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神聖之心 第三十一章 四空定! D# ?7 X6 n" X
# Y+ R& O, _7 S( V
無色界——一個沒有顏色,沒有物質,沒有存在的——空的世界。8 M7 ?- e/ a% ~. e% l$ K
; R& J9 {0 Z/ G% R! r$ F 又那麼一瞬間,他感到自己在膨脹,無限的膨脹,不是千丈萬丈,而是千里萬里,直至充滿整個世界。
$ L0 \& Z7 Z- o- I5 h' ~ ; U0 I2 x" q! _9 k6 [
如果那真的是一瞬間的話。2 K7 P3 J. j6 u; F
2 i7 B7 }, ]" M 又有那麼一瞬間,他感到自己在變白,白色的皮膚,白色的血液,白色的眼睛,唯獨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
2 A6 r, ], }& M6 Y9 J : G7 | w' {% n/ y3 J
如果那真的是一瞬間的話!! |0 d; g& H: x) Z6 j" o" t, Y
+ Q) u \7 p& [& ^: y8 u9 j 然後,一切恢復原狀,無盡輪迴,永劫復歸。; q- u+ A- X" d `( @
- {8 W/ K, {- q$ z/ ~; s; W
是幻覺嗎?也許不是,也許他真的有變得那麼大、那麼白,突破了某種界限,再回歸原點。
- i4 b: C4 [* `
! z) g; p8 ^2 O' @5 u 那種感覺無法用言語形容,比虛無更虛無,比絕望更絕望,比瘋狂更瘋狂。
+ g8 I T3 k+ i% @. v/ R/ d- H* H
: `" P3 W- I; I3 g! B- [5 H 他已經瘋狂了無數次,在白色世界中狂呼亂走。但是沒關係,一切都會回到原點。. q' N0 @' G4 d5 X8 z r
' u: ~. X, g8 ^+ k! f
這種永生比死更恐怖。5 F! O) T7 Q) k4 R# g& B! t
$ t7 ~* C4 w! c) ?$ h7 X. M1 j
他的念頭越來越難集中,無數思緒纏成一團亂麻,逐漸消融。9 l# Q* x1 y+ @- A7 ?# u# c! T
# ]8 J; A1 z! Q$ g$ q
據說當人在冰天雪地中待的太久,眼睛長時間找不到可以聚焦注視的落點,就會失明,這種症狀被稱之為「雪盲症」。* @, D1 L1 K* J+ |
7 d9 H$ @* M/ a6 ]; r5 s0 q7 X0 H
他所陷入的境地,遠比這更糟糕,也許應該稱之為「心盲症」。
4 ^# w+ q9 |+ W" K4 p
" L* C! [* a/ {6 B. }. o- g 如果不會死亡,便無需努力求存;如果沒有敵人,又何必奮力鬥爭。
' @7 Z' L1 L- M2 N3 k; M9 `7 W+ e/ @ & N4 r7 @& z# w* U% E: h! D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因為太過自然,反而讓人忽略了其價值,像是空氣一樣。
) x7 f% e! U! S 9 f% @- M$ A( ]6 M- D6 z! X# p( `8 Z8 o
當時間與空間,這些最基本的概念被突然抽離。依托於其上的所有一切,都開始逐漸崩塌,而且這種崩塌將永遠沒有盡頭。 i* U" T; T7 V8 A+ `
( N3 N. S* o) O! S G) w, O 「呵,這就是所謂的無間道?」
! d- U# |0 z1 `: K4 i. O8 @
$ J, I- |' A' R/ B# w$ V2 o8 M% q 他忽然神色一變,寶相莊嚴,結跏趺坐,默念著:「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H, P* }. I7 _) x4 D4 Z
7 |+ c( ~. {4 L' F
進入了禪定之中。
5 C, k: K# W7 N( z! S0 |
# u: R9 ^& J, l 他並不知道這裡便是無色界,卻知道必須想辦法約束自己的念頭。雖然在這裡他可以永生不死,但一旦徹底陷入盲目。受到的影響將不可逆轉。$ f8 C! j# F K0 I& H! C' n
, O ?3 d+ U' G `; J 他必須想方設法,對抗虛無!2 P; K# j; E+ ]" k5 C
