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六章 仁善之家 天下福祉
$ D& K: w/ w) U' p8 n. U l2 W- X6 o$ u7 E `, }
景翰十一年十月初一,寒衣節。
/ {" `2 x2 R5 [: P; s- k" ?7 D( B% G6 W- X* j$ Y8 d9 P
立冬剛剛過去不久,秋天的溫度,還沒有完全降下來,但深秋過去的景色,已經愈見蕭索了。原野上的稻子早已收完,樹木正在落盡最後的葉子。山嶺之間,也已經褪去秋日壯麗的外衣,將顏色變得灰敗凝重。大河濤濤,河邊的道路村莊,此時也都有著破敗的景象。一支船隊,此時沿著淮河而下。- M' k: A3 K; Q
+ z! u5 Z+ c# L' I6 t8 O0 T
船隊由六艘船組成,或許因為有官家背景,每一艘船隻之上,都有官兵守著,而由於運送的貨物沉重,船的吃水線也委實不淺。最前方那艘大船之上,一批穿著富貴的年輕人正在船舷上往岸邊看,另有一個年輕人,正在與眾人說話。
' k" k- O. z: u4 d9 @$ h$ M5 B# [0 D% ^# n
“前方不遠,大家便能看到那個村子,村子邊有個觀音菩薩的像,今年水患,大水淹了村子,觀音像也倒了。但是後來沒糧,不少人還是過來拜觀音,官府每日裡便在那邊施粥,我前幾天從這裡返回,看到有不少人……”# f) q% n% J$ U7 R* ?* r I% B: s+ o# d
) x3 q) n( E |# i3 x2 s3 W8 B" e 大河往前,轉過前方小小的拐角,便看見了那邊的斷壁殘垣,原本的村子,如今已經毀了,只剩下一截截的矮牆,村子邊的觀音像斷作兩截,一截栽在泥土裡。村裡村外的有許多人,衣衫襤褸瘦弱不堪,也有隨身帶著大小包裹的,河邊有個檯子,此時便正在施粥,一艘官船停在旁邊。) |9 @- A/ K& \6 S9 s) Q; Q$ G
: K5 q$ ^6 i$ M1 I! l$ R" o' p
令人窒息的嘈雜聲從那邊傳過來。
% {1 i Z9 ^" C% V7 U8 t7 `6 F1 ^2 G- e* P
饑餓是讓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但當他反映出來時。卻並不會讓人歇斯底里,因為歇斯底里的力氣已經沒有了。此時還沒到放粥的時候,這些饑民聚集在村莊內外,或坐或臥,大人抱著孩子,丈夫擁著妻子,一家人則往往互相依偎在一起,連說話的力氣也不多。但由於人群聚集,少數的孩子,仍舊會哭。也有少部分的大人會哭喊出來。在這一片人群當中。形成的氣氛,卻是足以讓人感到頭皮發麻的。8 r$ e+ B' ~7 y1 B6 j! w* ]' g
: M: j1 K4 X# e* b6 n. g8 f
船上的貴公子們看著這一幕,有些沉默,也有人低聲說:“早兩年我們那也鬧過饑荒……”
: P. v. E- L3 J2 V" g1 A, F8 p) A- W% S7 D) p1 l+ X5 f$ B J; V+ E# T
“諸位倒也不用為此情景太過難過。此時雖然官府賑災糧不多。但這些人中。還沒怎麼出現餓死的,只是難以吃飽也就是了。”那年輕人適當地開口安慰,隨後道。“只是這天氣眼見著要開始變冷,而附近的糧價,已經漲到三十六兩每石了……”$ t Q: }8 a* {3 D# r Z1 r$ Y
H* j; w6 B, [! ?4 O6 ~! [ “哼,若是下起雪來,三百六十兩都漲得去!多少人過得了這個冬!”有人粗聲粗氣的哼了一句,那是人群中一名樣貌惇厚的男子,他雖然衣著不錯,但看起來就是常常下地做事,有一把子力氣的人。說起這個,眉宇間有些陰沉。7 j# h% ]" R6 X# Z- W k, n1 F
* A! W5 P+ Z' O' V) k% T( y 眾人多半也能想到這點,也是此時,一名原本在船弦邊站著的頗有風度的公子走過來:“此次我濮陽家運過來的,一共有五百石米糧,我願捐出其中三百石,賑與這些人,另外兩百石低價賣了,收回成本,此後我濮陽家正在採購的一千五百石米糧,也比照此例辦理。”說話這人,卻是江寧濮陽家的接班人濮陽逸。2 k+ R7 f7 q" U* s
4 n$ T$ L2 b/ c% i5 P& V 他這樣一說,人群中立刻有人道:“我家的全捐!”
