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卷 神龍政變 第一千八十九章 漫長一日(1)
7 [! S& Q% c a4 [6 ~, K1 v% P# m+ _
6 p: n7 L n# b, w7 z 新的一年到了,這一年,已經被喜歡改年號的武則天提前定好了一個年號︰神龍。& M. `2 V% \$ P. w Z
$ x( w3 n" r a# L3 l7 c! U 這個年號,是武則天在病榻上想出並與病榻上決定的,武則天一直執著地相信改名可以改運,或許她是想冀由這個新的年號,改善她的身體狀況,讓她依舊如神龍一般夭矯而起,翱翔於九天之上。
: a- A7 R8 P4 j9 a; }; d7 K9 W; W0 _; R, s+ p$ w! q1 _
可是,她的身體並未因此改善,御醫在診治過她的身體之後,堅決反對她參加一系列的新年慶典,二張在向御醫充分瞭解後,也不得不加入勸解的行列。執拗的武則天只好向她的兩個小情郎讓步,放棄了參加新年慶典的機會。! O( L0 p' {+ E5 {+ Z/ R
& F% X; [1 Q/ Y$ r2 \! N 趁著武則天還算清醒的時候,一直沒有商量出一個好對策的二張也曾拐彎抹腳地向武則天問計,表達了他們深深的憂慮,但是武則天對此不以為然,她堅信她的身體會好起來,她並不覺得自己已病入膏肓。, y. c. h: I6 D) U5 F# x
& a" M& A- {9 i, Q! L3 X
同時,武則天對她一手設計的武氏掌兵、李氏主政的武周帝國的未來格局非常自信,她不相信武李兩家會聯合起來反對她,只要武李兩家不能聯合,她一手設計的政體就是絕對平穩的,武李兩族互相牽制著,又怎麼可能有人會對二張不利呢?
3 j( a2 r3 { s$ c4 u" ^2 c* |( j4 x0 g1 [
可是,人事難期,人心難測,她的縝密安排和防範,隨著她的老去和她對二張過度的縱容,已是漏洞百出不堪一擊,看似絕不可能聯合的武李兩家,因為二張的異軍突起破壞了他們之間的平衡。已經聯起手來準備圖謀她這位至高無上的皇帝了。# q0 T W5 Z: ]1 `3 G2 {
8 b/ s* s- p) i) w0 U6 [2 ]/ m
武則天迫於身體狀況,取消或沒有參加大量的慶典活動。可是百官於大年初一朝覲天子的典禮她卻不想取消,她也不想避不出席。她清楚,這麼久不上朝,百官早已人心浮動,如果連這麼重要的典禮她都不參加,她對朝廷的掌控力將進一步萎縮。* k8 v5 R1 @1 |
% ]4 i3 T8 C& e- ` \% T
可是,幾乎長達一天的參拜,以她現在的身體狀況。即便是只坐在御座上一言不發,也是難以支撐下來的,於是武則天經過再三斟酌,將全部在京文武官員及皇親國戚、功臣權貴的參拜改為五品以上,之後又改為三品以上。
9 [" B( C- |. z' @! T- s) K$ E# c3 X' E9 C+ w5 E7 B
饒是如此,她也沒有堅持到官員朝拜已畢,就虛汗淋灕地被迫退回寢宮休息。如此一來,她接受百官朝覲根本沒有達到效果,反而起了反作用,百官對皇帝的身體狀況愈加擔心,討論皇帝身後事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話題。
4 j4 X. Q% w3 f. T& |9 u- C/ g7 U
* m3 c: P2 W! Q& Y: T- ?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被無數人關注、被無數雙眼楮盯著的武則天又做了兩件事。引起了正積極籌劃兵諫的張柬之等人警惕,促使他們決定立即發動兵諫。! Y1 J4 _# Y; x, j X3 i/ g
