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在姑蘇閶闔門外,有一戶姓薛的米商,財雄一方,可惜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 於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兩個女兒的身上,自幼就為她們禮聘名師教讀,特地為兩個女兒在宅後築一畫樓,並邀請善畫水墨花卉的承天寺僧在粉壁上繪上巨幅的蘭蕙,將這座樓命名“蘭蕙聯芳樓”,兩個女兒日夜在樓上吟詠學習,談古論今。 十三、四歲的時候。 她們兩人的詩文便已遠近聞名,她們所寫的“蘇台竹枝詞”都得到了當代大文豪楊鐵崖的激賞。 楊鐵崖曾作詩兩首對她們加以讚美: + z7 j+ O' C0 q* l+ c
4 ^0 t N' B) z其一:
1 I2 [- K T2 |4 j6 J1 q# K8 O H3 K l錦江只見萍濤箋,吳郡今傳蘭惠篇;
+ t2 q) p3 m- c! k+ q5 O" E文采風流知有日,連珠合璧照華筵。
- n/ a1 U6 N* @9 V0 s0 v2 n其二: * }+ x+ I" a$ m8 S0 n5 G9 ` n
難弟難兄並有名,英英端不讓瓊瓊; + x' ?$ L& K* g
好將筆底春鳳句,譜作瑤箏弦上聲。
0 J- N; J l! o# @# `/ U
( `& ]7 d+ o2 W6 ]9 k8 q, s! w) O在一片讚揚聲中,薛氏姊妹漸長大了。 姐姐薛蘭英已經年滿二十歲了,妹妹薛蕙英也已十八歲,在姐妹兩人的《蘇台竹枝詞》中已經透露出“翡翠雙飛,鴛鴦並宿”的渴望,有了“妾似柳絲易憔悴”的感喟。 可藉她們的父親忙於經營商業,對她們的這種情懷渾然不覺,兩姐妹只落得個“斜倚欄干望官河。” ( s. o- t$ v- F* Z X) ]' z
正是溽暑炙人的三伏天氣,薄暮時分,夕陽剛剛落山,樓下官河中,正有一位壯碩的少年在船頭沐浴。 薛氏姐妹立在樓頭,在柳絲掩映之中久久地望著,望了很長的時間,漸漸地羞紅上頰,才慢慢地離開。 不久兩姐妹又來了,她們止不住心魄的蕩漾,這是她們久已盼望的事情。 妹妹蕙英生性慧黠,膽子更大一些,她拿出一枝連柄雙荔枝朝正在洗澡的少年投去。 那少年打了個哆嗦,激凌地一回頭,發現樓上正站著兩位少女在痴痴地看著自己,那充滿魅力的眼光深深地打動了他。 但他畢竟是一個少年,有些害羞,急急地穿好衣服,倉倉地回到船艙。 一邊是滿懷春情的閨閣嬌俏女;一邊是情竇初開的壯少年,颶尺天涯,別樣情思。
2 s/ M7 j1 h* }$ N那少年回到船艙,一種奇妙的歡愉充溢著他的整個靈魂,每當他想到那連柄荔枝打到頭上的霎那;每當他想到那兩個少女如怨如慕的四隻眼睛,他的血液立刻加快了流動、一種神秘的力量把他吸引過去,使他沉醉在一種幻想之中。 他真是心醉神迷了,他只覺得他的身子直往下沉。 他想他什麼時候能夠登一登天堂,大膽地去……那晚他做夢了,夢見他自己與那兩個少女呆在一起,他千百遍地吻她們,她們也讓他千百遍地用手去摸遍她們的全身,她們雙眼微微地閉著,軟綿綿地躺著,他不知道先趴在那個的身上更好。 他貪心大起,他想同時趴在兩人的身上,把兩人同時抱在身下,結果卻抱了空。 他從睡夢中醒來,在床上找她們不著,他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活力,卻偏偏無所事事。 他感到焦慮不安,喉嚨髮乾,他渴望著黃昏快一點到來。
