消失無蹤,於是在孫策死後,並沒有如歷史上那般前往東吳奔喪,而是留在了壽春。呂范,這個在歷史上被嚴重低估,甚至在三國演義中一度成為反角的文武雙全的名將,就這樣落入張遼之手。郭嘉抵達之後,很快就說降了呂范。
( [3 K7 k1 Q: V$ u. t
: k! f5 d$ P/ \4 Y 並且從呂范的口中,瞭解到了許多關於周瑜的情況……
% ]# I" T2 x" ~' n: Y1 R9 p9 f2 y4 F+ w; y/ }) G
隨後,又是在呂范的引介下,郭嘉拜訪了喬玄,也就是大喬和小喬夫人的父親。8 m$ R7 K6 K& Q& W7 X. ~ F
# |- p% \8 }0 ?; Y, y( `
如果按照三國演義裡的說法,喬國老在東吳的地位頗高。
& C) ^5 r6 Q r7 v/ g% y+ t$ \1 u+ j% k) [
可實際上,喬玄兩個女兒,幾乎是被孫策和周瑜強娶,並且不是正妻,而是妾室。這樣的情況下,喬玄在江東又能有多高的地位?孫權執掌江東以後,喬玄地位越來越低。特別是在大喬夫人和孫紹被送去燕京之後,喬玄一怒之下離開江東,回到廬江老家居住。不但如此,他更因為大喬的事情,對周瑜怨念頗深。
9 O6 N1 A5 j% F) M/ W3 n2 g: u9 ^! p4 ]
縱觀整個中原,喬玄可能微不足道。
4 E9 _% {; e+ H$ R9 p
& K4 w) V8 w; i h 但在廬江,喬玄以樂善好施而聞名,家境殷富,在民間聲望頗隆。
! e& i" T# A+ ?# G2 S% D! O/ N0 z3 U* n \% P4 C
郭嘉說服喬玄出仕,代廬江太守之職。7 M6 C* |7 Z! g1 S' R4 O
* P& \5 ?, X" T: J2 c5 F
喬玄這一出馬,也讓周瑜極為尷尬,其在廬江的人脈優勢,也隨之降低了許多。
, P/ ~2 `+ M9 {0 E: G4 n1 X9 W$ B$ @# z; S1 }2 z5 r
這些都是郭嘉到來後,帶來的變化。
6 ^; u7 T3 J% p1 u
( N8 c5 J8 T, K2 h 而今聽聞郭嘉和張遼反目,周瑜頓感如釋重負。
) _( X) I! b6 G- E( h$ d# T% d% ^; t3 s3 d6 k4 Q, [( `4 h+ M
想想,似乎也很正常。
: R- X0 V+ d3 g' n c7 q/ h1 d9 S
% M1 \" L. G' a/ I7 y( J, Q/ o. Q5 } 張遼是劉闖的元從老臣,自徐州開始,便跟隨劉闖征戰遼西,席捲幽州,橫掃冀州,可謂是功勞卓著。別看張遼在十大將中排名不算靠前,可若論地位和能力,絕對屬於翹楚。也是十大將中,除甘寧和太史慈之外,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3 j% X" b9 z0 L( T- v2 g% y: v% C# k v( L- v; u; z5 T' |) t
這樣一個功勞卓絕,心高氣傲的人物,和郭嘉這個曹氏謀臣,必然會產生諸多矛盾。
4 X6 X5 D/ o- Z: t, K1 i: s9 T6 a. B* E: }' S" ?4 _- n7 z2 P9 Q
不過,周瑜也不敢掉以輕心。" K; _5 y$ ]; q; f; `; o7 H" G
2 a( A% E$ S+ ?" | 他沉吟良久,輕聲道:“傳我命令,繼續打探,務必要確定張遼和郭嘉之間的恩怨。” q- h6 d5 I: U
; Z3 J4 b1 I2 t @* I “喏!”0 T- O+ [* M a( J
( F- }1 E, U8 {. e* {0 S" h2 ?- f
斥候告退離去,周瑜長出一口氣。% N: @" d0 E- v$ r5 B0 F, N
( O# j$ M$ [8 S! O: m. _
一旁凌操卻蹙眉道:“都督,那郭嘉乃智謀之士,張遼也非是不明輕重之人。
+ ]0 Z* G* \2 R, k, p2 |4 J! M4 [& D* L" e: j$ C( S/ ]! |
這種情況下,兩人怎可能輕易發生衝突?依我看,這裡面必然有詐,都督還需謹慎。”; I/ z6 y/ }- T% |% g
; e( V. y# J* f; h$ ^/ D5 W; `1 c
周瑜聞聽一笑,“將軍放心,周瑜自不會輕易上當。
: s' J v8 h" f m* R5 s: d X4 t; `, D, k; m7 V
那張遼是劉闖身邊最為器重之人,郭嘉也是曹操在世時的左膀右臂。這兩個人,都不是善與之輩,自然不可不防。不過,一個劉闖舊臣,一個曹氏降臣……曹劉而今雖然合而為一,可當年征戰多次,難免會有恩怨。正因為這兩人都非等閒,所以彼此間也就難以信服。若他二人真個發生了爭執,倒也不是不能夠理解。
( q9 k# K) H, p. h' f9 A0 b) R7 I9 t: X5 B/ A8 F+ v$ V5 `! w9 g3 m8 ]
果真如此,則合肥之戰便有把握……8 {$ O& K6 p! y
2 w2 X& q9 K4 W! ]# w 這樣,明日將軍率部佯攻六安,且看那張遼會做什麼反應,而後咱們再做決斷。”! d: y, t5 T; [1 Y
! _: P4 E W7 e# r1 O 凌操想了想,躬身應命。
: H. M& X8 L; Y" c6 M5 r
* ]) P/ H d& H0 c; o9 y& _ 這個歷史上本應該在征討黃祖時,被甘寧射殺的江東悍將,而今依舊活蹦亂跳。* ^5 f; b* s, f. I6 l, i$ v
/ M9 Z6 G/ K3 R, K1 @1 [
且因為他斬殺黃祖有功,更甚得孫權器重。
0 c. l+ k1 @( \; o8 q: ^: u4 x9 b8 N* ?% ~
目送凌操退下,周瑜緩緩坐在帥椅上。6 B% m% ~8 Y2 X
$ t3 Y: a- W- K$ G& u) v
郭嘉、張遼……3 L) H% n) S9 c; @9 [! Y, L
1 U1 `- O1 k3 D) \8 x$ C" \
周瑜眼中也露出困惑之色。6 O0 P/ m& {! |, R3 h1 e N
6 M7 Q$ g+ g, f5 g5 N1 A2 K
連凌操都能夠想到的事情,周瑜有怎可能想不到?只是,他而今壓力實在太大!
, T0 `1 ~- I$ i) J/ V: Q7 F' w
^5 `6 N, n2 V' o" }) Y! Y2 R7 Q 劉闖屯兵廣陵,又有甘寧自海上襲掠,陸遜和劉勇兩路併進。
8 S% z+ @ s- F+ U1 X( j& N9 d1 z% c m) J# z7 ^3 F; G
可以說,江東的兵力已經是捉襟見肘……若不能儘快擊退張遼,返回江東,只怕江東的局勢會更加動盪。他也在猶豫,張遼和郭嘉之間究竟是怎生狀況?若二人果真發生了矛盾,對江東而言,倒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是,這究竟是真,是假?
$ H; r0 ~3 x. ]5 t2 ~. e! U
5 v/ U" T* Y X+ S
: W# l* ]# s8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