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 第九百八十三章 與子同仇+ h4 N, }, w! [. ]9 f0 Z+ Y6 L/ d# |6 i
# [4 L: {/ N. y, y( F) p/ p
張易之在奉宸監主持編撰《三教珠英》,這些日子往武則天那兒去的也少了,可是今日皇帝僅因幾句閒言碎語杖斃皇太孫和一位武氏郡王,事情太過聳人聽聞,消息還是飛快地傳到了奉宸監裡。
5 J$ ?; ]: F4 |0 G
" x+ K1 }6 b+ }. e" U1 _ 滿堂墨香文稿叢中正忙碌不休的張易之聞訊大驚失色,慌忙趕到麗春台,當他衝進麗春台的宮殿院落時,幾個小內侍正好抬著李重潤和武延基的屍首向外走,張易之一看登時暗暗叫苦不迭。
' ]5 k9 F9 c3 y! M! c7 H2 z9 }6 _! [( n
他隨即進了宮殿,見到武則天,對答沒有幾句,皇太子李顯就跟瘋了一樣闖進來,張易之好言幫他勸說幾句,息了武則天的雷霆之怒,答應赦免李仙惠,李顯又狂奔而去。7 y V. h8 v4 ~
D' h* l# w- s& ^4 C; Z' }5 ~
武則天雖是替張昌宗撐腰出氣,可一下子打死人家一個孫子一個侄孫,還有一個身懷六甲的孫女兒如今生死未卜,殿上氣氛不免怪異,兩兄弟站在這兒很不是味道,張易之便尋個由頭帶著張昌宗告辭。6 X D9 D3 U7 o0 i' w5 m8 Y
; C' ~5 b, i8 ` @$ j# ]2 g
張易之沉著臉,領著張昌宗回到奉宸監,一路無話。3 w# {! B% F! t7 H
C$ K! R( c2 m
到了二人時常獨處的小書房坐下,張易之才冷峻地道:“六郎,武家、李家,這一下子可被我們得罪遍了!”
2 {: d1 e; c& U( l' ^" ~
# l9 `! Z. R9 u, x M 張昌宗悻悻然道:“五郎,如果有人辱及令堂,你會怎麼樣?”
2 Z& \" \: n9 g5 p
& ~6 Z3 e; P2 W$ r! T2 y 張易之凜然道:“誰敢辱及我母,血濺五步而已!”5 Y9 K! j9 \6 s0 s/ f' c2 t6 o9 i
* l/ _& ?2 n! G4 ]4 c I( ] 張昌宗道:“這就是了!他們搬弄唇舌,戲辱於我,這且不算,就連咱們張家,連咱們早已亡故的祖父都加以侮辱,我若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道,豈能不還以顏色?”
1 {4 ^( E6 ?3 y5 Y
, o& O% X$ L# | “你……”
. D9 c' G+ u1 R9 L3 j/ D" e- T+ E6 d( Q9 `' U) U, S# \4 F8 x4 y
張易之重重一嘆道:“小懲也罷,何必鬧出人命。這一下,你我兄弟就是眾矢之的了。”! y! H$ s6 \$ B
, k. Z5 C) Y1 b* _' N$ _5 G$ ^ 張昌宗滿不在乎地道:“那又如何?有聖人寵著,誰能奈何得了咱們?”