5 Q/ z5 S. e, a2 Z' T4 a6 j/ h$ ?1 o5 {8 |% j
此時還要有人效仿,那先前說話的年輕人連忙揮手:“諸位!諸位!請聽在下一言。諸位的心意,想必災區的這些百姓都會心懷感激,但聽在下一言,捐不得。”4 o# `- `* m' G) D3 B1 B
; E$ B; }: H4 I. V3 y" b
他見眾人朝這邊望過來了,才繼續說下去:“此次臨行之時,我家東家就曾反覆強調,此次賑災,關鍵不在於給官府多少糧,而是要將糧價真的打下去,此次運過去的米糧,越多越好,而且一者只能賣,二者還不能真的賣價太低。此事歸城裡的何大人決定,但在下覺得,糧價三十六兩,咱們恐怕就只能降到三十兩左右,待打到三十兩了,才能繼續往下降。諸位若將糧食以幾兩一石的價格賣出,在下保證,不出一日,其中的九成,就會全都被屯糧的商販大戶吃下肚去,那樣非但於事無補,反倒是助長了那些人的氣焰。”
0 F, G1 j6 l1 |% h3 Z# c
" B% ?6 U( k) { i 這道理眾人倒也想得到,年輕人頓了頓:“不過,諸位此次過去,有些事情,恐怕何大人還是會請眾位幫幫手,這次災情擴大,城裡賑糧,人很有些不夠,有幾次差點還造成了混亂傷人的事。眾位公子過去的這幾日,不妨到城外幫忙親手施些粥飯。何大人跟我家東家都曾說過,既然來了,能親手做一做,意義是不同的。何大人也一定會保證諸位的安全,這個可以放心。”* P: B* x. ~- H5 F$ c
! u& @* _6 }: q& B, U 一旦災情擴張,城市中必然會閉了城門,到城外施粥,是有一定危險的。眾人心中原本也有些嘀咕,但聽年輕人說起這個,當即便有人道:“能過來幫忙,我等豈會擔心那種事!”. A q% I5 C+ S! r( P6 D
, [) u# m! c4 @/ o- b4 N+ a* {# z 那年輕人笑了笑:“當然,諸位這幾日在城外施的粥飯,卻得從諸位此次帶過來的糧食裡出了。”
