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美人做什麼都是美的0 n# x; A% {& \' y, y! K
) w9 y- g4 |! l- g1 N) o6 C7 W
" Y3 g' q: Z% x7 ~ 此異世大唐的幽州,轄下幽、易、平、檀、燕、北燕、營、遼八州,北到長城,東至山海關,包括關外遼東郡南部地區,形成一條大致與長城平行的帶狀防禦區。幽州大都督府,治所在幽州城,也就是今天的薊縣附近。
% C1 F3 M' P Z& g: g# Q
, [# A0 H n4 ]5 ], ?( |4 Z1 I 而巡獄使的出行路線,春荼蘼完全沒興趣知道,也想不去打聽,反正整個幽州的重要府縣都是要走一遍的。怎麼走,先去哪兒,後去哪兒,有什麼關係?
; i; G" [7 I/ @) }) c
# z% X& |! X0 B; L 何況,之前她聽春大山說過,先往遼東郡去,避開冬天最寒冷的雪天,然後再返回,最後到達幽州城的大都督府。據說,康正源要帶去皇帝給羅大都督的褒獎。薊縣離范陽縣很近,所以到了那兒,春荼蘼父女基本就可以回家了。5 i* h* t! H, h1 n
% }% O: F& `! _7 V
就這麼著,一行人走走停停的將近兩個來月,才進臘月就到達了幽州城附近。0 q- G- I' }, j' i, z, [4 ]
6 b( b6 }. ^. _$ \ 一路上,春荼蘼冷眼旁觀,發現康正源雖然出身高貴,但卻很體諒民間疾苦,絕對算是好官。他錄囚時特別認真,還時常派手下人去明查暗訪,怕有官吏隱瞞淹獄和冤獄的情況。或者是因為當今聖上英武,又或者是因為朝中提倡法禮、律法嚴明,再或者各地知道要巡獄,集中突擊處理過案件。所以,走了那麼多地方,真的沒發現特大冤獄事件。
" h' ?) D8 D) P0 G/ h" {8 b" j$ N . E/ c* F- v" }% o3 x
春荼蘼離范陽遠了後,就化身為康正源的書童,近距離跟隨他做事。當然,春大山寸步不離,後來看到康正源實在是正人君子,除了公事,從不與春荼蘼多說一個字,才放鬆了些。$ B5 u% [. W; }* u
9 h3 g8 }* M% G9 P& ~8 c7 w$ J6 u( b9 X 春荼蘼是現代法律界的精英,斷起古案來就格外輕鬆,查閱案件的速度比康正源要快、要准。說白了,雖然古代的刑民司法沒有現代發達,好在其實各類的犯罪也沒有現代這麼花樣翻新。只不過真斷起案來,多是依照推理、經驗、心理、常識方面的知識,刑偵手段是絕對落後的,更不用提驗屍、靜電痕跡提取、各類司法鑒定,以及DNA什麼的了。# Z$ |: ~$ Q. [8 [
1 S/ O6 @' L" z" i% D1 J
不過,古代肯定也有疑難案件,只是她沒有遇到,而且康正源希望她提供法律意見,不是讓她來辯護的。而她,是想多接觸大唐的案件,萬一將來她有其他想法,現在也算積累經驗。, |, f, H7 @8 `5 N, e ?* Z( A
) P' c- H3 S6 ]4 b; F( N0 ^
但在平州的時候,她算是做了件大好事。當時,那邊有一個案子,引起了春荼蘼的注意。1 {; t* o* X' U5 V# }1 S( C; h- G
$ Y, i7 S- d" w+ R) d0 U 被判有罪的是一個二十歲的婦人周娘子,才成親兩年,男人就死了,只守著婆婆吳氏,也是個寡婦。其實說吳氏是婆婆,也不過四十來歲年紀。她們娘兒相依為命的過日子,因為怕惹來是非,儘管民風開放淳樸,周氏卻從不出門,必要的採買,都是婆婆吳氏去。不過周氏非常孝順,每天早早起床做家務,然後給婆婆吳氏送去洗漱的熱水,再去廚房做早飯,然後做針線或者給人漿洗,賺些錢貼補家用,兩年來毫無怨言,婆媳倆也非常和睦。9 [; K/ {# X7 n
; F e2 f2 R* F d" x 可是突然有一天,吳氏上吊死了。等官府的差役到了,周氏卻自首說,是自己昨晚與婆婆發生口角,導致婆婆一氣之下自縊。有人自首,又有強有力的犯人口供,案子很快就結了。因為不孝是大罪,周氏因不孝導致了婆婆吳氏死亡,判的是斬刑,已經報到州府,送刑部核准。
9 q3 ]2 @) b {# x) P7 t% F
