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驢推官 第51章 引而不發
, c+ c7 W; S0 E$ N! ?' g/ G( y# R, E' E/ q% N
山道上,兩輛輕車轆轆而行。山路兩旁山青水秀,吊腳樓影影綽綽地顯現在海浪般蒼翠的林海之中,如詩如畫。% K" K1 B- B$ i$ w! N& E% |% v
% v0 r1 V5 E, k( d 車子停下了,簾兒一掀,葉小天彎腰走出來,他身穿一件銅鈕琵琶襟,衣邊上貼著梅條繡著銀鉤,下身穿一件青布喇叭腿的褲子,腳上一雙高梁面白底鞋,頭上一塊青布帕,正好掩住那顆鋥亮的光頭,成了一個很標緻的土家族小夥子。 P7 G( X1 n% [0 P. `8 o! Q; ?
- r3 c$ E9 N6 [6 `9 D+ @
葉小天跳下車轅,遊目四顧,優美的山寨風光盡收眼底。這時于俊亭也從前邊車子裡下來,笑盈盈地向他迎過來。) T9 M& _& M' Y% a" T, q
' h" c5 C7 V, l5 v0 `5 P
葉小天從在于府上車開始就未見過于俊亭,此時乍一見她,就似方才乍見這仙境一般的山寨風光,頓生驚豔之感,這還是他頭一回看見于俊亭做女兒家打扮。
/ T. D5 @4 e! q# K5 J: ]5 ?
$ s* h2 K6 B$ F+ e& F9 h g9 ] 于俊亭頭裹一塊刺花巾帕,衣裙刺著花邊,下身著一條蠟染布的百褶裙,只及膝彎處,「三滴水」的裝扮,裙下露出兩條粉光緻緻、線條優美的小腿,十分豔麗可人。5 K9 f }- A4 e: ^( L/ p" k
0 a( I$ I" B( p- D( l 她是土家女子,在銅仁地區,土家是第一大族。土家是漢人給他們起的稱呼,以前他們被稱為蠻、夷或武陵蠻、五溪蠻,但那是對當地少數民族的統稱,其他如苗、彝等族也包括在內。1 I3 U3 z* f, |7 Y, f) P
& U1 R$ m- e7 X) x/ f8 k
後來漢人遷居該地的漸多,為了區分不同的民族,這才對他們進行細分,把他們稱為土家,而他們便稱遷居該地的漢人為客家。不過在他們族內,是自稱為「畢茲卡」的。
+ Q9 f+ E I* W# ~0 z% _) `4 F' d
; W% e% J, J% z) l+ G0 A+ _! G 關于土家族的來源眾說不一,有說是巴人後裔,有說是唐末五代時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還有人說他們是漢人戍邊將士和土著女子的後代。其實土家族父系血統主要是阿爾泰血系,也就是匈奴和鮮卑、羌氐等族,百越也是他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J2 I! K8 v# A$ h
4 g, u) m# J( r) W 髮髻是土家女子婚否的一個重要標誌,「開臉」「上頭」就意味著已經成為少婦。其裝扮也與少女時大不一樣,會顯得比較成熟而有風韻。于俊亭尚是未嫁女兒身,自然要做少女打扮,所以在少女的清純柔美之外,略顯嫵媚。
, r6 ?3 F$ Z# ]. {; W) P4 m
- U/ z. f* [, _; L2 l$ x 「啊!監州大人。你這是……」
( ^; {* {: {4 ~6 ^5 y( g; S$ d3 }: e
葉小天還是頭一次見她做女子打扮,竟然有些不太適應,于俊亭嫣然道:「今天帶你來,是參加一個婚禮,我不是以土司身份而來,你也不必稱呼我的官職。稱我于姑娘就好。」
& g7 c; w [' q2 P3 i9 ~5 T4 p. O: @6 T$ C" ~/ M