) ^$ N7 E4 J2 j
# a/ D$ ?, v- b% l3 o 人群中有人大笑:“那我便多待幾日,把我帶來的啊,全都施了算了!”
$ }- n4 }2 Q, V! E4 |9 m5 O; z) S' X, \% h
濮陽逸道:“既然這樣,那我三百石的約定還是不變,這幾次賣出價格的六成,我回到江寧之後,再買成糧食或冬衣,糧食賣回這裡,冬衣捐了。我看這天氣,他們也是很需要這個的。”' Q; J" @: p6 o k! q
. `5 p# A. M; V, A- P$ X' c 他這番話引起了眾人的議論,此時甲板上的氣氛還是稍稍活躍起來。那年輕人也就不再多說,悄悄往一旁退去。濮陽逸在人群中以目光的餘暉悄然跟隨著他,看著他在船舷的一側,拿出一本書來,抽空的看幾句。這一次的運糧,對於濮陽逸來說,只是單純的商業行為,並沒有過多的興奮,事實上,人群中也有一小部分的人,是這個樣子的。往淮南過來的這一程,能賺多少錢。對他來說意義都不大,反倒是這個年輕人,是一路上令他頗為注意的。" p+ n" U3 t. E9 ^7 s* P$ N" L% O/ A* R
- n s0 i0 k) l# `- z
這一次由官府主導,成國公主府牽線的賑災行動中,有一股力量,是始終在背後活動、操縱著的。濮陽家作為江寧第一豪商,他能夠知道,這一切來自於北面的右相府,而在更深處,他卻看到了那位十步一算寧立恆的影子。
8 V( Y4 ?8 B' J: t. y2 w0 m4 u$ Q+ ]
聯絡眾人集中。安排行程、住宿。一路上跟眾人協調各種事情,談天說地,雖然很大一部分是康賢那邊事先的安排,但一直以來與所有人接觸的。是這個名叫唐文的年輕人。幾日以來的接觸。他與所有人都打成了一片。而在談話當中,有意無意的,對方總是在影響著他人的同情心。敵愾之心。
. |& S; O' d4 _
@7 c+ |; t2 }8 U0 p! ? 當然,眾人在離開江寧之前,成國公主與康賢曾經接待過這些人,為眾人做好事的心思做了渲染。而在這一路上,那年輕人也在巧妙地帶動大家的心情,一方面確定可以賺錢,另一方面又能煽動眾人的惻隱,反覆告訴他們,這一程是在做好事。告訴他們那些無良商販是如何害人的,有多少人將會被餓死,告訴他們被餓死的人有多麼悽慘,偶爾也說起好幾個關於窮苦人的故事,關於富人種善因得善果的故事。' I; a* c4 k8 m. ` G7 s* ~
2 V' o8 x! O7 a3 G$ A2 u
跟過來的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只是鄉下中小地主家的子侄。他們家中或許有糧食,但見識是不多的,有些讀了書,最後也沒能考進官場去。康賢的一番接見,跟他們說了災情,再大大的讚揚了他們,已經讓他們榮耀得找不著北。隨後這裡又是一路引導、渲染。若非是這一系列手段的環環相扣,他們此時也未必會說出要將所有糧食都賑掉的話來。甚至於濮陽逸還在懷疑,方才經過的那個賑災地點,是否都是對方的有意安排。
: y) g9 q; Y+ Z a# l% f D
1 g) v4 p# ?6 `3 N. ?7 X 他方才說出以六成糧食賑災,只是湊趣。這一路上,他看著那年輕人的行動,看著他偶爾躲在一旁抽空看書,默默背誦,竟然只是一本書院裡學生蒙學時的四書入門。他就確實的好奇起來,如果說北面的那隻手真的在遠遠的操縱著這一切,那麼……他到底是怎麼培養出這樣的年輕人的……$ K" n0 R. t2 d3 A _6 |