8 F8 h* u! X1 Y5 @+ I7 G& ~ 天魔之道獨立於佛門大道之外,又與佛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1 Y& G2 o/ K5 R3 f V
2 m. r5 k2 ^- k1 Y 經過在大冰川上的苦修,他的禪定功夫已達最高境界——色即是空。, S' z. `1 Y% i. z3 f$ Z0 R8 J
) j7 W( y$ Q& Q$ f8 B% c1 @ 於是開始洞徹內心,重新觀察進入地獄道之後所見所聞的一切。
$ }% H7 n& f6 j, k' b7 H 9 ~7 |' i- r# U0 F# _' P U0 {
地獄道乃是整個六道輪迴的核心。沒有地獄就沒有輪迴。而六道輪迴也是三千世界,無盡星辰的核心。# o2 e$ m) P7 p8 ?) \% d }
4 I- M1 D; y0 N) M# h3 W- Z' _0 M
所有世界,無論大小,皆通輪迴。
3 ^+ M1 |0 O3 }8 R5 C4 E0 d4 B $ Q3 a! Z8 l6 M* a' M' Z
隨著他不斷深入地獄,法則也越來越顯化,也越來越神秘。7 ?) K+ K* R7 d9 A! c9 G, L
) R$ i) Z, K' ? 也就是說,他如今面對的不僅僅是地獄道的天地法則,還是整個六道輪迴乃至三千世界的核心法則。" n( y( X: |9 z) Z" Z
1 q$ y/ t# F% V9 R 三千世界,六道輪迴,這所有一切。有一個通用的名字——。
2 Q, H! K* k9 }' e/ d
% f' C4 k2 M8 R$ X 「核心,白色,虛無……」3 \: x u! P9 u1 v5 |
1 x3 J* J7 {) c2 G& B- C 無數詞匯在腦海中匯集,化作靈光一閃:「莫非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無色界』!」0 E7 x9 U# s0 b+ M/ i
8 e% O2 {% A2 H. G* }( U 那麼一切就說得通了!& D% o$ w' g; P' D
0 S; A5 l$ X- t6 |2 W* X
地獄道那種種奇妙之處,全都說得通了!' V7 u+ C! x p9 C X
) X" [$ N. ]) U4 O0 c8 Z5 y. X 譬如為何奈何橋走過去之後會突然變短。3 r, f _. m; l% A. [( H8 N
8 [6 T, c5 o3 E2 z8 q 這不過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現象,陌生的道路給人的感覺總是比較長,但只要走過一遍,立刻就覺得變短了許多。
0 V3 h8 `( X- I7 w4 r % j6 M1 ?3 `' ^
但是在一般世界中,現實的長短總是固定的。變的只是感覺而已。但是在這裡,感覺卻能影響現實,直接改變橋的長度。
$ t' L( m5 T+ O
, ?" [. @: k2 L9 n+ b6 I 這也解釋了為何黃泉路只有一條,卻能通往無數世界。橋的長度在他心中是這樣。在別人的心中又是一個樣。
! S# [, ~& T, e. A7 f; q' e. p
) K7 W3 j' s9 l: A f& J 橋是同一座橋,路是同一條路,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色相」。因為這裡是與無色界的交匯處,屬於地獄道的種種規律法則,漸漸被無色界的規律法則所取代。
8 s' ^9 _9 i0 |( t$ \9 n % {* z5 o O+ l! j8 L+ E: o
正如人類進入魔域,會被魔化一樣。屬於人類的他。進入這無色界,就會被無色化,而無色即是「空」。; _) K4 q4 w: k: C; ?( \6 X; E
, j4 J9 ]* v7 W' T8 i
這就相當有趣了!7 R _' D& I7 [8 a/ ]6 E
5 p' r7 E# C" U9 T! R
色即是空,本來只是一種領悟,一種境界。真要解釋起來,其實並不難懂。1 O+ s+ H* O/ T ?4 j
2 y" K( O9 b7 ~, U$ w3 j% b/ ?
