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卷 神龍政變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天下共逐之
& Q$ D$ K" h$ X$ |) n6 |
' v, @7 h+ o' N- k. Q" S 楊帆認識這個人,這人是殿中監田歸道。$ A9 W2 Z1 r9 H4 z2 y# |
0 x3 q; F( t3 f9 V3 ?8 ? 當日玄武門兵變時,他不識相地攔路與張柬之等僵持,若非楊帆及時出現調開千騎將士,導致田歸道無兵可用,很難說他會幹些什麼出來。再者,此人當初還依附過二張,所以政變成功後,此人立即被張柬之等人請旨罷官了。$ D; r: }! p' Z l
4 C8 J7 U0 S( \( N' ] 這都過去一個多月了,照理說此人早該捲鋪蓋回家了才是,怎麼還會出現在這裡。楊帆心中納罕不已,便舉步向他走去。田歸道正要離去,一見楊帆,忙站住腳步,向他拱手道:“大將軍!”
) R# i" ~' _ p' G7 L8 \0 n+ y" z
, F8 |) L; _+ ?7 u4 z. c8 a5 k$ q' H 以前楊帆只是將軍,有人稱他一聲大將軍那是恭維,如今他可是實至名歸的大將軍,冠軍大將軍!+ o e& x7 Y4 K
1 A2 j5 t4 E: b
楊帆還了一禮,道:“田兄,本官聽說你已還歸故里了,不意竟在這裡相見。”: M! _2 r6 \8 T, b! `( k/ v8 v
% l1 }: M, l `# V0 a; V
田歸道澀然一笑,道:“正月裡不好啟行,下官本打算開春才走。承蒙陛下恩典,赦免了下官的罪過,准予下官戴罪立功了。”- d6 V5 J+ J& F4 D% p& r
( S; n; [' {7 }% j “哦?”
% O* c/ C+ p8 |; D0 V7 l" e( b+ r- X, m1 L# r
楊帆有些意外地道:“那麼田兄如今依舊是殿中監、右金吾將軍嗎?”& R6 \- M2 k+ W6 C- i
. P/ H8 E: Z" G2 V 田歸道搖了搖頭,道:“下官如今被陛下任命為太僕少卿了,原在宮中做事時,有些私人物件放在這兒,今日特意奏請陛下進宮取回的。下官馬上還要去太僕寺報到,大將軍,下官要告辭了。”
! n5 |6 \( r. Z- H% X/ L. t$ Z4 E& y3 U2 g+ m
楊帆點點頭,忽又想起一事,道:“哦!本官奉旨擴充千騎。還需補充大批戰馬,今後少不得要與田少卿打交道。改日本官請田少監吃酒,咱們二人多親近親近。”9 Q( I9 Z A$ l
* Q8 _) G0 q- C D, [) v3 [ 田歸道連忙道:“下官願為大將軍效勞,卻不敢勞煩大將軍相請。大將軍如此折節下交,下官已是受寵若驚了,若是大將軍不嫌棄的話,下官改日在府中設宴,相請大將軍。”) g+ {" a- }( m: n: l% }
5 E( K& V$ g' D, O* ^
楊帆含笑答應了一聲,田歸道向他拱拱手。便領著那僕從離開了。楊帆望著他的背影,蹙眉沉思了一會兒,才向婉兒的居處走去。9 q& Q8 O |9 L& [/ l
* B7 t5 p p# P7 \7 I; l% U5 S
“郎君!”