" f c+ y/ g& @. A$ K 濮陽逸在觀察著這一切的同時,船隻二樓微微開了一條縫的窗戶裡,也有一雙眼睛在朝下方望著。那是船上載著的真正的貴人,濮陽逸之所以願意湊趣幫忙,很大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她的存在。$ z" H7 w3 S1 i5 e: q2 A# c7 U* V
8 X5 R% ? z! X7 ^
窗戶後方,是一個充滿貴氣的少女的面孔,這幾天裡,她也在默默地觀察著一切的變化。
) Z, \3 i" K& B* `1 U9 O" w0 {, q' w1 w( @( l" F9 O( A: [' E9 g
“北面派來的這個人,做的不錯啊。”或許是因為災情的嚴重,周佩的眉宇間帶著些許的憂鬱,但在此時,還是輕輕的笑了笑。( P" W8 G4 a! ]' T* k K5 s- }
) Z" p1 H6 {! |8 g 這一天,淮南的糧價,是三十六兩一石,哀鴻遍地。- c _* h0 b, J6 Y6 `' U8 X
* b; [$ N2 P, O 南面如此,與這裡相對的北面,也有著類似的情況。立冬一過,災區的緊張氣氛,已經綳成了一根弦。半個月前,坐鎮京城的寧毅已經操縱著第一批糧食的進入,但此後的變化,作為普通的百姓,並沒有太多可以感受得到的。乞丐與流民開始往城市聚集,吃不上飯的越來越多,大家都在找糧食。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善心人士,還是有的。
) ]: P a* m2 r( g* O' j& X) _6 `
河東路汾州,孝義縣,大戶郭家的宅院外,上千人都在聚集,十口大鍋一字排開,將熱騰騰的米粥施給過來的饑民。拿到了粥飯的饑民匆匆地喝,走開之前,半數也都會道謝。
: r: \4 f3 y* D$ e4 j- N) }2 m4 g m4 |# w+ O# t
孝義縣,貞觀年間因郭興有孝義而得名,此時的郭家難說是不是由唐時傳承下來,但郭家的善心,確實是十里八鄉,有口皆碑的。; S: T6 @4 `8 A
8 h' l& ]8 ]* y0 [# u+ p j: Z& q, w 院裡院外,是兩個世界。
6 y9 Z- b" J4 U: ` n0 V# x4 C: l, Q3 f* j
高高的院牆阻隔了喧囂,李頻坐在廳堂之上,正在喝茶,等待著郭家家主郭明禮的出來。不久之後,五十多歲的郭家家主來與這位新上任的轉運副使行禮問好,李頻對他在外面的善行表示了感謝,對方也自謙了幾句。
+ T q! P4 t1 a0 @/ _5 H- A0 {" ^7 `" e) a: _
“實不相瞞,郭老爺,本官這次過來,是為了外面糧價的事情。”+ w+ H8 C" u) @4 [6 V
! s- X; n; G. V( q% W 李頻言語溫和,對方也陪著笑:“呃,不知此事……與郭某有何關係。”
. E( c; T! T% ]8 u4 [1 s
6 e* X- I$ S, T! U “郭老爺也知道了,朝廷不能這樣讓糧價漲成這樣,我們已經在運糧過來了。如今外面的糧價,我們前段時間打了一下,你也看到了,壓在了三十兩,還要繼續壓一壓。下一輪,我們希望糧價是二十五兩,到時候希望郭家的糧食,也這樣賣。郭老爺,糧價二十五兩一石,平時的十倍。夠賺了。您說呢?”
- v& c( r& f6 ?2 M# J) {2 p" N& x1 {! q3 j! S
: S% ?& M( I- C8 N 那老人慌張起來:“大、大大、大人,小老兒……不明白啊,小老兒……這每月賑災施粥,都要出去數百石的糧食。這冬天還有數月。糧價……跟小老兒有什麼相干啊。”; X" {+ d5 n) W8 G9 [
