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十章 西行取經
7 X, {7 E( J# @) j% t% t/ f( y
/ }, J. ?9 S7 G* K* b4 X8 z# v 在與彌勒大師對談時,溫去病心念驟動,想起一事,當初在大荒西朝無心插柳,營造出病故仙帝的形象,受百姓崇拜,竟爾得到大量聖德,實為意外之喜。
3 Y, ` t" }, Y- _- w7 N5 Y/ Q9 V0 [! O
剛才傳法於金剛寺,五德之氣再生感應,竟是最虛渺難測的道德之氣被觸動,雖然不明究理,但也提醒了自己,這是大好機會,自己完全可以索要一些金剛寺毫不在乎,卻對自己非常重要的好處。/ c5 w% K: u L) H
7 ]: v$ j" I2 ~' l0 M' G
聖德之為物,等若汲取願力轉化,並不是那麼簡單,凡受萬民崇拜,就必須有實質作為,澤被蒼生,這才對得起所承聖德,如果在這點上大意輕忽,徒受香火膜拜,卻沒有相應作為,則億萬願力,轉化五濁業力纏身,雖神佛之屬,也會被污化神魂,墮化鬼魔。
/ T/ J- B* @+ Y2 i8 k& R$ A" G0 m% p+ }; r# i/ ]# M3 T
自己在大荒西朝時,以病故仙帝形象,攫取聖德,也是先為帝京百姓焚盡陰雲,付了「訂金」,再誅殺妖龍,這才能不受反噬地身承聖德,此事關乎因果、業力,動輒引火焚身,不能亂開玩笑。
$ c9 b- ~! a# m/ a- v0 ?# X! r/ {; B
最穩妥的做法,是幹了一件大好事,為民所念,受世世代代膜拜,形同出一件智能型商品,往後源源不斷收取權利金,這才是聖德的真面目,根本不該有反噬問題。
i2 K' F$ ]5 v; ]8 R3 w# O6 n. }
# P" {$ \1 X- B/ H2 t. i+ ]3 ^ 而從病故仙帝的經驗,自己更察覺到一點弔詭之處,聖德之為物,固然是一種施與受的關係,但所獲得的量,並不是「所立的功績有多偉大」,卻是「人們認為這功績有多偉大」。7 Z$ q9 U9 |! U# v2 Y2 L
1 F! r0 {* W! x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其實有頗大的上下其手空間,可以透過宣傳、美化,把一件普通的功勞,弄到彷彿關係人族存亡一般,反正,是真是假不重要,只要有人信就行了!4 K/ u7 l: o; S1 T
# @6 |2 ]% K; g% V7 \$ \: k# U ^! R 單純送本經書回來,這有什麼屁功勞?不過就是個快遞員,但如果護送途中多經磨難,諸邪阻道,要突破層層險阻,九死一生,才將真經送來,那形象就高大得多,更容易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愛戴。, {6 W2 o! W6 ]0 k' b
; j6 n. i6 e* d* X' W# e/ g
九九八十一是一個好數字,琅琅上口,就姑且先扯個八十一難吧!$ d- I% }5 A, A) ?# F' p' J
, |1 T: j) D) B3 W
想明白這個關鍵後,在大荒西朝獵殺諸魔將,降妖伏魔的故事,就可以派上用場" X( y, ^7 j" E
% u" g, Q; T& [5 f: U4 f1 l! M 「我遭遇魚怪,張口吞日月,我迎風變化,扔出寶籃,將之收服於籃中。」
2 \2 {: C$ f! e+ W' p
+ K X3 K* o' {# ]! z2 w 「青牛怪力大無窮,堅不可摧,我迎風變化,身成毫毛,落其不覺之處,一刀破之。」, D$ [7 M8 K; @
