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煌煌漢威(57)3 N& j) r" {0 C4 @7 r5 `" A. M
! k4 d1 M6 c, f 天還沒有亮,東大道兩側已經擠滿了人,連兩邊樓房的屋頂之上,也爬滿了準備一睹兵威的百姓,征東軍征戰四方,收匈奴,滅東胡,敗齊國,兵威赫赫,但對於薊城百姓來講,卻還沒有真正一睹這支部隊的軍容,最早的便是青年近衛軍的兩個師的騎兵兵臨薊城之下,卻也是稍停即走。後來征東軍入城,逐走齊人,但那時的薊城百姓卻大半逃亡,前些日子不少的部隊入城,但亦只是驚鴻一瞥,那些士兵進入軍營之後,便極少再出來了。
$ m2 h! s% g9 [! Q/ ]' ~0 E' r- b3 y4 ^7 w
3 e. L$ r% K. f E6 w* M 今天是大閱兵的日子,自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 `$ |! g7 X h' l4 G, @4 X
( r4 G$ p; Z4 {5 C7 u1 m) N8 k. d 嚴聖浩是今天大閱兵的主事人,昨夜他幾乎沒有怎麼睡,事無鉅細,一一地安排妥當,當天放亮的時候,他已是到了城樓之上,再仔細地檢查了一遍城樓之上的佈置,這才鬆了一口氣。8 m4 Q# C7 i" h. d+ ^) E* V
) n8 z9 y. ]9 t( ~7 W4 l0 h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資格上城樓的官員與來賀的各國使節們,在引導官的帶領之下,陸陸續續地上了城樓,在指定的椅子之上坐好,坐在城樓之上,對整個東大街以及王宮前的廣場上的情景完全一覽無餘。
) J7 D0 M- ~$ M8 Z
" Q$ O) b0 Q+ J9 l# F 漢王高遠的位置自然在最中間,而在他的兩側,分別坐在魏國首輔吳起與趙國首輔趙杞,齊國的兩位兄弟被分隔開來,距離稍遠一些,而在他們的後方,這才是漢國自己的文臣武將。9 D. {" [) s' _: f( n _1 c8 v
, a: H1 ~. o$ b* E6 a “漢王到!”隨著一聲通贊官的一聲傳報,城樓之上本來或坐或站在一起小聲交流的人群一齊向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轉過了身子,自然地排列成了兩行。6 l% U( K/ a/ O3 T+ @* ~
! g F' m4 ?4 J Z
“見過王上!”所有人都彎下腰來。+ U8 r/ ^- m) M# o+ M6 o+ k5 c8 i
9 E' R6 b/ S2 ^/ Z
“大傢伙不必多禮。”高遠大笑著,今天他沒有穿著漢王的冠服,而是頂盔帶甲佩著腰刀,在他的身後,兩位夫人葉菁兒和寧馨緊隨其後,而小高興高致遠竟然也由一個侍女抱著上了城樓。