葉小天改口道:「于姑娘。咱們這是要參加什麼人的婚禮?」! r% _- K( \6 I% U; j* }
% t1 _! H! `3 Z) h" R/ I) v 于俊亭道:「于海龍于頭人今日嫁女,他是我手下大將。你是一府推官,總不能長期失蹤,明日就是公開亮相的時候,到時候還要大力借助于海龍的力量,今日你我來參加他女兒的婚禮,以算一個謝意。」
8 z; ?# `2 J# c, [: Z6 t4 g
0 i: R6 C* t9 [ 葉小天這才恍然大悟,想到明日就要重返銅仁,公開亮相。竟然有些緊張。于俊亭漫移蓮步,走在前面,步姿輕盈的彷彿能作掌上舞,看起來明日的舉動對她似乎沒有絲毫壓力。; ?7 a0 }" Y* W/ c5 W3 I
; n1 [6 B8 z! q- d 這些日子于俊亭曲意接近。兩人之間已經極熟稔了,葉小天見她舉步登山,只有擔著禮盒的隨從,卻沒有一個人前來迎接。想起土司一向派頭奇大,不禁問道:「于頭人怎麼不曾出迎於你呢?」6 m5 i; f: ] Z/ f6 {
. i6 p( P7 ^' R7 c m# r7 S 于俊亭道:「我若亮出身份,大家都來參拜我。在我面前也諸多拘束,豈不攪了他女兒的好事麼?今日你我只以賀客身份出現,我已囑咐他不必理會,只管安心操辦婚禮就好。」
4 |" M8 ^& e; \, d6 N, {# w) j1 N" O2 [5 A# L
兩人說著,漸漸走到半山腰。身在林中,他們只能看見一處處吊腳樓隱隱顯現,十分似乎的靜謐。可是轉過一處林子,陡然卻出現了好多人,過了前方的一道柵欄門就是好大一個庭院,滿是原木桌椅,賀客們有坐的有站的,好不熱鬧。1 S- ?& K, D% M, V# N# [
1 ^5 z. s l2 H2 ]) A
于俊亭微笑道:「還好,新郎倌還沒來接新娘呢,我們沒有遲到。」
+ i& X: F( X9 a* d0 O- p
3 q- V7 z, A# e: W& w5 D 他們一行人的到來果然沒有引起太大轟動,混在眾多賀客之中,並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特別。于俊亭和葉小天向于家安排在門口的一個管事交上賀禮,悠然進了庭院,忽聽一陣號啕大哭聲傳來。$ h5 E* V" e2 o. D
( {+ t1 N7 N# {& J 「背時媒人的話啊,像蜜糖甜壞了你們的心,像黑布矇住了你們的眼睛,糊糊塗涂定下冤家親;鐵心腸的爹啊,鐵心腸的娘啊,你硬把生女趕出門,逼著活人跳進了死人坑……」
! k* L0 v( c& s9 s) W& V3 y' N6 H* x
$ V$ X, J6 m. [( M 葉小天循聲望去,就見一個婦人坐在一張藤木椅上,一個一身紅裳的少女伏在她膝上縱聲大哭,那婦人一邊輕拍她的肩頭,一邊也是垂淚不止。; ^" l* z$ m2 N2 O3 G
( K0 k% X/ U7 p7 C0 V' m# x 就聽那婦人哽嚥著唱道:「我的女兒我的心,你到婆家要小心。只能牆上加得土,不能雪上再加霜。婆家人可大聲講,你的話卻要輕聲。金盆打水清又清,你的脾氣娘知情。銅盆打水黃又黃,你的脾氣要改光。親生爹娘不要緊,公婆面前要小心……」
. x9 `* [7 O2 I$ q, }8 R5 j) l- Z
$ }9 L! p1 o1 ? 老婆子越唱越傷心,母女倆抱頭痛哭,簡直哭成淚人兒一般,旁邊的婦人女子一個個也是垂淚不止,這時一個老婦人湊過去低聲勸慰了幾句,那新娘子抬起頭來,指著她哭罵起來:
Y6 Z/ T% A! o( V o4 z Z