6 r* f, u. U0 E) k- o 不知是因為一個皇帝在病危之際本能的反應,還是武則天真的發覺了什麼,過了正月十五,武則天忽然下旨命千牛衛參與宮城值守。因新年期間調動不便,經張柬之、崔玄暉等人再三勸諫。她才決定緩行至正月以後執行。% v4 m6 u' g0 t. g Q, W% ^9 X
' P0 S! a- Q5 t( q 另外一件事是,她抱病接見了宰相楊再思,不知與他商議了些什麼,足足半日功夫,楊再思才從皇帝寢宮離開。 V K6 e! ?1 R+ Y. F
) r! ~8 p+ b6 j9 L; l/ `8 S- r+ e 如今張昌宗是左千牛衛中郎將,可以名正言順地統帥這支軍隊,而楊再思又一直阿諛二張,自認是二張門下,武則天這番舉動或許只是聽了二張的擔憂和告白,有意為他們增加一層保障,但對正密謀大事的武李兩黨來說,卻是心中凜凜。5 J: M( X7 w( H5 G5 z
- K- l) n3 T% d" n1 z+ |, B! E7 Z 於是,“只爭朝夕”的張柬之斷然決定,馬上實施兵諫。
7 f3 j7 N4 n: ]! g8 k+ F6 m0 t2 s% B- v1 t! e V
可這馬上,也是需要各種準備的,所以他們從正月十六那天獲悉消息決定兵諫開始,又緊鑼密鼓地準備了五天,度日如年地苦熬了五天,這才開始正式實施。
# u2 ]2 T% Q2 \
, U% C2 n+ v2 ], F" q. N& i* a ※※※※※※※※※※※※※※※※※※※※※※※※※※※6 _! T, B& K4 e0 c
7 c& G9 m7 D0 f
正月二十二日,大雪。" r: `& |$ F* w/ |& m- P8 E
' N& B$ M d' h8 J; r3 m
正月裡,國事比較輕鬆,眾宰相們年紀都大了,所以輪流值夜於政事堂,這天是張柬之和崔玄暉兩位宰相輪值的日子。1 Q" i) J- d9 ?! ]
/ w, y# A: |" x( i' K, z' j/ y
午後,白雪茫茫,下的愈發大了。0 N) I( U3 K) o, n/ N4 {, v3 V
: @. T s2 Q6 {" Y P; R
張柬之走到廊下,看著滿園瓊瑤,舉起雙手抻了抻身子,張柬之正活動著身子,崔玄暉也從他的值房裡走出來,一見張柬之便笑道︰“孟將兄,你好清閑啊。”
2 H, J0 c+ r$ X6 p& [- n8 T0 C! a3 y2 Q; R, s8 C) p1 [
張柬之呵呵地笑了起來,道︰“正月裡政務不忙,可這班還是要坐的,一上午也沒處理過什麼事兒,閑的這身老骨頭都癢啦。”
1 a) g5 E) S9 S5 L) t6 K+ @
8 H1 K. Y! @/ ]& B' [ 崔玄暉道︰“孟將兄,何不下棋消磨時光呢?”5 _" h5 P0 ]- j. r
9 O+ g# l1 R4 w4 A
張柬之捋鬚一想,頷首道︰“使得。”便大步走向崔玄暉的值房。" n; g* e& }7 p5 n+ n
" w8 v* d+ J" d
二人一進屋,守在堂上的兩個小太監便關了房門,引著他們繞過處理政務的正堂,拐進後面宰相休息的房間。兩人一路走去,臉上輕鬆的神情不知不覺便冷峻下來,再也看不到半點笑容。0 t* k* V( V; U6 c6 N9 h
9 Y4 ^$ n/ j9 M, ?% ?3 m
四人在臥房中站定,崔玄暉向兩個小內侍打了個手勢,兩個小內侍便推開後窗,窗外也是大雪紛飛,正有兩個人站在雪中,頭上肩上蒙了厚厚一層雪,只從身上袍服顏色可以看出也是宮中內侍。! w0 c2 K* @9 ]% p& z$ s
% I. ?2 S2 t! |9 v) K7 G 窗子一打開,內外四個內侍便行動起來,搭好腳凳,攙扶兩位老宰相從窗子裡出去,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兩件套頭連體斗篷披到他們身上,將他們頭面身體都遮掩起來。
8 i! v) A; k( |, t) I9 H. t* N8 Y' C( g
“兩位相公,請這邊走!”