) M d3 }& Z3 ]. Y, S l1 E8 S0 W: q8 l5 l, q. e* n5 r* {" L/ w9 S
張易之壓低聲音道:“怨仇太深,不可化解。聖人年事已高,一旦有個三長兩短,你我兄弟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3 Y! z4 L$ r2 V
$ f" I6 D& o z 張昌宗聽了不覺動容,仔細想想。卻又憤憤起來,道:“廬陵一家得以回返洛陽並成為太子,我們兄弟倆可是出了大力的,若是沒有我們在聖人面前為他們美言,他們哪那麼容易回來,他們居然還瞧不起咱們。這口氣,我實在嚥不下。”
; R& E( }5 \, v0 K% A) f, [. s; ~* \# V5 K; i
張易之森然道:“現在還說這些作甚?仇即已經結下,只能想辦法面對了。我們必須加快攫取權力的過程,結黨拉派、樹立奧援,聖人的寵愛不足為恃,咱們必須得有自己的力量才能自保。不過眼下,你得先避出去。”5 a0 g' k* m2 ~6 c a4 [* v2 T
7 j7 u. f) s) w g5 w 張昌宗瞪起眼睛道:“為什麼?”) T" B6 c4 Z; r; Z, U: v& m
, \- J, E5 v- A% {; |7 ^* U0 N 張易之道:“為了幾句風言風語。你便慫恿聖人殺了一個皇太孫和一位武氏郡王,這事情還小嗎?就算李顯李旦不敢言語,不代表太平公主也會視若無睹,朝中有些大臣難免也會彈劾你,武氏族人更會兔死狐悲,雖說有聖人庇護,你暫且避避風頭也是好的。”
. w. ]( U* O8 C
8 Z9 X0 `9 i. r: S8 _# w! d7 s 張昌宗聽了,悻悻的道:“避開?我能避到哪兒去?“
4 i! W' @( p/ _% X
8 R% Y j, c2 z# G 他低頭想了一會兒。忽然道:“啊!我想起來了,方才我去見聖人,聖人御案上有份奏章,正是處置楊帆遇刺案的,不如……我向聖人請旨,前去長安督辦此案?”
% t, v$ _" v7 ]1 y/ c. L
1 l: [# B+ w- Y 張易之神情一動,連忙問起細節。待他得知武懿宗被免職調回京城的消息後不由眼睛一亮,脫口道:“好去處!我留在京裡,繼續編撰《三教珠英》,你去長安接替武懿宗。趁機掌握兵權,到那時你我兄弟的地位便穩如泰山了。”
* e+ \2 j0 D/ ?, y
3 J2 y6 b+ D' }2 ?, }- `6 s 張昌宗大為歡喜,道:“那好,我這就去跟聖人說。”
$ k& b7 D$ V/ Y& N1 R; o$ k. S7 L9 x8 L' N$ Y K1 J
“且慢!”
) r' W6 _, o: s% o$ H& _6 h3 \$ l: N9 e2 l6 X$ d4 r2 }
張易之一把拉住他,意味深長地笑笑,道:“不可讓聖人明白我們的心意,要以避禍的名義去。且再等等,等彈劾咱們兄弟的奏章到了御前,再向聖人提出不遲!”# T9 Q, ^7 w) s) ?
. ^* _5 _: @7 k% D% Z2 A
※※※※※※※※※※※※※※※※※※※※※※※※※※※※2 M8 ~/ @1 S, z+ `% N: D( O
# t$ M2 b$ o; H, b4 a" q, a 東宮,李顯夫婦一夜未眠。
1 V2 _& a* n# y; P' V
" V' Q, J2 K. K4 \: O 御醫進進出出,東宮燈火通明,半夜的時候,年僅十七歲的李仙惠產下了一個還未完全成形的死胎,將近天明的時候,油燈盡枯,這位年輕美麗的公主耗盡了她最後一絲生命力,緊隨她剛剛死去不久的丈夫和孩子,一起離開了這個世界。
6 c: v5 H4 K% n. n' ^ }8 i2 X5 H2 }4 ?
李顯形容枯槁地坐在殿上,彷彿一夜之間就老了十歲,頭髮都白了許多。韋妃的親生兒子和親生女兒在一日一夜間相繼喪命,哭得她雙眼紅腫如桃。天亮了,則天門上威嚴洪亮的鐘聲響起,一記記鐘聲,掩埋了東宮隱隱的哭聲……6 M7 @8 s5 t/ z# c# E2 ?
