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0|回復: 0

台美研究:癌細胞轉移前 會派哨兵探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1-13 08:22: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台美研究:癌細胞轉移前 會派哨兵探路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1503298.jpg
台大植微系副教授沈湯龍昨天發表研究成果。 記者侯永全/攝影

癌細胞轉移一直被視為癌症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副教授沈湯龍與美國康乃爾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轉移前會先派遣「哨兵」探路,而非隨機亂跑,此發現有極大助益,未來可望早一步「擋下」癌細胞轉移。
這項研究上月廿八日刊登於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最新網路版,沈湯龍列名共同論文第一作者,台大也即將展開相關臨床試驗計畫,初步與台大醫院胃癌、胰臟癌、乳癌等團隊合作,最快二、三年會有初步成果。

沈湯龍解釋,原位腫瘤在轉移前,會先釋放大量可以幫助轉移的「肥料」,包裹在奈米大小的胞外泌體(exosomes)中,就像哨兵,透過表面的蛋白受體(integrin),引導哨兵到特定位置,將胞外泌體運送到特定器官,例如從乳癌轉移至肝臟或肺臟。

沈湯龍說,在西元一八八九年,就有醫師提出「種子與土壤」(Seed and Soil)觀念,Stephen Paget在七百卅五位乳癌轉移患者身上發現,癌細胞轉移並非隨機發生,癌細胞會像種子一樣,必須在已施肥的土壤上生長,但一百多年來一直未被研究證實,現在沈湯龍與研究團隊解開了這個謎。

「這是精準醫療的極致。」台大校長楊泮池表示,目前提出來的創新觀念,需要前瞻性的臨床試驗證實,未來若能運用在臨床,開刀前即可先測試癌細胞是否會轉移,會轉移到哪裡,可以提早阻止或改變術後追蹤策略。

沈湯龍說,動物實驗發現,胞外泌體會在癌症轉移前兩周抵達,準確率約七至八成,目前蒐集乳癌、胰臟癌及大腸癌等已轉移的樣本測試,未來持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希望能得知運用於人體上的準確率及效果,一旦可以建立監測機制,就可擬定預防或治療方式,降低轉移機率,提高病人存活率。

台大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黃俊升表示,癌細胞轉移表示前期治療失敗,只要轉移,存活率就明顯下降,例如乳癌轉移到肺、肝、骨頭等處,五年存活率就降到一半,若轉移到腦部,因藥物不易進入,存活期更不超過兩年,若能提早知道癌細胞將轉移到何處,可先行預防給藥,對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1503299.jpg
圖/聯合報提供

來源: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6/1309355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11-23 09:48 , Processed in 0.02810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