" O. W, e! B8 R# J; f) @+ C
& M* X7 ?- q# T* z! z5 k 窗外的一個小內侍壓低聲音說著,引著張柬之和崔玄暉匆匆離去。留在窗外的那個小內侍個子很高,他神色肅然地對室內的兩個小內侍吩咐道︰“你們兩個回去,守在前堂,不可使人發現兩位相公已經離去!”/ k) f: S4 r# {' K2 B
4 t) n. s5 ~2 |) l 兩個小內侍答應一聲,掩好了窗子。那高個子內侍抬起頭,看了看灰濛蒙的天色。頭上的積雪因而簌簌而落,他沒有說話。只是抿了抿嘴巴,便大步離去,看他模樣,正是高力士。# N* z6 V5 t: f2 ~ \$ g
& d# b# b0 j$ ]
雪,無聲而落。' q( g3 M5 R' z2 c
7 Y% Q. |2 O5 }! d+ p! {/ N, D
披著油布兜蓬的衛兵筆直地站在玄武門下。門洞下風向不定,雪花直往門洞裡鑽,撲得衛兵都眯起了眼楮。
* [% U# g! w8 Y- C1 F7 {, c: t. P# \5 y! P8 y9 }
馬橋“病癒”了,他握著刀柄。緊張地在門洞裡踱來踱去。時而踱進陰沉沉的門洞,那便連他的身影也看不清了,時而又踱出來,雪色映得他的臉色一片鐵青,那不是凍的,而是因為緊張。4 f- l; |- y5 a! ~% R. |0 `
2 A2 T7 ]0 l6 p4 o9 R 時至此刻,他還有一種做夢般的感覺。遙想當年他只是一個混混噩噩度日的潑皮坊丁,連聽著鐘聲開坊門都是半睡不醒、眯著眼屎,就是這個小小屁民,今天竟然可以擔任這樣重要的使命,參與決定國運的兵諫。
6 q# G6 e7 w4 E8 C/ W' v. v8 g+ l9 B3 X5 [) D) L
遠處,迷濛的大雪中。一輛輕車馳來,一看官幡是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馬橋目芒一縮,他等的車子終於來了,馬橋立即揮手道︰“開門。放行!”! f5 V" Z6 M! J, I
/ w: ~% @3 |3 n: U2 H$ z+ w5 o' T
事關重大,兵諫的事情現在只有他這個郎將知道。手下的官兵還都茫然不知,所以馬橋格外緊張,以致聲音都有些變了調。好在士兵們並沒有起疑,一聽將軍吩咐,馬上就有衛兵趕上去,抬下門閂,拉開沉重的宮門。, m- `5 g, K( F) H- x
1 B7 X0 J$ i( D3 Q, J
這時候,左羽林衛大將軍武攸宜披著斗篷,帶著幾名衛兵,循著宮牆慢悠悠地踱到了玄武門城樓上,一眼看見城下馳來的輕車,武攸宜不禁驚咦了一聲,雖說這是北宮門,可是有資格在宮裡馳車的人實屬罕見,武攸宜心生疑慮,因在城上大雪茫茫,他又因年老目力有限,便想下城一查。3 f$ v. j' |1 v3 e! l
* A5 g- D+ M& Q S H: R& Z “叫他們停一下!”' ?6 N6 U# {1 Y; A
9 V" o. A% ?) F# ]0 x. @7 c J 武攸宜指著城下對侍衛吩咐一聲,舉步就要下城。
* a9 W- N! f; _; x1 y, T4 L6 I. S* }8 N( v1 ?! X3 Q
“大將軍!武大將軍!”4 g& o9 {0 O! |& _/ W! ] F4 U* n
6 Z+ I- t* N6 R/ b
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大喊,武攸宜扭頭一看,就見千騎忠武將軍楊帆從城門樓裡快步跑出來。