/ g1 `" S( c, f 在古代,自首算不算從輕減等的情節,完全看判官怎麼判,並沒有明確的規定。8 d/ Z& `5 b0 }1 o7 _ Z
+ T1 V! g% c% v9 c. }* G; a- B
看到這個案子,春荼蘼本能的覺得有強烈的違和感。一來,周氏賢名於外,怎麼會和婆婆吳氏爭吵?最後導致吳氏要上吊自殺?二,這吳氏據聞是個開朗大方的性子,排除了因性格偏執而引起的、出於激憤的自決行為。三,周氏承認罪名太快了,而且一口咬定是自己的錯,總透著一股子急切和想要掩蓋什麼的意味。四,被判刑後,周氏又表現得太安靜了。雖說,街坊鄰居們都吃驚的不小,說沒想到這周氏平時一幅賢良模樣,卻是這種人。可春荼蘼覺得,反常即為妖,於是提出要重審此案。
# F) O, P" }- n1 _( m/ I* m- U9 j 4 m; d! P7 U+ K; Y G
“周氏不是自動做供,承認是自己的罪過嗎?為什麼要重審?”康正源皺了皺眉。7 `8 [9 M- s3 `: d- B) ]4 ?
' G' Z8 d+ ?( i! c8 o8 x 他們走得越來越往北後,康正源的身子似乎有點受不住,三天兩頭的傷風感冒,神情中總帶著一絲病態。但讓春荼蘼覺得自己變態的是,她居然覺得康正源這番有點虛弱模樣,相當有藝術的美感。就像最上等的美玉,看起來很脆弱,一碰就會碎似的。又宛如,易醒的美夢。$ D$ x3 o3 p5 f# [- ]+ v4 s
( K# x( O6 @2 P! X4 u
她這才明白,西子捧心為什麼是褒義詞。因為不在於那形態,只在於做此形態的本就是個美人。所以,後來才有東施效顰一說。總之,美人做什麼都是美的。
- t+ u: P: n) @$ T ( ]) j& G8 C2 Q, Z
這樣的康正源,總會讓人想體貼他,連說話也溫柔起來。偏他的神色看起來懶散,其實卻是堅毅的,拒人於千里之外。那種讓人又憐又怕的感覺特別動女人的心,就連過兒,都恨不能替他病上一場。
* d9 _( h" [! I) r 4 u' j' ~4 G/ H- |
不過春荼蘼並不迷失,她仍然是帶著欣賞美麗的態度,就像對韓無畏時一樣。如果說韓無畏是烈陽,康正源就是冰雪。誰能分得清,這兩樣哪一樣更讓人放不下的喜歡?5 Z' G8 M; V5 f6 r- t9 u, P+ f) i
3 u% L. @# C8 R- O* c0 k& V “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且雖說民不舉、官不究,但身為上官,要有主動精神,因為生活在最下層的小民,有可能會有說不出的苦衷。律法,本來應該是保護弱者的。難道百姓們受了苦,有口難言,上官們就不聞不問?”春荼蘼正義感爆棚,直言不諱,“一州一縣,主官刑司的官員,也不能因為怕麻煩,明擺著疑點重重,卻草草結案呀。”
6 U9 J0 I1 H! n, u, r 2 @3 }, P2 _* n8 r0 V' V7 |. ~1 Y2 [
事實上,跟康正源相處日久,她雖然在私事上很劃清界限,但於公務處,只要不當著外人的面,說話一向是直抒胸臆。康正源對此很習慣,而且,似乎很欣賞。% c$ u0 x% q$ a0 @3 N- }
4 k# `" B: F5 B; y* V- s" Z
“哪裏有疑點?”康正源問。
) z% D6 p. `9 o e: x# n
' {: s3 I1 \; m$ M6 g* D 哪怕之前已經共同研究過好多件案子,他已經充分信任春荼蘼,卻仍然公事公辦,若說不出什麼,是不會允許人亂來的。
$ X& ?' U9 `7 S. U* Q 2 j) f% g5 R( Y# N6 h* U
春荼蘼沒有說出那些主觀意的猜測,而是提出客觀疑點,“我看卷宗上說,周氏說是頭一天晚上和吳氏吵的,但隔壁的鄰居卻什麼也沒聽到。緊接著第二天早上,周氏發現婆婆已自縊而死,報到了官府。周氏一向起得早,發現時是卯初一刻(五點十五分),而仵作說,吳氏卻已經死了兩個時辰以上了。那時,正是夜深人靜,為什麼周氏沒有聽到吳氏房間裏的動靜?上面可是說,吳氏踢倒了椅子,而且還有一隻鞋掉在了地上。這樣的聲響,除非是睡得特別死的人,不可能聽不到吧?”