1 h$ {+ p: V# L Y; c. B6 A2 T u( |. k
“王上,都準備好了!”嚴聖浩迎上前來,低聲道。
& W$ M! v O: t/ X2 r, D8 H0 k; w- S) f, o
“那就開始吧!”高遠揮了揮手,道。轉身走到自己的坐位之上坐下,葉菁兒和高遠則走到了高遠身後的兩把椅子之上,正襟危坐。, i* `+ ^: D; l' d7 ~
4 H6 A8 w. O( Z; J, n 嚴聖浩走到城樓之前,用勁全身的力氣,高聲呼喊道:”大漢王朝閱兵儀式現在開始!”
1 n% b& y) x0 j3 }3 H# y
- d. G$ l4 D4 e4 l+ [$ f# ]7 r 隨著他的聲音落地,城牆之上,百支號角同聲吹響,百面大鼓隆隆敲起,先前緊閉的皇城城門開啟,三名騎士飛馬而出,打頭一人高舉著大漢的黃龍旗,兩外兩人手持馬刀,緊緊相隨。三人穿過王宮前的廣場,沿著東大街一路向前,在他們之後,大漢王朝軍隊所特有的軍隊文工團魚貫而出,在城門左右站定,各色樂器擺開,隨著指揮的手臂一揮,音樂之聲隨即響起。
) Y) J# g: `" _% O0 W9 ?: o$ X( o3 P9 J
0 }1 `; W; y5 T 這是大漢軍隊的戰歌。
# q$ o6 w" @. ~/ P- c" }, V$ n1 b& `' Z' c" J$ I, p
長刀所向,直指那北方的疆土;
; B4 E( e) \4 d% d0 ?7 |' r
' z6 e. ]0 X$ z1 }3 l8 H 殘陽如血,流淌在南下的征途;8 j0 A, b2 I1 e$ s2 b
; ` X. M9 ^5 G5 O
旌旗獵獵,召喚著東進的戰鼓;
" F5 M9 o4 q* {3 V6 q* {9 i& i
6 `' _* L- A4 V( S& I+ M: X2 |- r 黃沙漫漫,擋不住西征的腳步。
# f% j) H6 `, x4 `2 L
% G3 I$ |- a+ q8 P2 l 在下列隊高唱戰歌的雖然只有不到一百人,但在馬蹄聲,號角聲,戰鼓聲的應和之下,卻顯得猶如排山倒海之勢一般無二,高遠坐在哪裡,聽著這熟悉的歌聲,眼眶不由有些濕潤,嘴唇輕啟,小聲應和,而城樓之上的賀蘭雄,許原等一干高級將領,卻是情不自禁地跟著高聲唱了起來。 V) j K' _$ H; S$ j' o
( d/ d/ }4 g' c8 M* G2 I/ a, T
這歌聲,曾伴隨著他們無數次地向著敵人發起衝鋒。
7 I. U$ t; D2 {9 \. ]$ ~4 B. b) r- a3 m' M
遠去的馬蹄之聲又漸漸清晰起來,三名執旗騎士已是飛馬而回,穿過城門,翻身下馬,三人手執黃龍旗,沿著階梯,大步向著城樓走來。( ^$ h! R" F& v* _, D
# L$ }4 O* [2 d$ y
城樓之上,兩排早已準備好的軍人,迎上三名旗士。
8 u- A7 c6 q$ y M; U. n, `; R0 h5 [( g9 U0 f0 ]# ]
執旗騎士雙手奉上黃龍旗,交給迎上來的士兵。接過大漢王旗,兩排士卒轉身,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城樓之前那高高樹立的旗杆。/ u* K5 a. E5 `- A: z
- M/ o( ?- w; u0 G! _: O5 r) V
鼓聲停易,號角落音,整個城樓之上,廣場之上,一時之間變得鴉雀無聲,只餘下那兩排士卒重重地踏在城牆青磚之上的聲音。6 u2 ]: l4 k+ [* W3 ?, X4 B0 t3 `
7 c/ K% B- I' ?. Q “升大漢龍旗!”嚴聖浩厲聲喝道。! x2 Q2 o, S& v+ i
$ t- ~) j H0 c! H! I! O& \ 音樂之音再度響起,伴隨著音樂,歌聲再度響起。, \ d( j, A) G4 X# z
7 `, [! q/ S2 s 執節堂堂,以向四方。' N+ }: ~7 h6 E
$ B& \' ~. ?! R5 i( ~! Z 挽天河之水兮洗我刀槍。
! ]! | s' h4 m8 G; f2 h" J5 q! H) u! K2 u+ Z- g3 ?; Q7 [ ~
金戈鐵馬,萬里鷹揚。
0 j/ }; s( U1 f) i+ x. k1 Y
7 L2 d: D9 U7 n s8 q4 f 如日出東海兮赫赫煌煌,0 | t1 T1 D% V) }+ d1 j( _3 v4 @% Z
5 _2 g: }' H6 f. i 吾土吾民。吾國吾邦。- f. {+ c' O! S
/ r6 j+ u. `6 b$ ]8 e
執節堂堂,以守四方。+ t7 Q% z/ _1 _7 G
; i" p3 s0 A/ ?2 {( B/ Q3 D: `
看長風獵獵兮吹我征裳。
3 ~/ E) q& h' a( [# B$ m1 w! l% X0 y2 a( o7 O( K( M% Q3 f
開疆拓土,萬里龍驤。 _, e* G- v" L) C U) T4 C
* f7 C, ^6 o# X1 f, q; H 如日之正中兮赫赫煌煌,
- C$ h& [! @* j/ Z- ?+ ?