% S& y7 M- Q# c# W
李頻喝了口茶。也微笑著拱了拱手:“郭家善心,向來有孝義之名,李某向來是佩服的。此次災情至此,郭家能拿出這麼多糧食來,一待事了,本官必定奉上牌匾,敲鑼打鼓,親自送來府上。但糧價跟郭家也是有關係的,我知道郭家有糧,汾州一帶的糧食,以你們郭家為首,你們不賣,大家都在看著,這樣不太好。”
9 q- U' q# v; h+ z2 x \9 m. q" |
7 k6 _* u5 H3 A5 \* h “大人冤枉啊,他們不賣跟小老兒有什麼關係,大人您……小老兒都已經出了這麼多糧食了,大人您……沒這個道理啊。”
5 Y$ w: b, y$ k; z, h, J$ m# t5 E6 {
“道理看怎麼說了,你不吝施粥,卻決不賣糧。國朝是有法令的,囤貨居奇,私抬價格,我可以辦你,但我看郭家有一份善心,本官向來尊重善心人,因此只好親自來說。”! O- e/ D, y! W& ^) x: l- U; w. k
% }2 Z4 \& q/ m/ U8 w 李頻目光溫暖,那老人猶豫半晌,終於咬了咬牙:“大人,這……這說不過去的,什麼囤貨私抬價格,大人,小老兒沒有將糧食放到外頭去高價賣,這就不算私抬啊。而且糧食……小老兒家大業大,很多人跟著吃飯,家裡放點糧食,都是為了備荒年,而且這糧食也有家裡各位股東、族人的份子,大家不點頭,小老兒怎麼敢私自拿去賣啊。大人體諒啊……歷年災荒,也沒有官府非逼著賣糧的啊,大人,小老兒願意捐糧、捐糧……”6 i# b6 \2 s+ p$ }# B
8 |; F$ u* `3 c4 M/ H# a
不許囤積居奇,抬高物價,其實這是在哪朝哪代都有的法令。只不過世界上存在的向來不是法令問題,而是法令能不能出京,能不能施行的問題。例如賑災,大部分人都知道,只要嚴肅法律,將貪贓枉法的傢伙全都辦了、殺了,甚至於只辦一批、殺一批,也能殺雞儆猴,問題在於這種犯眾怒的事情,根本就沒人敢做。: B. `* K# a1 j: n
/ H( @7 g) u! n6 A5 h. @3 @
武朝鼓勵商事,市面上也就比較自由,價格波動,許多時候都是任由市場調節。到了這種時候,官府往往拿囤積沒有太多的辦法,當然,最本質的問題也不在於沒辦法,而在於當官府也成為利益鏈的一條時,要靠嚴查狠打遏制住這種事情,基本也就沒什麼可能。這也是秦嗣源等人知道這次饑荒靠酷吏蠻幹打不下的原因。# v5 g7 v8 e- z
4 g5 @. ]) E0 l- g
不過……遏制住整體不可能,要動其中的一兩個,李頻還是有這個權力的。
/ W* Q3 l5 q8 M+ O
) U' r# E3 ?3 W5 X# b; p8 H8 V* e “我不要你捐糧,本官不是上門要飯的,而且損了你的利益,這也不好。”李頻拿起茶杯,“本官要的是雙贏,價格貴一點,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要有糧賣啊,二十五兩一石,十倍的價格,你賺得多,本官也開心。為官者,畢竟就是要富民嘛……”: \; k. C) ?0 g7 N
6 ^3 U" k" [6 a9 e0 L “大人,小人願捐五百石……”- w3 Q2 h; v7 g0 c5 T, l
6 f1 h* K5 Z/ Z “不要再跟我打馬虎眼!我不要你的糧!”李頻加重了語氣,隨即又落下來,“本官剛剛到任不久,對地方還不是很熟悉,但要查一兩個人,還是可以的。你們操控糧價在漲,一直在囤。我不是不給你們賺錢,但不要賺得這麼過分!本官知道,你的後台,就是左家,但本官要辦你,他們也保不了!”
1 {1 p$ t/ X: b% B' i' ?