8 a6 S& n+ k) ^8 w7 E$ ~薛家姐妹在那少年回到船艙後還久久地站在那兒,望著剛才少年洗澡的地方出神。 天完全黑了,丫環請她們回房用飯,晚飯後,兩姐妹四隻眼睛工看著,心照不宣地想著心事。 想像著他的各種姿式,把自己的身子捱過去,臉上時喜時憂。 做妹妹的膽子大一些,性格外向一些,口中不斷地說著:“是啊,可愛!可愛!”做姐姐的性格內向一些,只在心中問自己:“他有心愛的人嗎?是誰… …是我嗎?”她心跳加速了。 這時屋中的燭光爆了一下,放出一道亮光,歡歡騰騰,兩人同時背轉了身子,兩人似乎都在說著:唉! 天從人願就好了,憑什麼不! 誰攔著? ……她們尋思著對他表達心思的辦法,躍躍欲試,又是膽怯、又是相思。
4 Z$ u9 i+ K5 o$ q還是薄暮時分,夕陽剛剛落山,樓下官河中那一個壯碩的少年又出現了。 那少年在洗澡的時候有意露出了那厚實的胸脯;那粗壯的生滿黑毛的雙腿。 他特地把水擊得特別的響、擊得特別的高,似乎在有意發洩什麼;似乎在有意引起她們的注意。 水中的少年也注意到樓上的兩個少女比昨天打扮得更加艷麗,居然還對他露出微微的笑意。 那笑意中飽含著嘉許、飽含著期待。 一切都在無言中進行。 突然他見到還是昨天丟荔枝的那個少女又丟下一樣白色的東西。 那東西掉在水里,浮在水面,他迅速地把它撈起來,那是個紙條,那紙條儘管經水浸潤,字跡已有些模糊,但勉強還可以看清:“約你今晚上樓”。 % E% l7 _( H0 j6 e
' T" j4 A2 d- S' t: R4 g# [- N這是個既有月光,又起了許多雲的夜晚。 在二更到三更的這段時間,各家的燈都漸漸地熄了,那一盞盞漁火也慢慢地消失,只有那月亮一會兒從雲中鑽出來,一會兒又鑽進云層中去。 那壯實的後生睡不著,索性不睡,坐在蓬窗上等著那兩個少女看用什麼辦法把自己接上樓去。 忽聽得樓上有了細碎的聲響,就見一隻竹兜慢慢地悠下來,那壯碩少年懷著興奮的心情坐了進去,那兩個少女奮力地把他拉上去。
" j. g. Z" |( a- |! Y! g. G) p他上去了,雙方都明白,對方需要的是什麼,但出於禮貌雙方還是先通了姓名。這時薛家姐妹才知道這個少年原來出身於崑山的望族鄭家。 鄭家和她們薛家米行在生意上往來密切,久而久之,兩家已成為莫逆之交,通家之好。 他叫鄭秉德,這次是代替他父親運米到姑蘇,因為米還一時沒有卸完,他便暫時滯留在姑蘇。 雙方都知道,對方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太多的忸怩,沒有太多的害羞,當鄭德秉輕輕地捉住薛蘭英的一隻手時,她只是哆嗦了一下,那妹妹薛蕙英卻主動地把自己的雙手放在鄭德秉的手背上,輕輕地摩娑起來。 當鄭秉德去解開姐姐身上的衣扣時,妹妹主動地將自己的衣扣解開,鄭秉德輕輕地將雙手探進去……
8 I' c) a2 v5 v$ }. n天色微明的時候,兩姐妹重新用竹籃把鄭秉德吊回船中。 + L/ K( k. B7 E" X& S$ E, O
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從此天天晚上三個人都聚在一起。 除了滿足肉體的需要外,也在一起聊聊天、談談詩文。 真是:河上燈火明滅,樓中雙星伴月。 那天薛蘭英興之所至,贈詩一首給鄭秉德:
! t4 |4 j7 ]/ C# I
( a* g/ N( \- t( u: l玉砌雕欄花兩枝,相逢恰是未開時;
# P4 h' S/ E* Z' q嬌姿未慣風和雨,分付東君好護持。 , ^% A Q% Q' O9 ]# p* |2 U
1 v6 E& A' o: y5 v+ s* O& }" y% \) _寫得艷溢香融,令人神飛魄盪。 做姐姐的不甘示弱,也跟著寫詩一首贈給鄭秉德,但到底生性靦腆一些,寫得較為含蓄:
, q$ X% \0 t0 K3 o# j% z
- ?% Y, j" W+ o. I' C8 r寶篆香消竹影低,枕屏輕搖錦幃垂;
& B0 s" G9 k% _5 C8 a: A風流好似魚游水,才過東來又向西。
* I; V/ e8 z% ?9 X. H; X