) H' P' C; S$ S, `; _ Q 「你男家吃女家走,男家講女長得好,女家吹男乖又巧!你騙我到公婆家,變成人家牛和馬,人家動手就來打,打了罵了不解恨。你做媒人想飲酒,山上的猴子騙得走。說活我的爹和娘,咒你死後變馬牛……」
$ d& M6 J+ C3 ^! e" _
3 p9 }& v& u7 u1 x* [6 j$ z: U 葉小天一瞧這破口大罵的新娘子,哭得鬢髮散亂,兩眼紅腫,嗓音嘶啞,本來挺俏麗的一個姑娘,現在卻像一個瘋婆子,忍不住對于俊亭道:「于姑娘,于頭人想是把女兒嫁給了她不喜歡的人,今日這場喜事,可別鬧得樂極生悲才好。」
* j8 m' t! P* m1 i9 c* g) W! @+ X3 x7 }- |4 w; j
于俊亭忍不住「噗嗤」一笑,把一雙水靈水靈的眸子睨著他,道:「葉推官憐香惜玉的很呢,莫非又動了俠義之心,想要來個怒斬惡少?」4 C" B6 p9 \1 x# y1 k; _
' s) }$ B- ? T" R
葉小天搖搖頭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倒干涉不得,不過……,這樣的情景叫人看了實在不舒服。不如見過于頭人後,我便去山下等你吧。」( T8 u9 c C) {( ~' y
5 y" w7 t' ?( h- f, F5 |
于俊亭笑吟吟地道:「你想岔了,我們土家女子擇婿,都是在『女兒會』時自己挑選,父母並不干涉,所嫁的郎君豈能不稱心意?」
$ T9 p4 ?& F; h) n/ \# E* i) t* c3 R. m
葉小天道:「若是稱心如意尚且如此悲憤的話,不稱心時又該如何?當場自盡麼?」+ }3 k3 \$ ^3 i
! v2 ^ i$ k- G% X, n' o( e
于俊亭道:「你有所不知,這是我土家人的規矩。女子若出嫁時不哭,就是對父母不孝,與家人不和睦。若是一點眼淚都不掉,一聲都不哭,會被人鄙視無德,新郎倌拒絕接她過門,都是理所應當的,所以要哭,而且還要大哭特哭。
/ G3 r; I2 f9 w0 U$ r0 E! d) s! x4 ^8 C! |4 f# ~: g, l
對了,一般人家好像哭七天到二十天不等,有錢人家大多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哭了。越到臨近婚禮,越是哭得厲害,非要哭到肝腸寸斷,不足以顯示一家人的和睦。
0 `9 Q* ?- ?* v; W; \0 R% J4 ]& K; r* F- f& {. t2 m1 ~
所以。許多姑娘從十二三歲開始就要學習怎麼哭,哭爹娘,哭姐妹、罵陪客、罵媒人、哭梳頭、哭出門、哭上轎,反正是見到什麼人都哭。做什麼事都哭……」
j# Q l8 v8 k
4 e5 `9 f* | }/ ? 說到這裡,于俊亭忽地煩惱起來:「可我不會哭啊,從我記事時起。我就不記得自己有哭過,將來可怎麼辦呢……」1 k2 w* v1 C0 y/ T
$ u7 i4 H" X$ V 葉小天:「……」+ J4 s, L$ @: ~! ]! [
, @( J+ Z0 M' p 于俊亭偷偷瞟了葉小天一眼,眸中逸出促狹有趣的神色。
% k) p% ~+ a) p- \; m2 {- j. _' |+ ^ b" D0 E
讓葉小天復出,當然要做一番準備,但她出手相救雖是臨時起意,對付張家卻是早有準備,所以原無需準備這麼久,之所以拖到現在,只是想和這位「新朋友」培養培養感情,現在看來,效果不錯,和他在一起的感覺,也不錯!一切,都按她的設計,在有條不紊地發展著……& H! [ \6 f$ n9 V- W