8 D- c" q6 ?. n8 v; @' I" F 「有蜈蚣巨怪,身如山嶺,百眼放光,我挪移江山為屏障,阻其百目邪咒,騰百岳於空,將其鎮壓,還清淨於民。」! I) g7 Q7 A/ u+ J8 }( X
) R8 k$ ^0 i7 V; F0 j
溫去病盤膝而坐,口若懸河,滔滔說著一樁樁降妖伏魔的「豐功偉業」,對面金剛寺三僧,露出目瞪口呆的錯愕之情,聽著這番大忽悠,要用極大定力,才忍得下臉上表情不抽搐。
) F2 N& P1 r# c& W# \2 @8 l% {. K# b
開什麼玩笑?你隨便說,我們就會隨便信啊?+ T# J, S# @, S% [/ ?( W
# ]6 D/ V" C! e+ T 三僧都覺得難以置信,不是覺得這些話難信,因為這些話壓根就不會有人信,但聽聞溫家主人奸滑多詐,就算要編謊話,也能編出天衣無縫的合理言語,卻故意說這些沒人會信的鬼扯話,意欲何為?5 \0 _) t/ F5 W: t- m
6 h# |- a+ j, P& G, z 若是平時,早就要這溫剝皮閉嘴了,但此刻想要開口,卻見彌勒大師凝神細聽,嘴邊仍掛笑意,眼神卻極為認真,似乎這些忽悠之言中,有些值得在意處。
: U2 i) h* j- p: r9 p; A3 U C. Y
m* G# g. }3 u# W 看到這情形,三僧又不好開口,因為典籍記載,禪師晉陞活佛,踏入天階後,感應力會大幅提升,尤其在因果之道上,具體的表現,就是對各種謊言的識別能力提高。
, v6 K! F5 T7 i, x# Y5 z$ j7 \- U, p; w+ V
溫去病這麼誇張的謊言,哄小孩子都不會信,但彌勒師兄(師伯)聽得如此認真,莫非裡頭假中有真,有些不能輕忽之處?
9 A$ @! }2 g* T9 J$ x6 V" C- P3 F
4 `0 ^* M/ _; s( z. s2 w6 g 想到這一節,三僧又覺得滿口胡言的溫去病,形象又高深莫測起來。" @2 f* `$ T0 h- y, ?
- ]7 G4 q( ~ w3 a' ]8 s( ]/ {. R
而在彌勒大師這邊,他確實有著奇妙的感覺,雖然入耳的話,聽起來比謊言還假,連一個標點都不能信,但來自因果的感應,這些夢話似乎都是真的,或者,有部分真實,未可輕言否定。% [) p1 u; L5 @# @# u' r
m; {+ _3 q0 t+ \3 W6 @
基於慎重考量,彌勒大師仔細聽著溫去病的每一個敘述,思考著種種可能,直到他說了一個段落,這才道:「佛友一路西行,降妖伏魔,可有同伴?」! B( {$ I* e3 U0 U, Z; e0 W U- G
8 L8 g+ g$ v: S" ]& s, l( h: w7 v
金剛三僧如遭點醒,紛紛點頭。是啊!如果有同伴共行,就有證人,也可以向證人查詢細節了。
/ n2 i! ?7 N# Q( Z3 @+ D$ k# m9 i h: f# Y
「同伴啊確實是有。」+ |0 B* b+ Z% l7 C. Y6 R
- n" G' E5 \* H5 [* n
溫去病邊想邊說,道:「我西行半途,有一匹坐騎,我一路騎著龍雲馬,也就是白龍馬,後來還加入一個同伴叫小豬,是一隻豬妖,橫衝直撞,有萬夫不當之勇,和其他妖魔作戰的時候,那股瘋樣,連我看了都會怕。」
$ `, Z( w9 i2 ]; |7 ]- q8 j8 s7 |4 Y) o* B1 F0 J4 c
莫名其妙的言語,連彌勒大師都皺起眉頭,但因果之線的反饋,又覺得溫去病這話真實不虛,不由得大是困惑。
8 s0 q# Q, o/ K) L( C3 D3 V
3 z% u q& `3 ? 自己初登天階為活佛,在因果方面的感應,也只是初窺門徑,明知溫去病的話中有實有虛,卻不知何處實,何處虛/ G+ B' s* ?$ U/ ] Z% C( P/ ?" w& K
