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0|回復: 0

「麻醉風暴」奪金鐘 照見巨塔的黑與白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9-29 14:18: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麻醉風暴」奪金鐘 照見巨塔的黑與白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張嘉芳
1336815.jpg
醫療劇「麻醉風暴」進入手術室實景拍攝。圖/公視提供

《麻醉風暴》勇奪金鐘獎四項大獎,導演、演員紛紛將榮耀獻給第一線醫護人員,不少麻醉科醫師肯定之餘,對於長期潛藏問題終於被看見也感到欣慰。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麻醉科主任儲寧瑋表示,自從《麻醉風暴》播出,民眾了解麻醉醫師在做什麼,更能體諒醫師忙碌,他曾遇到病患說:「在電視上看過麻醉過程,您辛苦了。」

儲寧瑋表示,麻醉醫師幾分鐘內須決定用藥劑量,沒有時間猶豫,性質跟急診醫師很像,需廿四小時在醫院值班待命,沒時間吃飯,壓力大到很多醫師普遍睡眠不足,劇中深刻呈現,堪稱有史以來最接近醫療現況的戲劇。

台北榮總副院長何善台表示,麻醉醫師的壓力來自「可控性昏迷」,如何根據病患情況,給予適合劑量,讓外科醫師在手術中可開膛剖肚,術後又能順利甦醒,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讓病患「一覺不醒」。

「百分之十至十五的麻醉專科沒進到醫院服務。」何善台說,麻醉醫師工作量大、健保給付低,讓不少醫師紛紛出走到醫美或疼痛專科。以醫學中心為例,美國有五十位麻醉科主治醫師,台大僅卅位,北榮廿六位;但部分複雜手術需兩位以上的麻醉醫師協助,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麻醉醫學會理事長謝宜哲也說,麻醉醫師平時的確忙得像陀螺轉不停,平均一位麻醉醫師同一時間需周旋於四間手術室;但醫院基於成本考量,只有少數願意賠錢多聘幾位麻醉醫師、分擔工作量。

儲寧瑋說,一項針對醫師自殺研究發現,麻醉醫師自殺率僅次於精神科醫師,排行所有醫師的第二名,除了工作壓力大,其對麻醉藥物知識豐富,可能是自殺率高於其他科別醫師原因,不乏自己打針加工自殺案例;也有醫師長期飽受睡眠問題所擾,服用過量安眠藥。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表示,基層醫療勞動人力嚴重不足,醫護成天處於高壓緊張環境,一旦出現醫療糾紛,部分病患對白色巨塔生態不了解,往往將矛頭指向第一線醫護人員。其實,許多醫療糾紛發生,並非是醫師犯錯,而是整體醫療系統性問題所致,無論是醫院經營者為了成本考量,或健保給付太低,全都難辭其咎。

來源: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1214594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7-6 07:29 , Processed in 0.02610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