! }% ^1 y1 a/ w, c6 y
+ p2 ?# D+ W; D: M 上官婉兒一見楊帆,忙把毛筆往錦紋花石的筆山上一擱,雀躍著撲到了他的懷中。
4 N9 q! ]( b1 Y2 ]3 n
& Z! D8 B( I' L2 E" O8 | 婉兒如今已在宮外居住,每五天在宮中當值一晚,與宰相們相同。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她的地位依舊是內相。
6 I3 E5 [5 s' J# g: m$ G
2 o- o5 F/ i$ h8 f4 c 張柬之等人作為宰相是三品官。他們另有爵位在身,受封開國郡公,從這方面算,他們是二品。婉兒如今官拜昭容,也是二品,和他們品秩相同。比起楊帆這個正三品上的冠軍大將軍還高一品呢。
$ d( i s5 k+ u: x4 O6 U7 d9 ] ~$ R F9 ]- R" {3 O4 e) ~
雖說楊帆受爵開國侯,食邑千戶,但他這開國侯也是三品,無論從哪兒算,都還比不上婉兒。婉兒如今常在宮外居住。得以與楊帆長相廝守,昨夜二人就是鴛鴦並枕同宿同眠的。一則是剛剛燕好過,二來是夙願得償芳心踏實下來,婉兒此刻容顏煥發,嬌靨艷若桃李,宛如一個新婚少婦,一見楊帆,竟歡喜的露出小兒女情態。3 x+ x5 g' }/ d( Z8 J
" S# u* I8 g+ G2 I( N' H* T, F6 W
楊帆擁住她的纖腰,在她櫻唇上輕輕啄吻了一記,笑道:“一大早起來時還抱怨腰酸腿疼,這會兒倒是精神奕奕啦。”
4 ~; I5 ]! h: @1 k& ~ J$ M
0 \- ~1 p4 x2 L! a1 c 婉兒俏臉一紅,在他胸口輕輕捶了一記,輕啐道:“又來取笑人家。”- l* W- K; c2 y5 O
! Z& n1 ^- e8 K3 i9 c! W8 o
她揚著雙眸,認真打量了一下楊帆的神色,輕聲道:“郎君有心事?”) w% `+ f' ]* K# G, Y5 [
% g! ?. q; [# @2 M
楊帆點點頭,又搖搖頭,道:“今天,皇后垂簾預政了。”
/ q/ J' N D9 f- T$ o4 B
8 O( H; A3 B5 T" W L. N 婉兒毫不驚訝,頷首道:“嗯!奴家聽說了。”
`7 Q8 o4 S6 D# _6 U; D
6 \9 Y$ ?& Q' a( {1 ^ 她拉著楊帆在書案邊坐下,道:“這算是陛下的反戈一擊吧。這些功臣們,也真是有些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了。”
2 B; F z+ L$ A) s. R" [- I, M/ Z- ?
, b# i8 g9 A# p- o1 K: e- W" C 楊帆挑眉道:“怎麼,妳也看不慣他們?”
/ i2 x, y' d5 R3 s1 r6 _- Q/ \
1 B( ^* M" M0 U& K 婉兒淺笑道:“我才不在乎,你看我現在多輕閒……”0 A% u. U o7 s" u4 f& G
4 h2 ]; S8 e a
她呶著小嘴兒往案上示意了一下,楊帆這才發現案上幾乎沒有幾本奏章,僅有的幾份奏章,看起來也就五六份的樣子,堆在案角處,書案上攤著一張紙,紙上繪著乳燕穿林圖,剛剛畫了一半,看來剛才婉兒正在這裡揮毫潑墨呢。# s4 [3 ^% v2 m) f# e9 a
8 }3 Y% b' D; W* b- v9 i 婉兒道:“在他們眼中,一個垂拱而治、無為而治的皇帝才是聖明之君,他們想讓皇帝高高地坐在上面,天下大事統統交由他們來負責,代君分憂,替天行狩,做一個名垂千古的杜稷之臣。”) Y: m ?$ l! I7 d9 x7 M
6 v* E, d% v: B$ h* Q* v$ e
楊帆皺了皺眉,道:“所謂明君良臣。明君之明,在於識人;良臣之良,在於治理天下。魏玄成(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裡不是也勸說太宗‘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嗎?”