o' w- B' Q" d! M & @3 m) i! c, ~; t& y
“也許她聽到了,卻因為和婆婆吵架不久,誤以為摔了什麼東西,所以不曾起身去看?”9 O1 _* P; F. J. L
" R [* [3 M/ E! ` “這就是要查明的疑點啊!而且供詞中,周氏也沒有說明這件事,似乎不清楚仵作的證詞似的,必須要查一下才能解疑。”, H7 W/ b( ?2 @9 ^0 l( u3 D, U
0 v7 ` J& M% T: X. ^2 a9 L P 康正源輕蹙起眉頭,想了想,然後又指著面前堆積的案卷道,“那就你來負責吧,我在這裏看卷宗。但不要耽誤太久的時間,兩天后我們就要出發去營州。”
" o R, l8 s1 Y0 ~ D0 W 7 F; J# n+ H# E8 P1 t5 V F& S
春荼蘼應下,又把相應的卷宗仔細看了一遍,然後點了五個人,跟她出去走了一圈。那五個人,一個是過兒,另四個是以春大山為首的折沖府衛士。這四人說是保護康正源的,實際上一直保護她。這讓她有時候感歎,自己什麼時候能碼起幾個幫手來,以後再有案子時,就有充足人數的調查員了。# \ S& ^/ F5 b1 J: f
l3 @) K8 C7 ~% j" f
她先去了案發現場,也就是周氏和吳氏的家,仔細巡視了一遍吳氏的臥室,又找附近的鄰居閒聊了幾句,最後去了附近的“市”一趟。這時的市,是指古代商業街,有關衣食住行的商品和服務,應有盡有。不過,這個市是專門面對普通百姓的。大市,在鎮子的另一端。所以不管在哪個年代和地區,貧與富,其實總是涇渭分明。
. I% \, k& H. a/ q/ r* p 3 Z! v3 O u, `# z- a% _
都逛完,她就帶人回去了,立即提審周氏。也沒用大堂,就在縣衙後面的私堂上。身邊更沒設差役,而是站著康正源自帶的兵士。
* ~5 S1 C! f# @- C, o4 p9 Z* ?, { ; @9 w# ?# T% l. i
“說吧,為誰頂的罪?”周氏一帶上來,春荼蘼就問。4 H9 d3 y' m- I* h% O
, e9 n" F+ Z. X. O 今天,她坐的正位。康正源坐在側座上,歪著身子,托著腮,另一手拿著一盞熱茶,氤氳的白色霧氣,半遮掩著他的神情。但儘管如此,也沒有人能忽視他的存在,或者以為他站沒站相,坐沒坐相。這就叫骨子裏的氣質哇,學不來的。$ D6 Z# \4 r& B: _2 r
# j8 [, e8 }; W! C 春大山見女兒大喇喇坐在主審位上,不禁為她捏了一把汗。他的寶貝女兒怎麼了這是?經歷了一次生死,性格完全變了,以前多膽兒小啊,能被老徐氏個老虔婆嚇得逃跑,可現在居然敢在六品大員、皇親貴戚面前,坐在正位上問話,半點不怯場。
# I1 m' W0 v5 z2 I6 i I6 R5 w/ q0 k3 q0 D$ u
當然,所謂六品“大員”是相對他而言。) q% c2 ~5 D8 l% z+ A0 z
* n, R' {1 i- ]7 Y# t, O 而周氏,顯然被春荼蘼的開門見山的問話震著了,一時不知所措。
& C5 j4 @5 w) m3 e/ v
# S' v3 W2 e/ |5 g/ @6 s+ d1 [4 i5 {# i6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