「色」是一切事物的集合,而萬事萬物總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 q2 e! X$ t/ D9 N$ |: p2 s( e
g4 |4 K+ b$ z# A+ \
比如活生生的一個人,說不定一轉眼就被大卡車撞死了,變成了一堆爛肉。這個人就不存在了,變成了「空」。& u, J( {4 u9 L9 C2 a5 X0 p
7 \! g0 [/ g+ [! ^1 p 再進一步,就算沒那麼突然,容他多活個幾十年,到頭來還是一樣。
1 I: M( D+ b: G2 m
8 x5 a0 @1 h. U# I, G: n4 r 更進一步,在這活著幾十年中,也還是在不斷變化,今天與昨天不同,明天與今天不同。% U& A3 |7 s% t9 Q# x2 D
% p" G4 G! f! q, O! i& X6 c4 R
逝者如斯,不捨晝夜。萬般無常,色不異空。 m$ m; d& C" a1 |9 e" g n4 }
: w; l- q; [$ ?; w5 W- P2 f+ J 而「空」並不是虛無,死也並不意味著消失,只是變成了泥土或其他物質。6 o0 m/ {" w Y
- y) F& ]# c7 S$ Y. A( X k1 ~
是以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6 l- d* D2 @! d7 b7 h
. J+ Z4 T) f. O9 S# V( }- R* B 所以他在這無色界中,法力既不會增長,也不會減少。既不能生存,也不會毀滅。
8 y9 h( \4 k2 Y9 @ / i8 p: g% y, X$ b
就像是獨自走在黃泉路上,他也永遠別想找到那位「老五」。被打入無色界的所有惡鬼都不會相遇,必須獨自面對一切。3 U; a8 l8 U2 Q* l% @1 ?3 c1 g' p; |
0 f* o* [8 d# ]- D% ?, H
明悟了這一點,他非但不覺得失望,反而異常振奮,他正在逐漸理解這個世界。突破四禪定的境界,進入四空定的境界。& T$ F, x/ _) }: }+ W
$ `6 L9 H/ r) _2 n3 a8 l6 n
四空定之第一定——空無邊處定。* b+ b. F7 s0 z4 Z5 W3 w# x- L, }% N
7 c, T* f5 u( M/ H 剎那間,他的身軀不再膨脹白化,面帶微笑,靜靜安坐。5 h7 e) j; L: Y
) b$ ~' V6 p9 Q
本來無論再怎麼玄妙高深的境界,都需要力量來支撐,否則就會像是傻逼一樣。
- Y% j/ M+ e& v& p' V6 ~
8 [: t4 u8 j; {1 D" ]0 J 人家打你一巴掌,你不好好強身健體,反而到寺廟裡去打坐,回來跟人家胡扯一通佛法,只會再挨一巴掌。
6 U4 S3 f$ |& G/ f6 R4 [( N* i9 E
; Z$ O8 U! s( w% x 所以空不異色,空不離色,必須有所憑依才行。
/ m2 B4 u9 u) \: y9 a / a* K% }% e3 _& U" j3 I- k' f
不能轉化為力量的所謂境界,所謂禪機,所謂佛法,全都一樣。
8 c# c, h. G6 v& ? * B' R1 U: I' c: v; q: J* I
然而無色界的玄妙之處在於,不需要任何憑依,如果你的境界是真的,那麼就能「言出法隨」,直接把仇人當場噴死。
% v" J% s# q, F6 h n7 X% D1 T4 u
. h! d. d) m, r8 b" z# N* r 同樣也可以把你的罪業在一面鏡子上映照出來,再衍生出種種真實不虛的酷刑。
" t3 S4 ~# O% F3 t. ^
6 K- P4 g: l, R& U 正是因為這種奇妙特性,所以他才可以通過堪破色相來戰勝冰川火海,最後渡過六次天劫。
% ~! l! p; P! l& S+ @
" H J; Q; N& O) O) A 但這種狀況當然是很不尋常,如果想什麼就能來什麼,所有胖子都能減肥成功,所有宅男都能開後宮,天上天天掉餡餅。
1 l5 e! s* z" l& d* J 2 T% [# g5 v/ g% s, B4 j5 O0 p
「這無色界為何如此奇妙,如此不同?」 I' j, v' B9 d4 K
3 S9 \8 ^ i+ D/ T. z5 R 李青山陷入了恒久的沉思,意識重新收斂凝結,一團亂麻的思緒也理順起來,進入了四空定之第二定——識無邊初定。
! W& D0 S9 d: H+ m$ U, e9 K . {; M, D8 [ N/ D: e% ^
一個個問題生出來,色即是空較為容易理解,可空即是色又是什麼意思?