' b/ ?6 o0 ?$ q4 H4 f7 B
S: e6 Z: s2 B! p! \ T4 V+ ] 婉兒輕笑道:“那麼,你認為太宗皇帝垂拱而治過嗎?”3 \5 j4 b x1 {* [3 z
) _+ r( H; v% t! l7 ~- u 楊帆搖頭道:“皇帝眼中的明君都是有大作為的,要想有一番大作為就必然親力親為。臣子們希望皇帝垂拱而天下治,這樣的皇帝才是他們眼中的明君。可他們凡事操之己手,在他們看來是為君分憂,在天子眼中怕就是僭越君權了。也只有你才巴不得少些事做。”% B. T' }( f$ _' K& N
+ ` Y% }4 m% K1 e( ~- Q6 _ 婉兒“嘻嘻”一笑,道:“奴家寧願與郎君花前月下,才不喜歡這案牘之勞。”6 N8 R: q6 F; _& B- e% |3 J1 E
+ @: f* s2 \7 A8 C+ O
楊帆苦笑道:“只可惜皇帝不會這麼想,張相公他們也不會這麼想。”
5 V. \0 F+ S6 H% k# A: }7 P0 _9 p
+ f3 h- T* [4 r* P2 x2 S 婉兒道:“所以呀,這就有麻煩了。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樣的古訓,他們竟全然忘記了,他們自以為是大忠臣,一切都是為了皇帝、為了社稷,可他們就真的私德無虧?”+ f" @5 ^/ J8 ^! x8 Q
2 [7 p; w3 I! _- ?+ b
婉兒不屑地撇了撇嘴角,楊帆想起自己家那位教書的展先生也搖身一變成了“神龍政變的大功臣”,從而入職吏部,做了主事,不禁輕輕嘆了口氣。
- ]) ]7 ]2 D+ e0 U8 u0 n1 s) Z) o$ ?$ x( i7 A( `, v
婉兒柔聲道:“戀棧權位,結黨營私,一旦皇帝心中對他們有了這麼一個印象,還能信任他們嗎?‘身後有餘忘縮手’啦,所以我說,他們有些得意忘形了。”
$ x0 |& N( q- S6 C7 j) z
p. L0 o# m F7 r 楊帆沉默片刻,道:“天子對他們的大包大攬確是有些不滿了,方才我在路上見到田歸道,田歸道被皇帝赦罪留用,改任太僕少卿了。太僕寺總攬全國馬政,位高權重,皇帝這根本就是跟張相公他們唱反調。”/ e0 ~8 M. q7 a; s+ ^1 i. Y
& o2 ^, n1 T% d- f. M" p 婉兒道:“這事奴家知道,詔書還是奴家秉筆的呢。田歸道是‘墨敕斜封官’。”
, c& N' v5 E# W2 M. g. y$ j2 _# L5 H, t) Y& V' m- {
楊帆聽了又是一怔,所謂墨敕斜封官,就是不通過中書省、門下省的考察,不通過正規程序批准,由皇帝直接下旨任命的官員。武則天時就曾蒐羅天下,未經試練,便委任過大批官員,這些官兒都是斜封官。% B" j& w, n' Y# t5 k5 x
9 Y& W+ K9 |* Z! [$ g7 {1 Q
把田歸道罷官免職,是張柬之等人決定,經由正規程序辦理的,現在皇帝又把他赦免,以斜封官的方式調任太僕寺,很可能事先和張柬之等人沒有商量過,再聯想到今日皇后垂簾,楊帆發現朝中局勢變得愈發嚴重了。
) Y+ o/ L- g0 R: T( K+ S, r; e. \9 p" x) f
婉兒眸波一轉,又道:“對了,上月末桓相公說李唐匡複,宜於諸州置一‘中興’寺,於是朝廷下旨於各州擇一寺觀改名‘中興’了。不過昨日右補闕張景源上疏認為中間有阻斷的復興才叫中興,陛下是受讓武周,周唐一體,無所謂中興,應改稱‘龍興’。”
5 E% Q5 D" c b8 y* v
6 `4 W* V6 X/ m; w& f' A 楊帆道:“皇帝怎麼說?”
