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6|回復: 0

長期胃潰瘍治不好 小心病因不單純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8-7 15: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長期胃潰瘍治不好 小心病因不單純
uho_news_037914.jpg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

壓力大腸胃老是出問題?一位40歲的陳先生,從年輕時一旦遇到工作壓力,就會感覺肚子不舒服,剛開始並沒有特別介意,但長期腹瀉及胃潰瘍症狀並無好轉,讓陳先生開始警惕,至醫院進行檢查後,醫師告知陳先生罹患的是不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長期胃潰瘍、急性胃穿孔、出血,或是腹部疼痛久治不癒,應警惕罹患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可能性。」臺北榮民總醫院腸胃內科侯明志教授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與一般腸胃道症狀相似,因為無特異性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臨床上的患者大多是因為腹瀉、腹痛等不明原因到醫院就診,當症狀沒有得到緩解或者更加嚴重時,通常胃腸科醫師才會建議做影像學的檢查,以進一步尋找病因。

診斷有其挑戰性 須賴專業醫師確診

神經內分泌細胞存在於人體胸腔及腹腔器官,可能會產生各種內分泌荷爾蒙,包括胰島素瘤、胃泌素瘤等;有些神經內分泌細胞會產生癌病變,甚至轉移到身體各處。侯明志醫師提及,部分的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有早期症狀,例如胃泌素瘤會有腹痛、腹瀉或反復發作的消化性潰瘍;而胰島素瘤,則會表現低血糖症狀,早期的症狀取決於神經內分泌細胞所分泌的荷爾蒙造成的影響。

不過,絕大多數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早期都沒有症狀,多數是透過進階健康檢查如胃鏡、大腸鏡、超音波等發現腫瘤或轉移後才診斷出來。因此,臨床上要及早診斷對於醫師有其挑戰性。

若要提高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斷率,侯明志教授認為,需要醫病雙方通力合作,包含民眾及醫師對症狀的警覺,也就是說當出現腹痛、腹瀉、反覆性消化潰瘍、出血、低血糖、臉潮紅、心悸,或氣喘等無法解釋的症狀時,建議可至醫學中心抽血檢測CgA值,或藉由影像學、內視鏡等診斷工具輔助確診。此外,若民眾有類似相關症狀,或希望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有更深入的瞭解,可至「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查詢更多的相關資訊。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5-24 19:55 , Processed in 0.02949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