6 n% Q' l9 n9 k* L 那老人臉色一白,隨後陡然跪下了:“大人!大人既然知道,為什麼還要這樣逼小老兒啊!小老兒、小老兒一生行善啊,但糧食,它是做生意的事情,小老兒這家裡有股東、族人在,小老兒不能亂來的。而且大人您也知道左家,還有這河東路的其他人,小老兒要是真的出糧,會犯了眾怒,郭家也就完了啊,大人……”
- G5 o7 ~, ]' t8 f+ W- Q; P! [* E7 D& v8 q7 C- Z/ N! ^/ M
李頻放下茶杯,吸了一口氣方才站起來:“是啊,你們是行善,我知道,左家的家門外,等喝粥的人比你家多兩倍有餘。本官有位朋友說得很多,你們都是大善人,從來不想死人,因為如果死人,他們就會衝到你們家裡來。殺你們的人!搶你們的東西!你們不想死人,你們只是想把天下人都變成外面那個樣子,然後你們願意施粥施飯,養著他們,吊他們一條命!你們真是大!好!人!”8 U# P4 i* r5 {$ Z. {8 l3 C# D8 p
! U4 x# X6 _/ o* S7 O) i$ G0 e 他的話語之中蘊著忿怒,卻也有些無力:“本官的權勢,只恨是辦不了左家,但辦你綽綽有餘。還有幾天的時間,郭老爺,你想一想吧。我知道你怕左家。但你馬上會學會怕本官!因為再過幾天,你不賣糧,本官要抄你的家。郭老爺,告辭了。”
# C" U5 _( l' {5 k. R e4 j* V
& B! M( k. s5 ^& l* e/ _ “大人。你不要這樣!大人。我們可以商量!大人哪……”
8 \/ k, a7 P6 ~ s E' b" o) X! j! h, m& k) @5 y) W9 z; |
那老人叫喊著。但李頻已經起身大步往外去了。待到出了門,馬車漸漸駛遠時,他掀開車簾。朝後方災民聚集的情景望了過去,然後收回了目光,低聲開口。
; ?# m j: R# n
: j# V; a6 x* w/ Z “盯緊這裡,不要出麻煩……”
7 b/ ~- w1 d7 c2 j z7 o2 ^0 z) z* Y5 a
*****************
+ Y- l3 I1 D5 \2 m8 b9 ]& d U4 u9 S3 m( B
李頻離開之後,郭明禮也迅速離開了家,前往晉州左家所在。馬車疾行,第二天這位身體依舊很好的老人便抵達了左家的宅子,不過他找的並不是作為左家家主的大儒左端佑,對於屯糧,左端佑或許瞭解,但他本人的態度,是並不喜歡的,只是家大業大,他也管不了這麼多。
( y' }. x" I) Z- c' c. l
6 ~8 m: x; ]; o 真正在郭明禮上頭的,乃是如今的左家三少爺,左繼蘭。
4 u, k% G$ N E
) s) J! |8 S' Y9 r, C6 R! q 左家是個大族,除了左端佑掌控全局,還有眾多的族人、叔伯兄弟。左繼蘭乃是左端佑的親生兒子,如果沒什麼意外,未來的左家家主,將在他與二少左繼筠之間產生。這幾年來,左繼蘭掌握左家的不少生意,給眾多族人賺了錢,此次饑荒漸起,也正是他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 \# t0 W& h% u7 Y4 o+ x
- m+ U+ x% L, U% s5 w 聽郭明禮說完這件事之後,今年三十一歲的左繼蘭目光冷峻地盯了眼前的老人好一陣子:“郭叔,你知道的,這次的事情,對我很重要。”! i6 [6 ^# w& M
( V$ y1 D; H* `% R6 g/ y “是。”/ O: T( D! s, t
$ Q9 m4 C( w6 Z6 B2 G
“他能讓你死,我也可以,而且他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這段時間熬過去了,他就動不了你,但我左家才是世代居於此地的,你清楚吧?”
) ~( ]" X" I5 L; x$ x1 _7 N, d
s. f9 a% h7 z “但是……”郭明禮面上露出想哭的神情,“他、他不是開玩笑啊,二少,你要、你要想辦法啊。”& E8 @" h" K+ a# b
0 J) }! l T; `0 \: @2 c! E7 o" P% l
“我知道這個新來的轉運副使,他是京裡秦嗣源的人……”左繼蘭想了想,“我會擺平他,但是,你不許鬆口,知道了嗎?”