) I8 L* O% B, {& P5 X* h; E+ Y# y) w# A# y0 k% P9 D
婉兒博聞強記,過目不忘,馬上答道:“皇帝口諭,張補闕所言有理,自今已後,不得言中興之號,‘中興’寺觀皆改稱‘龍興’寺觀。奴家剛剛擬好了旨意,頒發下去。”3 p: a8 k, L) f+ Z' _
2 y" M( Y7 i3 Y, Q5 @$ n! h: o 楊帆道:“張景源是東宮舊臣吧?”
; F% r& o9 Q- }
* n. L) c, R9 D+ l" b& x7 b “是!”
" _* ^- @6 a6 y' I! B& W& Q5 p
. i1 Y$ ^; {: u4 I4 y 楊帆緩緩地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t X$ u" n+ [
: t+ p" J4 J! C' F 婉兒凝眸道:“郎君有什麼打算?”
; s# |* p) c0 g5 A/ t: F* x' v
) X$ c6 _5 M. R7 g 楊帆道:“今日皇后臨朝,張相、桓相、敬相等皆出面阻止,但相王、太平、梁王諸黨卻全無動靜。我冷眼旁觀,只覺各方現在是各懷機心,當初為了誅殺二張臨時拼湊起來的聯盟,怕是要土崩瓦解了。”
/ _+ m" X+ j/ d, m8 b: F
7 u; [' X3 b C" S0 l$ \ 婉兒蹙了蹙眉,猶疑地道:“這麼快就……”3 u. ~6 w: e W2 n% H
# O/ q S- T0 @9 G4 a d 楊帆沉重地點了點頭,又道:“敬暉本是太平門下……”4 [ D8 {7 o' Z$ h ]* u8 d$ [
' N6 J4 q, y# n) [6 W
婉兒“呀”地一聲輕呼,顯然這件事她並不清楚。
; o5 @# `% ~) v7 |& b# x* d W3 E, J2 C4 D) g1 @3 a$ A- I
楊帆繼續道:“袁恕己和崔玄暉則是相王舊屬,相王和太平門下全無動靜,唯獨他們站出來,很顯然他們三個已經脫離太平和相王,改與張柬之和桓彥范自結一黨了。太平和相王不會坐視他們背叛的,未來情勢如何殊難預料。不可妄動,還是靜觀其變吧!”
& ]# O3 S# E, L3 o8 \/ m" R7 i2 V7 \
婉兒點點頭,輕嘆道:“如今形勢,比女皇在位時更加莫測了,本以為天下已定了,誰知卻是秦甫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時候。”
; y1 B+ x/ K3 y' S6 Z! N: r& ~( @! m7 [
楊帆問道:“女皇如今情形如何?”, S& C( ~, @) K5 D0 J$ m" z
* e/ p$ [! O9 j m2 C
婉兒道:“衣食坐臥沒有問題,她畢竟是陛下的生身母親,除了不得自由,其它方面還能虧待了她不成……”* ]) j, Z4 ^) }& }$ B, V
, G7 [9 F4 c# C8 @0 F
婉兒頓了頓,有些傷感地道:“不過,奴家去探望過她,看她好像一夜之間又老了十歲,身體……很不好。”+ Z0 b8 P& w4 d: d
0 j- M) h- Y) d5 {! O 楊帆道:“曾經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一代女皇,一旦失敗,下場也不過如此,何況妳我凡人,所以,為了妳們,為了孩子,為了我們的家,我們必須慎之又慎。
; J) J k5 M/ ?; z$ C1 V0 n- f" K
8 A7 J6 F) |1 a% {3 V3 G 看到婉兒面露傷感,猶在感憐武則天的境遇,楊帆把她擁進懷裡,柔聲安慰道:“其實作為一個失敗者,她已經很幸運了。想想九泉之下的王皇后和蕭淑妃,想想她們的家人還冠著蟒氏和梟氏的姓氏在嶺南受苦,她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u# q- W2 T3 [6 [, _
6 ?8 |/ x0 |: {) G# d( l/ C, _& |8 s
: b Q( d4 c h7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