. e3 N/ j- |) J# v% L( Y+ E3 \
說到底,無論是什麼理由,他得逢奇遇,將此地藏道統傳予金剛寺,就已經是莫大恩德,又不要任何報酬,金剛寺無論有什麼疑惑,都不可能強逼其說出,這是恩將仇報的行為: @ O4 T7 c6 s- u; V, d. l
! d& q" @# n# |% p9 f b: { 「從今往後,佛友的事,就是我金剛寺的事。」/ C# c; i s$ h4 |
3 d: q4 n! F! y 彌勒大師道:「溫家所做的營生,造業太重,恕我金剛寺不能相助,但憑著今日之德,無論佛友是何災劫加身,我金剛寺必護佛友一線生機。」
' ?% u& n j, g0 u3 u- F; l! a- T X& W8 b, b. d8 q/ X; E* {/ e
這個承諾的份量之重,堪為金剛寺肩上之最,但枯榮三僧聞言都只是點頭,沒有什麼話可說,傳道之德如同祖師,只這一點,就值得金剛寺全力相護。
# i7 o: |$ ^+ n) ?" d; i. ]$ V9 @* D {' r& v9 z. ~( B
溫去病聞言微笑,心知以金剛寺平素避免牽扯世俗事的戒律,能做出這承諾有多不易,而以自己的惹禍本事,金剛寺別說護自己平安,光要護自己遇事都有一線生機,就已經很困難了。0 H3 N, Z5 w7 Z1 R- q
5 V+ R8 O4 p8 L: V1 J
不過,自己傳法金剛寺,不是為了給他們添麻煩,更不是為了把他們捲入災劫之中
( q. L/ Y7 Q* W7 }# k
& \% o% ]) U+ ~; q: X9 Q 「多謝大師,溫某作惡多端,兼執迷不悔,不敢領受貴寺好意,佛門最重因果,這個承諾,我受不起,大師所言,我就當沒說過了。」) k0 R$ ^4 k" ?, I
5 \, r: O, e3 [7 R; d# G5 ~$ M; F
溫去病笑道:「不過,另有一樁事,我想請貴寺幫忙,還望大師成全。」
: n; Z: J8 o" K& o- G/ @ r; M2 \7 c* d/ Z4 f
這話一說,金剛寺四僧心裡「喀登」一聲,暗忖這是圖窮匕見,終於要說出真實目的了?他連這麼寶貴的承諾都不要,所圖者只會更大,金剛寺給得起嗎?! [4 I* {9 ^2 Z! D
r* I( [: g1 J& ~4 W
溫去病笑了起來,更笑得異常猥瑣,「呵,其實,在下有點小癖好,就是喜歡出名!能否請幾位大師幫個忙,回去之後,幫我把這趟取經的過程廣為流傳?」. }4 w% a! i0 b, ^. [ O$ `
; L/ t$ m$ n0 H' @$ u
「啊?」
7 u. u: S+ `+ _( n. ^/ H; |
& c6 L) ~$ J7 A+ M3 q2 T5 ?8 A, t' A 彌勒大師真心訝異,怎麼都沒想到,溫去病會提這個要求出來?他本身也算地方知名人物,在全國範圍小有名氣,為何還想要成名?而且,用這種荒唐故事來成名,能有什麼效果?, O; V3 v$ v' i3 M) f
# W. |! w3 c' Y ~8 z
想了一想,彌勒大師道:「取經之事,傳揚出去,恐怕會給佛友帶來無窮煩擾,這是佛友所願?」
" T+ O9 X# b* v4 ~% |6 A6 X. c+ G0 h3 H
溫去病笑道:「我是個怕麻煩的人,雖然喜歡成名,但犯不著用自己的名字,地藏法門從今之後,將於世上大興,信奉者無以計數,還請各位大師代為宣傳,這是一名僧人西行取經的結果。」
9 ~2 P6 ~3 x" t( @8 C5 e% A% D: B
: P. G" n- N6 \" u 枯榮首座一下暈了,皺眉道:「施主意欲成名,卻又不願意用自己的姓名,這……」' H- E* I% _' ~1 d