7 k4 ~) x1 v) g
魏王府,武承嗣的臥房,武延義、武延安、武延壽跪在榻前,武承嗣臥於榻上,面如金紙。武承嗣有六子,其中第五子早夭,長子武延基昨天被杖斃,幼子武延秀為了和親出使突厥,結果被扣在大草原上到現在還沒放回來,身邊只餘三子。
, E5 |/ o5 m. i, b, I# C$ Y
3 W( @/ D+ l8 H: @# B7 X 三個兒子含淚看著他們的父親,武承嗣當年被武則天流放振州(海南三亞)時便因環境惡劣生活貧苦留下了病根,這幾年痼疾發作,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如今又被兒子被殺的事情一刺激,業已到了彌留之際。
+ Y( [! h" w- t' t" x+ d
7 a0 D1 ^5 e$ c 早已骨瘦如柴的武承嗣像一具乾屍似的躺在榻上,渙散的眼神仰視著帳頂,喃喃自語:“我的父親……死在她的手上!我的兒子,死在她的手上!這個惡婦,這個比蛇還毒的惡婦,咳咳咳咳……”
7 Z$ ]/ N- @# n# h$ v5 x4 [( `* ]6 ]: H1 ~& n
武延義不安地道:“父親!”, G" {, R5 D+ f
# Z! [, G$ e6 v) l# U
他向外揮揮手,把侍候的下人都趕出去,含淚道:“父親,人死不能復生,大兄已去,父親還請保重身體。”
/ L! N% w! P; y$ V4 @5 x' x" Q8 W A4 f# m# V E
武承嗣已經處於彌留之際,他似乎根本沒有聽到兒子說的話,只是凝視著帳頂,臉皮子脹紅了一陣兒,突然大喊起來:“她是天煞孤星!她是天煞孤星!這個惡婦,刑夫克子,刑親克友,她是天煞孤星!”
$ P4 R4 q8 I$ x$ G9 [* x
- `+ j& n, F" H" P! J# O. P5 D5 c7 L3 ` “父親!”
/ G7 c- f1 D+ E4 B I1 K1 `' g4 y0 H. G# a! g7 ^4 a, ]
武承嗣甩開武延義的手,聲嘶力竭地詛咒道:“這個毒婦。她注定要六親無緣,孤獨終老,注定要晚年悽慘,眾叛親離!她不配做武家的女兒、不配做李家的兒媳,即便到了幽冥地獄,她也無顏面見武李兩族親人,做鬼她也是一隻孤魂野鬼!”
L1 \8 p# G; M8 w$ W5 _0 q4 ~; ^+ n& l& n* g
“父親。請不要再說了!父親!父親?”
' [) L2 w8 N; p p
0 H4 q w2 x# i- B$ F 武延義呆呆地看著武承嗣,武承嗣雙目怒突,瞪著空蕩蕩的帳頂,竟已氣絕身亡!" }* k* P0 b9 K* T$ p7 L
7 w( D* i' M/ B
※※※※※※※※※※※※※※※※※※※※※※※※※※※※) t9 q6 S/ F5 K# P
* w: Q: k* V' m& E3 F" k/ M2 p4 h 清晨的八百記鐘聲敲到最後一響的時候,一輛華貴的馬車駛上了定鼎大街。7 J% `% k5 H2 K/ }6 @: o" q
5 @; h% }: z4 i' G$ ^9 L
流蘇垂幔輕輕擺盪著,端坐車中的太平公主面沉似水。2 h5 R N: F% g* ^( c7 z
9 q/ U) l: b' T# `5 O$ r 她這幾天住在“梓澤苑”。昨天發生在宮裡的事情雖有人及時告訴了她,但當天她已來不及回城了,是以今日一早她便趕回來,太平公主一進城,就吩咐車伕直趨宮城。
0 S4 r- y( F* |1 H
" D+ J8 }0 I5 E+ o 車廂寬敞,側首坐著一位黑袍老者,鬚髮半白。容顏清臞,神情氣質於儒雅之中透著沉穩果毅。" C% n; h8 V* I; y- \* ?6 z! h- \
) j/ R! h* c* M8 R9 l9 s' j; w 老者輕撫及胸的長鬚,沉聲道:“一早天子要臨朝視事,公主此時入宮,未免有咄咄逼人之勢,以老朽之見,公主不該如此急躁,遇事莫慌。否則必自亂陣腳!”& \3 z! B5 W0 Q. M
