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8|回復: 0

KO疲勞、代謝脂肪 紅糖+烏梅湯一級棒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8-6 00: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KO疲勞、代謝脂肪 紅糖+烏梅湯一級棒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高溫溽暑,來碗酸甜的烏梅汁,不但消暑更是生津止渴!不過,烏梅汁的好處可不只這些,專家表示,若在熬煮烏梅汁時,加入適量的紅糖,不僅能增添風味,更能有效發揮緩解生理期不適、去除疲勞、代謝脂肪的作用!

KO疲勞、代謝脂肪 紅糖+烏梅湯一級棒
不只止渴!烏梅5益處報你知
由主婦們集合而成的素人天然食研究會在其聯合著作《喝喝紅糖暖子宮》一書中提到,烏梅又名酸梅,是青梅經過加工後所製成的中藥材,適度食用不只有助生津止渴,更具有防老化、清血、幫助控制體重、消除疲勞等5大益處:
益處1/防老化:
適度食用烏梅能刺激分泌腮腺荷爾蒙,而腮腺荷爾蒙能預防老化,因此服用烏梅有抗老防老的作用。
益處2/清血:
適度食用烏梅,有助清除血液中過量的活性氧,使血液流動量正常化。
益處3/控制體重:
烏梅是鹼性食品,能調節體內酸鹼度,除去積累在胃腸中的油脂。而且烏梅富含多酚類抗氧化物質。這些物質有助清除脂肪代謝過的過氧化產物,還能加速脂質代謝,有助清除血液內多餘脂肪,有助於體重控制。
益處4/消除疲勞:
烏梅中的檸檬酸能幫助吸收維生素及酵素,維生素有助預防疾病,而酵素則能消除疲勞。
益處5/使排便順暢:
烏梅內的蘋果酸,能將適量水分導引至大腸,幫助糞便排出體外,故能消解便祕

「紅糖烏梅湯」,只要簡單的烏梅及紅糖2樣食材,就能在家輕鬆DIY。
礦物質含量豐 巧吃紅糖助緩生理期不適
至於紅糖,指的是蔗糖在製作過程中未經過高度精鍊、脫色步驟,因此,又被稱為「天然糖」、「有機糖」。也正因為處理步驟簡單,因此,紅糖不僅能保持蔗糖的天然焦香味,在甜度、熱量相對白糖較低。
除了上述優點外,由於加工步驟少,所以紅糖能保留下許多對身體營養需求與健康有益的礦物質、維生素,像是鎂、鉀、鐵、葉酸、鈣、蘋果酸以及檸檬酸等。其中,蘋果酸與檸檬酸都是和成人體蛋白質、支援新陳代謝的基礎物質,能有助健康。而鈣和鐵可以舒緩女性在生理期間的不適、補充體力上的耗損,並降低煩躁感。
補血生津!紅糖烏梅湯酸甜好喝
有鑑於烏梅與紅糖的好處,素人天然食研究會,特別推薦一款夏日消暑的「紅糖烏梅湯」,只要簡單的烏梅及紅糖2樣食材,就能在家輕鬆DIY,成功達到補血生津、緩解生理期不適的目的;同時,還有輔助脂肪代謝的效果。
★紅糖烏梅湯
材料:烏梅15公克、紅糖30公克。
作法:
1.將烏梅、紅糖加水(約1碗半)放入鍋中,以小火熬煮。
2.煮至色澤轉為褐色後,濾掉烏梅,趁溫熱飲用。
效用:
補血生津、美膚養顏,改善女性月經過多及功能性子宮出血。緩解生理期不適、去除疲勞、代謝脂肪。

由於加工步驟少,所以紅糖能保留下許多對身體營養需求與健康有益的礦物質、維生素,像是鎂、鉀、鐵、葉酸、鈣、蘋果酸以及檸檬酸等。
紅糖食用有宜忌!每日攝取30公克為限
另外,要提醒的是,平時容易胃痛、胃酸逆流,胃酸過多者要慎服烏梅,以免加劇不適。至於紅糖雖然營養豐富,對於女性、老年體弱,或是大病初癒的人,都有不錯的療虛進補作用。不過,由於紅糖性溫,吃多易生濕熱,因此,體質屬於熱性的人要慎服。
此外,紅糖在食用上,也不建議過量!一般人1天應以30公克為限,若吃的過多,恐會影響食慾及腸胃的吸收。在中醫古籍中就有記載,紅糖吃多了助濕,也會損傷脾胃,導致腹脹。
所以,脾虛的人不能一次吃的太多,有痰濕或濕熱的人也不宜多吃。罹患有糖尿病的人,或是有高血糖的老年人最好避免服用,而有肥胖及高血脂症的人,則要留意食用的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7-23 06:35 , Processed in 0.02272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