" B5 G" [9 K" c+ o# I5 ]% r
溫去病道:「功成何必在我?我俗務纏身,解脫不得,卻嚮往成為高僧,藉此機會揚名,也算了結心願,從此沒了遺憾,嘿,不瞞幾位,以前我曾經剃度過,真的!」- D- e, }( W4 G! n1 I: v
) `- {8 L9 R& x- u% H 枯榮首座奇道:「可那些降妖伏魔的經過……」
5 O W# P# c7 `* v5 x3 g
9 V( F8 ]" i. D/ C2 e 溫去病哈哈一笑,坦然道:「真作假時假亦真,虛虛實實,才會膾炙人口,大人小孩都喜歡聽嘛!」0 T8 m4 h$ t r# |1 o8 W
+ a- d3 h: |! ~) ~: r
聽了溫去病的話,枯榮首座、無邪首座都搖了搖頭,弄不明白溫去病的想法,但彌勒大師聽到「膾炙人口」一詞,身軀微震,好像明白了什麼,望向溫去病的眼神,目光深邃。
7 s4 J, q+ n5 n, c! n/ \# @, f. G( X7 q* S) Q. }
溫去病坦然回望,嘴角帶笑,沒有半點膽怯,雙方目光接觸,沉默片刻,彌勒大師才笑眯眯地開口,「佛友西行取經,九九八十一難的終點,當真見了如來?」
- q a0 A5 P% j$ ~. h4 ?! F
3 R' a! j' J6 L0 l8 T m 枯榮三僧聞言一怔,如夢初醒。是啊!哪還有什麼問題比這還重要?那些假中帶真的故事,最後的終點是真是假?1 v# `# z/ p. w, z. M3 N X
& e4 M3 \2 ]5 c G2 x/ @
「當然!」$ @8 S: n$ S! e
9 `2 @( i5 l! Z" X* z$ L 溫去病肯定道:「如來不在廟,不在天,明心見性,心即如來,佛友的心若清明,如何見不得如來?」
# c' B4 B2 S' U [
: V4 B* l# O" K, V' n a" N 「明心見如來……」
( B3 ]3 R6 ]% r/ e' ~4 y% _6 |, \& Z, P: d) N6 z5 p
彌勒大師閉目低吟,咀嚼話意,益發感覺其中玄妙,過了好半晌,這才重新睜眼,開口道:「既得諸佛指引,踏入佛門,佛友與我佛的分也是深重……」
- P0 M; O. H5 L! ?, y( T: z
8 S. o: n2 K* p0 V" r 「不敢。」溫去病笑道:「茫茫苦海,解脫難得,大傢俱是同修,是誰的指引,並不重要。」; H d, F8 }6 K% o' B5 G3 V( C
0 Q5 n8 f- A% M9 E4 J, q& h
「那麼」彌勒大師欠身一禮,話音禪意深深,「敢問大師法號?」
8 c/ s$ x7 Z; g" j; K$ u+ p7 n9 X1 d; {
「這……」
% _% ^9 l2 j" R; c3 n; t0 f. J+ x4 q# A1 V( U
總不能說是病故和尚吧?這名稱童叟不宜啊!1 f; e3 D: u' m3 y
) A! g* }& v5 }5 k, i
溫去病想了想,臉上笑意斂去,開口一聲長吟,「事了拂衣去,功、名、利深藏……」
5 E: p( A4 Y7 x* P$ A1 r( n
* K5 v$ {! O, f 彌勒大師思索兩秒,道:「佛友法號拂衣?」$ v; Z+ H1 B% \# |5 Q
$ v5 ^, D* {/ s/ I" O9 o, D& T 「非也!」溫去病雙掌合十,深深一禮,「即日起,貧僧法號三藏!」3 D6 I/ I9 Y' d) Z
' z7 Z; s# z7 D2 d1 ? 三藏法師!
- z2 o/ I" d3 _6 z+ a M
1 \+ _$ i5 w d, x7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