1 a& v+ k, k: @: s% e7 X+ y( A, l/ w ※※※※※※※※※※※※※※※※※※※※※※※※※※※※: t, ^6 ^1 w/ K, P, B* d4 k
. e7 I4 G7 h& `, w+ r 于撲滿兄弟倆正在思南暗自誹議她的時候,于俊亭卻已悄然到了印江,為她將來出嫁時能否哭得出來而憂心忡忡。不過,如果說婚姻之事對女人家來說就是一生中最緊要的大事,那麼她為此擔憂倒也理所應當。! s/ a; w- ~% B" }
0 d: O# h' ?4 e, m9 I
此時,銅仁張知府後宅裡。張胖子枕在一個侍婢的大腿上,頭靠在她懷裡,一邊由她餵著藥,一邊聽坐在榻邊的兒子說話。5 v% Z+ J% P: Q5 _2 s; i
, \8 l H c8 R; U 張雨桐道:「田氏派人來了,當時父親正在休息,由兒子出面接見的他!」
: [+ D3 | R, ~7 {/ G. ]& V* r. }8 k
張鐸一聽,趕緊退開藥碗,迫不及待地問道:「田氏怎麼說,我銅仁亂局,他們可肯出面解決?」 ~9 Z8 F$ s% x0 F# ~
# E2 e& Z3 v, x2 f3 n* v
張雨桐苦笑著搖了搖頭,張鐸憤怒起來,道:「還是不肯麼?田家雖然失去了思州思南兩地的世襲統轄之權,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只要他們肯出面,銅仁府的大小土司,依舊不敢不給舊主面子,可他們居然袖手不理?虧我張鐸對他們一向禮敬有加,從無拂逆……」4 E; W: {5 Z# D( ~# J( g7 u
' {$ i6 q% H( U+ K. A# R# W' c, @
張雨桐道:「父親,田家不出面,是有理由的。」
" E2 Y! x9 n+ S# I$ q
" r8 ^* v! h7 z% Z. v' o 張鐸冷笑道:「有什麼理由?擔心他們出了面,依舊不能收拾銅仁局面,會威風掃地麼?」7 Y' S. q2 `. M9 i5 ?5 { d9 H
/ x* \+ t4 T0 F; ]3 G% Z 張雨桐面上露出奇怪的神氣,緩緩地道:「據來使講,田家之所以不出面,是因為……安老爺子向他們打了招呼。」7 x1 i# @0 _! d
{6 s9 _) ~6 g/ _1 I; q 張鐸一怔,訝然道:「安老爺子?你是說……土司王安老爺子?」# d' C/ V/ i( S l. @
* G; _& z& l6 ]# t7 r6 y4 k( n
張雨桐道:「除了他,還有誰配讓田氏兄妹尊稱一聲老爺子?」
8 S% m2 K6 i8 {. t' m6 o) M
" h" f- S+ p- e: l 張鐸面皮子一緊,道:「安老爺子為何要插手此間?他向田氏兄妹打了什麼招呼?」
; L0 e% ^3 s9 R# Z
4 @# x& h* t" ~$ T! w 田氏兄妹對這件事沒向他們做絲毫隱瞞,所以張雨桐把安老爺子的原話向張鐸複述了一遍,道:「父親,就連土司王都在關注此間之事,恐怕銅仁亂象,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 J- M/ W% Y& }$ n; H" |7 y0 _, L
# j1 r. C+ ^( P5 |% q 張鐸的眼皮子慢慢耷拉下來,喃喃自語道:「這個葉小天,恐怕不只是一個流官那麼簡單!對了,他的推官之職就是于俊亭舉薦的,生苗出山,于家篡權,難道其中有什麼關聯?他,究竟是什麼人,究竟要幹什麼?」% n7 F- Q* U0 C2 j1 b
, W4 F% B: E/ C2 R4 B9 m8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