! _1 C# i' a; N" Q. M! D6 Y鄭秉德看了姐妹兩人的詩作,哈哈一笑,在兩人的臉上各親一口,揮毫回贈一首:
8 T0 A4 v; s+ }; Y# c& K! B) e/ s( D" Q* O' f5 L
誤入蓬山頂上來,芙蓉芍藥兩邊開;” $ u5 V# C3 y- V* E. ?+ K: C
此身合似偷香蝶,遊戲花叢日幾回…… 9 q+ j+ |8 Y( o! w r5 S8 n% d8 w
" U9 x9 P8 S1 Z
歡樂是不可能長久的,每次的相會三人都是在提心吊膽中經過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激情的逝去,三人都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 7 v* }8 W4 E9 h& Y
那天鄭秉德愀然不悅地對薛氏姐妹說:“我這次本是押運糧食而來,現在拖延了這麼久的時間,我們之間的事情,一定會引起雙方父母的懷疑。我們這樣做,都未經過雙方父母同意的,一旦他們知道了,則樂昌之鏡或竟從此而分,延平之劍亦不知何時再合。我們怕是難以再見面了。薛氏姐妹聽他這樣說,悒鬱不已,說道:“我們久處閨閣,粗通經史,並非不知道鑽穴之可恥,韞櫝自佳的事! 然而秋月春花,每份虛度,雲情水性,失於自持。 ”講到這里頓了一頓,接著說:“早向我姐妹倆竊窺宋玉之容,自獻卞和之譬,承蒙你不嫌棄,特賜俯從,雖然未行定婚成親的大禮,肯定你喜歡我們,願意娶我們做妻子,這事你應當是能夠肯定的吧。 我姐妹倆正準備與你同歡衾枕,永奉巾櫛。 奈何你卻講出這樣的話來,自己製造一些疑阻。 如果今後我們之間的穢事彰聞,遭到家中父母的譴責,按照我們姐妹的意思,只要你同意,我們願正式嫁給你作你的妻子,終奉箕帚於君家。 如果我們的願望不能實現,那我們姐妹倆就只有一死,到時只能求我於黃泉之下,我一定不會再到別人家中做媳婦。 ”鄭秉德感動不已。 $ o3 y1 y( b1 B, h
鄭家運米的船卸完米之後,久久還不回去,果然引起了薛氏姐妹父親的好奇,於是派出得力的心腹家丁暗中監視他們究竟還要幹什麼? 當這幾個得力的心腹家丁告訴他晚上所見的奇異景像後,他怒不可遏,怒氣沖沖地往女兒讀書的樓上走來,在女兒的書案上見到了鄭秉德的詩,知道家丁所講的事果然是真的,當即就恨不得把女兒打得半死。 但想不到女兒的態度竟是十分堅決,她們向父親承認了一切,要求讓鄭秉德做自己的丈夫,她們告訴父親如果不准她們與鄭秉德結婚的話,其他任何形式的解決都會使這件事成為醜聞。 她們的父親當然也明白這一點,萬般無奈的心情下,提筆給自己的老友寫信,說明兒女之間不可言說的事情,鄭秉德的父母這時自然也沒有別的辦法,於是薛氏姐妹同時嫁給了鄭秉德。 ! U! ~' u L2 ]0 \! z* A0 Y% f
這件事一時間成了人們議論的話題,薛氏兩姐妹那時寫給鄭秉德的兩首詩也傳了出來。 當年對薛氏姐妹的詩才大加讚賞的,名震天下的楊鐵崖也看到了這兩首詩,他看完後莞爾一笑。 他想,當年他十分頑皮,他父親楊宏對他期望殷切,就在鐵崖山中築了一座書樓,叫他在樓上讀書,為了讓他專心致志,把樓梯都撤走了。 每天的飲食衣服都由繩索吊上去。 在五年漫長的時間中,只有一位老僕陪伴自己,再就是父親延請的一些有學問的人來幫自己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自己學問終於大成。 薛氏米行的老闆,沒有兒子,把希望寄託在女兒身上,居然也造一座樓給女兒讀書。 終至於鬧出兩個女兒同嫁一個丈夫的事來,也許是那樓造得太華麗,那樓的地方太靠近繁華的地段、水道。
& O$ g, ~# o* @; {9 `& 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