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4|回復: 0

乳牙蛀壞速度比大人恆齒快 勿等牙痛才就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1-27 16:16: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乳牙蛀壞速度比大人恆齒快 勿等牙痛才就醫
蘋果日報
報導╱林明佳 
    1.jpg
許多家長帶孩子看牙科,被醫師告知「乳牙已蛀很深,需抽神經」後,常錯愕不已,因為從發現孩子有蛀牙,到蛀到神經,進程往往很短。牙科院長黃斌洋解釋,小孩的乳牙相較大人恆齒,較小顆、也比較薄,比例上神經管會顯得較粗,因此一旦蛀牙,短時間內就會蛀到神經。呼籲家長勿等孩子牙痛才就醫,應在約2歲半~3歲就去看第一次牙科,之後也應每半年檢查,也可避免孩子視看牙醫為畏途。

幼兒約在6個月大後,乳牙就會陸續萌發,約在2歲半至3歲左右乳牙就會長齊,黃斌洋醫師指出,許多家長對於乳牙最大的錯誤迷思就是,認為孩子乳牙蛀壞沒關係,反正之後會再掉並長出恆齒,卻不知道乳牙其實只有20顆,而恆齒有28顆,若再加上最後的4顆智齒共有32顆,也就是說孩子6、7歲左右,乳牙會逐漸脫落、換成恆齒,若家長輕忽以為蛀掉的是乳牙,其實蛀掉的也有可能是不會再長出的恆齒。

恐影響 恆齒牙胚

此外,若乳牙蛀壞沒有處理,對於未來恆齒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黃斌洋醫師解釋,因為乳牙下方是恆齒的牙胚,若乳牙蛀壞至神經,細菌也容易一路滲透到恆齒牙胚,造成破壞,恐影響日後恆齒的排列和生長外型等;乳牙蛀壞的負面效果不僅於此,也容易造成孩子牙痛、不想吃東西,連帶影響到孩子的營養吸收和成長發育。

溝隙封填 助抗酸

家長對於乳牙的第二個常見迷思就是,以為溝隙封填會影響到孩子的咬合能力,因此認為不要做比較好。黃斌洋醫師解釋,溝隙封填主要應用在後牙,是一種流動性佳的特殊牙科材質,因此可充份地進入後牙溝隙中,且通常只會薄薄上一層,並不會影響到咬合能力。

而且後牙溝隙往往較深、易卡食物,加上幼兒手部動作尚不成熟,很難將後牙刷乾淨,因此鼓勵可做溝隙封填,在6歲左右可帶至牙科評估是否需做溝隙封填,其可幫助在孩子的後牙牙齒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達到較強的抗酸能力和預防蛀牙;不過,目前健保並無給付,一顆約600~1000元不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後牙表面已經蛀掉,就無法採用溝隙封填,而是要使用樹脂類較堅硬的材質。

【保護乳牙3要點】

乳牙對於幼兒的營養吸收、未來的恆齒發育排列等,都至關重要,因此想要保護好孩子的乳牙,黃斌洋醫師建議家長做到以下3點。

(1) 6個月以前:此階段雖然還沒長乳牙,但喝奶也會產生奶垢,因此也需清潔口腔。建議每次餵完奶後,用食指包乾淨紗布後沾少量煮沸過的放冷開水,來回輕拭孩子口腔黏膜,或讓他喝少量開水,並避免整夜含著奶睡覺。

(2) 6個月以後:此時開始萌發第一顆乳牙,家長可用矽膠指套或幼兒牙刷,沾煮沸過的放冷開水、1歲後可用牙膏,並由家長協助清潔牙齒,由於幼兒牙齒較小顆,採水平來回刷,注意咬合面、牙肉都要刷到。

(3) 2歲半以後:在2歲半至3歲會開始長完乳牙,此階段可帶至牙科進行第一次的口腔檢查,之後每半年定期檢查1次,養成孩子看牙的習慣,未來也比較不會畏懼看牙齒。

【醫師說】

許多老一輩的喜歡將食物咀嚼過後再餵食給幼兒,此舉不但有衛生上疑慮,也易將成人口腔的細菌傳染給小孩,造成蛀牙,呼籲最好避免。

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 ... t/20160117/37015212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7-9 05:42 , Processed in 0.167788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