. E* e4 \5 ~0 B1 l8 g1 [# e* E* S* a6 F7 f$ u, B3 f
“……是。”
4 j& B" M% h$ K$ c3 G1 F; V
; E' i8 }* V3 Z, Q1 F. i# d' A# [( a “不管怎麼樣,他官場上要辦事,很不容易的。你今晚先待在這裡,我替你想個辦法,你再回去……現在先去休息吧,郭叔,沒事的,沒事的,放寬心……”
% i' V; f( @6 ?* @
; D& t) Z" f2 M, [ 如此讓郭明禮離開之後,左繼蘭才叫來身邊的兩個幫手,他們一個是本家的族叔,由於之前的地位不高,一般叫左四的,另一個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書生,名叫王致楨的,也是左繼蘭身邊最厲害的幕僚,略說了這件事後,左繼蘭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 }, f4 d4 A1 P+ b; q2 k5 \) o6 R" d( c7 o: ?
“這個時候,老郭要是敢拆我的台,我就讓他死!”他咬牙切齒,隨後道,“至於那個李頻說的,你們有什麼想法?”% _' O4 ?0 L( B: @. n6 p
" R9 o* Y0 @" {3 _, }
左四看了王致楨一眼,見對方在沉思,只好自己先說:“我覺得,動不動得了他……”# k' y( F- V F4 k& H$ m
0 E ^+ l! O, d: k. a) m9 Y
左繼蘭搖了搖頭:“他才剛來,又是秦嗣源的人,一時半會當然動不了!我也不是擔心郭明禮,給他個膽子,他未必敢出糧,而且就算出糧,影響也有限。但是那個李頻說,朝廷已經有動作,最近糧價忽然掉到三十兩,真是他們幹的?”
* T& K" q9 _* f* m, [0 I, c; J0 U( U2 ^
) ]- s. {5 ]7 |: Q7 B “糧價這東西,如今浮動本來就大,都是亂喊而已,也不是他說到了三十兩就三十兩的。不過前段時間……”王致楨開了口,皺眉想了想,“快立冬時,糧價是在漲的,現在忽然是掉了一下,那段時間,價格差點漲到四十兩,市面上忽然有大批糧食進入,本來以為是一些不開眼的商販,咱們順口吞,結果那邊一直有,吞了將近五千石,價格是三十七兩四錢,然後價格就掉了。”
" k L: E! C6 Z& r' Y$ P+ x, J3 R. {0 |! b" F8 M
“三十七兩四錢。”左繼蘭眨了眨眼睛,“吃進五千石,這裡就是十多萬兩銀子,如果現在真是三十兩,也就是說我一下子虧了三萬多兩?”
" [) G2 M/ }# u* L) ^* t( X7 j# G* L" W
“話也不是這麼說。”王致楨道,“冬天到了,接下來一定是會漲的,說是三十兩一石,外面的糧食也不多,咱們只要等著就行了。”
; M/ K+ W2 t" v+ ~1 U' ~0 e+ E8 h, z& q$ i
左繼蘭想了想:“若有人拿田地抵的,三十兩就三十兩,也行。”: n& g/ A. w3 f: ?/ Y: _
$ n5 r* [; Z( i4 I. |
“這個自然……這件事情,齊家應該也知道,二少,要不要找他們談談?”7 n, \ Y7 J% O4 L
. A9 l( R: b& @4 B5 ]
“唔……也好。”5 {9 u* D" F7 ~0 c& X; j9 z
' T; N" x! Z6 d. f' f7 _; c 如此說著,第二天,幾人與齊家的少爺齊方厚碰了個頭。齊方厚身邊的幕僚名叫徐邁,此人與王致楨類似,能在這種家族裡當幕僚的,多半是精通各種事物的書生名士,雙方一合計,倒是找到了共同點。
+ ^1 p) U. T8 o( T! S# n& s* F
: d& w! Z( R2 k6 P- u$ m “前段時間,因為聽說朝廷組織人過來賣糧,下面的人想探探虛實,第一批吞了四千石,第二批兩千石,一共是六千石。”齊方厚道,“我不在乎錢,但總這樣吞下去也沒什麼意思,所以先看了看,然後官府就放風,說糧價跌了。他們在用三十兩往外賣,我估計不多,但不知道接下來有多少。”
$ v) N8 b4 ~4 U' i9 d6 M2 o) N" E
! S) O) T# v% k2 t7 \% o 徐邁在河東一帶頗有文名,向來是羽扇綸巾,此時拿著扇子搖了搖:“看起來,他們背後有能人,很懂這個。”5 n/ h6 N! m# \3 p