$ h4 M! p+ [/ q 粉身碎骨,歸報君王。, }, a b# H6 }( p
, t* O: G% p; X4 E" A0 G$ ~) O; L
在雄渾的音樂與歌聲之中,大漢黃龍旗映著初升的朝陽,冉冉升起,高遠肅然而立,右手握拳,放在心房之上。而在城樓之上,除開那些外國使節之外,所有的無不是在做著同樣的這樣一個動作。
$ {" @- u0 S3 v1 U( Q8 R+ D8 H L2 h5 S7 k7 u) z1 z
“王上,請!”大旗升起,嚴聖浩疾步走到高遠身前,躬身道。
7 G! r, Y6 s' u' T4 F3 Z
4 d5 r, U3 D0 c" a6 j 高遠點點頭,身後葉菁兒亦站了起來,從何衛遠手中接過高遠的戰盔,替高遠戴好,小心地繫上絲縧,衝著葉菁兒點頭笑了一笑,高遠轉身,手扶著腰刀,大步而出。. W; h3 h: Y# g6 j
! w% ?9 k0 n B! E( g 站上城垛邊的木台之上,高遠掃了一眼左右,右手握著刀柄,嗆的一聲,拔刀出鞘,高高舉起,稍微停頓了片刻,重重劈下。5 K5 N* `/ q- O n
$ y$ q8 ~: K5 p+ p- z; y6 C V 刀落下之際,一面大鼓隨即敲響,連著三聲之後,上百面大鼓跟著響起,遠處,傳來一個高亢的聲音。
; n. Q* u4 |' \! G
; I& k: @9 |2 t2 l& a7 t5 q% i% A “大漢軍,前進!”沐浴著朝陽,一支軍隊從遠處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街道兩邊所有的人都是大為驚訝,因為這一支軍隊實在談不上威武。
# G6 c r: Q3 M1 S8 N z5 e: E$ `. n- f- |, v: L
這是一支由傷殘軍人組成的受閱部隊,他們之中,很多人早已經退役,身上所穿著的都是舊的軍服。步伐談不上整齊,唯一能讓人感受到的,就是他們高昂的士氣。, c* Q% }) [& {- _0 q
& ^' v0 P) w' V 這些人有的缺了一支胳膊,有的瘸著腿,有的沒了眼睛,戴著眼罩,由身邊的同伴扶持著,高呼著口號,向著王宮方向走來。
! d: q# @$ ~6 A ?- t2 G& M9 x" Y5 v% }2 ]3 F' {
這樣一支特殊的受閱部隊,立時引起了所有觀看者的好奇,薊城是燕國的都城,這裡的百姓每一年都會見到閱兵,但他們所見的都是高大威猛的軍士,像這樣一支部隊卻是聞所未聞。不由得互相交頭接耳地打聽起來。- W2 {: ~& v* X1 {
# Z1 K( {% H( A* q, N- u8 w 但隨著這支部隊的前進,嘈雜之聲漸漸的小了下去,因為沿途警戒的士兵們在這支特殊的部隊走到身前的時候,都是莊重地向他們致以軍禮。
& Q7 f' Z& w& d0 @3 C' x. ?2 A1 V
: p. J3 x/ M- d$ R1 F2 O 這是他們的前輩,這是大漢立國的先驅。2 D% Y5 G U6 B
3 S) P5 g$ f$ O) R 這支稍顯有些凌亂的部隊走到了王宮前的城牆之下,所有人同時舉起了手中的武器,刀,矛,弓,不一而足,但都是他們曾經在戰場這上使用的武器。
/ T9 ^! G; W/ I' j) Q! W- m) S9 B$ r" u& \! I: q
“征東軍,萬勝,萬勝!”這些傷殘士卒大聲吼道。 a; Y! p" r! s4 |9 _9 W