+ V* d6 h9 O6 v6 U' I
自得到武則天的默許,太平公主行同建衙開府,可以收納門下,自成一方勢力以後,她的勢力迅速擴張,每日裡需要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多,縱以太平的精明強幹也大感吃不消。
" C- X' }( i" s! L- q. } d! {5 d1 E& E* U2 y. C ]9 z
她府上管事李譯之流只能聽命跑腿。做不了這種事,投效太平門下的大臣各有公務,也不可能時時過府議事,所以太平急需得力的幕僚。這位老者就是太平公主目前最為倚重的一位幕僚先生。1 B0 {. B2 q/ t! v' b5 a1 F
; Q* p. A7 `) w9 r F, ]5 z3 D7 M
老先生姓莫,莫雨涵。福州人氏,原為吳王李恪之子李千里的幕僚,李千里奉調回京時把他帶了來。李千里在地方上原為一州刺史,軍政一把抓,雖說他為了避免引起武則天的猜忌,政務一概不理,但是總些事總需要他審閱用印的,這些事就俱由莫大先生負責。
& k+ s# y/ E* |
$ l2 c1 o" z0 Q% G 如今李千里回京,做了禁軍將領,身邊本就不再需要這麼一位幕僚,有一次赴太平公主家宴時又聽說太平公主正在用人之際,便把這位老先生引薦給了太平。莫大先生學識淵博,智慮深遠,甚得太平器重,如今已成為太平身邊第一幕僚。8 f; f U j% J
. ]: x/ W% F0 F2 G Q/ j' S+ s 太平公主聽了莫大先生的話,有些不悅地乜了他一眼,道:“莫大先生意思,本宮不該理會此事?”* `4 g! D; y" ?' W, ~2 b' l
9 T0 y" a- ?* d
莫雨涵沉聲道:“不該!至少不該做這急先鋒!若說該出面的,太子和相王無論如何也該比公主先出面,公主一早便闖宮見駕,豈非有恃寵而驕之嫌?天子一早要臨朝視事,公主如此迫不及待,不顯得太過咄咄逼人了嗎?
2 r {8 D: o/ { `, e- g; o, d3 b1 L3 Z8 z
公主請不要忘了,那是公主的母親,也是當今天子!再者,皇帝只因些許言語冒犯,便杖斃一位皇太孫和一位郡王,鳳子龍孫命如草芥,此事勢必震動朝野,今日朝會,百官必會有所動作,如果公主一早先去見皇帝,皇帝會怎麼想,會不會認為這些官員全是得了公主殿下授意?公主,小心弄巧成拙啊!”
0 c- i. K7 T, I
# P* n& q8 ?7 B' } 太平公主怵然一驚,車行轆轆,太平頭上的步搖微微顫動著,忽然,太平公主揚聲道:“調頭,回府!”莫大先生見太平從善如流,肯接納自己的諫議,微笑著捋鬚點了點頭。0 `+ D1 \# x0 v3 o" S
" l2 n1 E: m. U- m! e9 n
馬車已到天津橋頭,應聲停住,折向尚善坊,車仗進了尚善坊行不多久,閉目養神的莫大先生倏然睜開雙目,朗聲道:“停車!”# v3 G7 y& z2 N& V! [# |7 B
) L6 q( q* J: c! r
太平公主訝然看向莫雨涵,莫大先生道:“前方就是梁王府,公主殿下不想去探訪一下嗎?”- \- s& {4 y6 h$ _; x% O
2 S5 m0 ]7 t% M0 o/ m3 | 太平公主的雙眼慢慢銳利起來,道:“先生是說……”& u3 Q0 Z- h! f# N& L/ L5 P0 x
: q8 v( L' o3 D2 _' x$ ~ 莫大先生一字一句地道:“二張之害,漸已不可控制!李武兩家,至少在這件事上,是可以走在一起的!”
; ]) D0 I4 A" E" x' U) J8 Z3 S9 L1 N7 O1 c+ C! c2 \! h
P:誠求月票、推薦票!
0 r* L% C! h" ~; y5 |4 [) G- H9 [# V& e M! K
+ i3 }8 H! h, E(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