0 Z2 o) A( r* q, }2 Y0 `; ] “當官的能懂什麼?”左繼蘭冷笑出來,“他們不就是找一批人出來殺了,然後再找一批人出來殺嗎。這次倒沒什麼動靜……”. b/ V' T8 r9 C$ ^* x Q5 ?
, a. M( q% a& _
“也殺了幾個,但這次確實動靜不大,所有動靜,都在這糧價上了。所以說,那邊有懂這個的人。”
) t, d/ ~: e$ E* R, I& s. `4 ^9 ?! m; M! \' A# c" x! `0 S& m
徐邁扇子點了點,那邊齊方厚笑道:“那,徐先生可有對策?”
0 _. x& t, ~7 w/ P. K4 g
7 h" H+ m/ d9 D) g! o/ P l; ` “京城之中,能得人賞識的,多半也不簡單,咱們暫時還沒有查清楚,不可輕敵。”徐邁道,“不過以徐某所見,官場上的人提及經商,大多也都是想當然爾,騙騙那些京城大員而已。當然,不管事情是怎樣,在河東一地,有左家齊家的財力,以在下的淺識與王兄的運籌能力,相信不管是誰,都在這上面討不了好去,王兄你說呢?”+ t, c& c7 Y+ o' S% u. n
& C3 A9 U( @9 k5 k! G" k8 ]* A
王致楨笑了笑:“先前是未曾重視,如今既然已經有了準備,不管是誰在後面……就教教他做人吧。”" D. E# I/ ?. ]% x. U" H4 F
% Z" P8 r& u1 X6 N
片刻間,眾人都笑了起來。% ~5 @# P- h: U
! z8 h) }0 V) e% ?; Z# V: i 接下來,整個河東路的糧價,開始反撲過來。與此同時,對於郭明禮的事情,兩邊稍一合計,一條難纏的計策,便生了出來,不久之後,郭明禮回到家中,預備給李頻一個危險的下馬威。
3 L, ?2 f3 r* V3 ]4 U) U& y* ?' g) S
*****************5 X1 b8 A3 B! o
+ {! z" x+ h1 u
京城,時間進入冬天了,寧毅在相府中忙碌著,每天這裡通過密偵司的情報網歸納大量的情報與數據,同時將各種糧價波動的判斷、應對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出去。此時的情報網絡是有大量延遲和誤差的,許多的事情,常常只能靠預判,寧毅也在修正著自己的步調。在他遊刃有餘有時候甚至邊哼歌邊做事的同時,目前正在給他搭手幫忙的聞人不二,則頗有些苦不堪言的感覺,往往被這些數據和判斷弄暈,完全不明白他做出決定的依據。6 D' \* y, Q- @% Y, B9 X- l# a
, x: A: h0 ]% X! [; X* g
但不久之後,他也漸漸看到了寧毅與半個國家屯糧士族交手的影子和波動。9 t/ m( P6 }. P7 t: X3 A. u+ m: K$ c
! e" a# b- M2 j4 |9 k4 F6 a 十月初,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還是相對平靜的,因為交鋒只發生在京城以外。而在這個開端裡,由於寧毅對南北的插手,兩邊在意識到之後展開的反撲,都相當的激烈……# z4 Y- r! a$ H. e
/ s/ ^: }. f' `1 h! J
ps:本來說了凌晨的,但是這章太長,到現在了,我通宵沒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起來。下一個凌晨如果有,算是意外之喜,如果沒有,那是因為我確實要調作息了,而這章七千多字,就算兩章啦。嗯,我沒有斷更^_^ 7 O: Q, K1 U8 n: x8 a' v
' N# }# ~+ {4 F& L3 F) h
7 v1 k! `' q! S/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