5 A' _/ Z! w9 @& k2 f
3 {) M6 R! x$ h& g3 U+ C" ? L 歸墟是元始靈龜所化,那麼這「無色界」的來源又是什麼?
! k6 F U3 ~. L % F4 ~" l+ O9 p& t2 e& m
作為三千世界,六道輪迴的核心,無色界可比歸墟重要太多了。4 x# V" `0 q3 F" c
# \; f5 I8 o: b9 r' y d( H9 X 元始靈龜乃天地所生,已經是最高等的存在,誰又能創造出這無色界來。佛祖嗎?女媧嗎?不,即便是他們也不可能有這種能力。& Z3 y5 v( ~8 I1 o% v5 B C1 }
7 o' a" e) x% z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
i% v( D$ a' ^4 i% ] 8 z+ v9 i# Q& L/ ^" a8 N" m2 Q. c
在恒久的沉思中,他重新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內心充實喜樂,不再感到虛無。
- B2 T+ q# }- i8 o
6 Z* T+ ]8 m. a' r# B/ J2 q, s- F 四空定之第三定——無所有處定。
Z4 i9 j8 Y# d/ R ) t* G" h2 P/ z" J: Z# _
答案呼之欲出,他微微一笑,開口道:「空即是色。」
( F1 d) @5 ? Y! o& V9 K7 e
3 @" t5 o% F5 F. o* }8 k 聲如雷震,震徹虛空,打破永恒的寂靜。
# v4 g) c+ L# D" j" c : z' ]6 z% K! c0 ~1 ?! Z
「空即是——道!」7 A5 Q7 ?9 h# v( S6 B: o' `+ ]1 A
) W7 @) v) I5 \# b2 v 大放光明,照徹八方,浸染了不變了純白。
8 Y% M3 a* @. D* s8 ?' [1 n6 N ! I6 q7 R1 O+ f9 r2 F& Y
大道三千,殊途同歸。只是說法不同,目的不同。8 W5 p- i% ^+ C
- ?( N5 q5 H# G- Z" f7 |3 S, {
佛家要普度眾生,便說色空,要以無常之心消解眾生的欲念執念。
- P! y2 A% [" b' f 5 B! G6 _1 } \9 D
道家要自求解脫,便談大道,要尋出一條凡脫俗的道路。
3 e$ M X" f( R5 z6 h9 P$ z
1 }$ J: a2 P" I# R7 f- n ] 此時此地,李青山所求的正是解脫,便從容捨了四禪八定,朗聲念道:( t+ f; }' g, A' U% L4 u
# f0 y. J- h' q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n: t7 y: H8 _1 ]* i% S9 t* Z) q
_0 c# \# I- B, {9 D 這就是一切的答案,這無色界是諸天萬界一切法則的集合點,是「道」的世界。
+ Q7 j1 d# k+ ~: y % ~5 x6 R* N' C! m7 U0 D
無論是蘋果落地還是斗轉星移,都遵循著「道」。
7 B' ~5 W* e) w% l! _3 p& Q8 i: B ; s4 K- L$ D5 n) d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s% g2 G- n3 g! u6 [; X' C8 F2 O
! K* {2 l1 g6 m+ z0 Z 是以「無色界」是一切的源頭,才有了「色界」的三千世界。有了「色界」才有了有情眾生,才有了「慾界」。
1 c1 W/ }+ Z5 |* s5 _: ^* I : \1 X8 G! i( ~% X z: q
所謂的修行,就是逆流而上,不斷接近這個源頭,接近大道。, E8 V$ D+ E2 _3 ]7 [! X2 ~+ Z$ z# O
( G1 T4 a; `+ v! b- U
明悟了這一點,於是他便進入了四空定之第四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4 J/ |( C4 e h3 F6 L& x5 O; s0 S% q5 d" a! G- m$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