! ^& t2 |' Q% i, \
* x# _' O- m4 _! N9 H. X7 T; p" `: u “哈哈哈,大將軍,這麼辛苦,還在巡城啊。”
$ X' B( u! W X* B5 }
3 q2 s, ~* Z, d, p' \& T* F0 f1 A 武攸宜指了指城下,問道︰“那是誰的車子?”) Y2 g. R3 ^; `2 s) o+ \/ O3 @
5 ?; G/ K( v/ p3 j 楊帆向城下看了一眼,若無其事地道︰“哦!那是李多祚大將軍的車駕。”7 l# W6 ~; i9 b/ C4 M" S6 r
4 D9 H# `( ^8 U% q
武攸宜哼了一聲,道︰“這老匹夫,好大的派頭,怎麼乘起車來了?”, u2 \% Z- N5 E/ y U9 _0 o8 A
9 v( T0 u3 K$ N; [
唐時規矩,文臣武將都是騎馬,只有極少數年紀實在太大行動不便的人才乘車或步輦上朝,比如張柬之。
& T" n2 l! F, e* g, a- \1 |1 \; V$ P+ i h! [8 n* a
楊帆笑道︰“李大將軍當年征戰西北,趴冰臥雪的,得了一雙老寒腿,冬季裡腿病發作,吃不消啊。對了,大將軍,方才金吾衛武大將軍派人送信來,請大將軍您過去一趟呢,末將正要使人去尋找大將軍,這就恰巧遇到了。”; r- R: n5 x% H. a `& @: Q/ L
7 p& L9 |- b' j/ _8 L" | 這裡說著話,因為武攸宜對城下沒有進一步的指示,那本想下城喝令停車的侍衛也站住了,城門大開,那輛車子出城,沿著空曠的北城甬道揚長而去,雪地上只留下兩道深深長長的車轍。
8 y2 B3 Z. w/ Q2 I- K4 ]/ L5 y& {
武攸宜聽了楊帆的話不由眉頭一皺,心道︰“武懿宗找我做什麼?”
9 u3 K+ @! l, x. L/ o! ]! j
9 R( @; _" K* p$ E9 J! j) J 武攸宜和武懿宗兩個人都是王爺,而且都是統兵一方的大將軍,武攸宜對武懿宗有事情卻不主動登門拜訪,反而大剌剌地遣人送信的舉動頗為不滿,不過他性情遠不及武懿宗跋扈,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傷了和氣,蹙眉一想,還是決定走上一趟。: G6 U/ K: n2 r" a( o8 f
+ H7 ~4 L' l5 O( Q3 B
武攸宜吩咐手下去把馬匹牽來,等了大約兩刻鐘,侍衛從馬房把馬牽了來,武攸宜便帶著一群親兵侍衛下了城,翻身上馬,亦自出宮而去。楊帆站在城上,向城下一望,馬橋恰從城下抬起頭來,二人目光一踫,大雪茫茫中銳利如劍。
* n" ~# a. E2 W+ Z6 \' C
' F; V j0 {; k9 { 楊帆向馬橋點點頭,返身走向城牆的另一邊,牆外白茫茫的御道上,就見武攸宜率著一群侍衛正飛馳而去。/ b8 j# `3 h& G. B5 u
`% W) I7 ?7 j" Y3 s i
楊帆站在城頭一動不動,片刻功夫,他的頭肩身上便蒙了厚厚一層白雪,彷彿一個雪人,而他卻依舊沒動,似乎他並不是在目送武攸宜離開,而是在等著什麼人來……
# R5 i3 o; `; L6 ~! g' ~) f r/ Q2 f$ D
% \( j' r+ t. N7 s, S' f&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