- v' Q+ P( T7 s
高遠凜然而立,向著這些人莊重還禮,而城牆之上,武將們向他們施以軍禮,而文官們則深深地躬下腰去,大漢國因武而立,對這些傷殘軍人一向敬重有加。
: e$ U$ n% m, r- ~7 v* N* E
9 I7 d$ `0 o+ b' ?. M! b* x: U 城樓之上,趙杞,吳起等人先是不解,而後是震驚,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閱兵這種場合之下,高遠竟然會將傷殘軍人組成一個方陣而且讓他們第一個出來受閱,這種殊榮,足以讓這些士兵永世不忘,也更會讓所有大漢的軍人們經此為榮。都說征東軍對傷殘軍人的照顧無顧不止,這才使得他們的軍隊在戰場之上悍不畏死,現在看起來,他們做到的不僅僅是在物質之上的獎勵,這種在精神上的獎勵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對於士卒的激勵卻是巨大的。& z- U2 U" H, d( \* R
Z, T; V# W( S
接下來出場的仍然不是正規軍隊,而是民兵隊伍,這些隊伍雖然也穿著藏青色的軍服,但上面卻沒有標識,辯別他們身份的,只是那一面飄揚的旗幟,走在最前面的,是扶風民兵。扶風作為高遠的起家之地,這一次代表遼西前來享受受閱殊榮,自然是順理成章。( p, h0 f# y0 a0 Y C5 i! k
3 j* S# K6 ?3 s, Q- O 扶風民兵之後,便是積石郡的白楊村民兵,白楊村民兵這一次不僅是代表著積石郡出來受閱,他們的村長,此時也正在第一個方陣之中。
7 x, C1 L' [+ M: O2 k+ c0 u+ r' F* x" u5 m8 H. j+ @
一個又一個的民兵隊伍雄糾糾氣昂最的從城樓之下走過,城樓之上,大漢的文武官員們都笑容滿面,不住點頭,而其它國家使節不免便駭然色變了,在他們的國家之中,即便是正規軍也不過如此吧,可是在大漢,這僅僅是一些民兵隊伍,後備兵源罷了。要將這些人訓練到這種地步,只怕要支付的銀錢便是一個駭人的數目。" L! E. k, ?" R) x" u8 m4 \' q
M2 [' i- }/ |0 O2 M `5 y
高遠微笑著看著那些臉上變色的使節,這一次閱兵,是大漢建國的一個儀式,又何嘗不是一次示威呢?高遠相信,雖然楚國,秦國並沒有派人前來,但他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接到這一次閱兵的詳細情況。
( J# v/ c3 x0 `6 r$ e: @2 ^, I4 Q+ h7 ?7 y
民兵隊伍行進過後,正規軍終於正式登場,率先駛上東大街的是北方野戰軍的獨立騎兵師,帶隊的正是師長公孫義,與步兵方陣由一千人組成不同,騎兵方陣由兩百名騎兵構成,黑色的戰袍,黑色的戰馬,整齊劃一的步伐,讓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兩百匹戰馬,相互之間不過有著數寸的空隙,但卻絲毫不亂,在外人看來,幾乎就是馬頭接著馬尾。 o, @$ I# h0 }* r0 I0 b$ e% h/ t
; i5 z: F1 n7 K/ n9 b; T.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