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1月23 於 2013-5-16 15:17 編輯 9 `* @( t+ Q) r. O# U
V! O, ^; R/ K; G步步驚心第1部/第六十五節: M. a4 X/ z9 ?) H
- p9 `8 y0 [5 }3 }: i 四阿哥提步而去,我叫道:“我有話問你。”他停了腳步,人卻未轉身,我繞到他身前,看著他問:“為什麼?”他靜默了好半晌,苦笑一下道:“為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待我清醒,我已經這麼做了。”- A2 B Z& I# e7 p0 R* F4 B8 A
7 O& l7 F' a, g9 Z
我凝視著樹幹上的白羽箭,心酸酸楚楚、又喜又傷,覺得原來我還是幸福的。在那一剎那,他選擇了身子擋在我身前。一剎那,已經足夠。 i9 m' m6 A0 ]* T/ j( N
0 n" Z' Y: `/ G! K/ G3 J
他冷冷道:“你不必多想,若給我點時間考慮,我肯定不會冒險這麼做的。”我收回目光,笑笑地說:“我只知道你做了!”他目光沉沉地看了我一會,從我身邊快步走開。
4 i$ _7 |+ d2 j6 i- z1 m8 U! @& m9 X9 l* [7 }4 c0 X8 a: i! Y( X/ b3 J
我轉身笑看著他的背影,待他身影消失不見後。我走到樹邊,輕輕撫過箭上的白羽,謝謝你!讓我終於看明白和相信了一些東西。 7 z5 u; F! J) W% B
6 R+ c$ W$ Z' v( _. ~ \# m" ?
試著拔箭,卻因入木很深,紋絲不動。有心去找柄小鑿子,可又怕萬一走開後被別人拔走。只得一面拔箭,一面四處張望。好不容易等到一個太監從遠處經過,忙高聲叫了他過來,他幫著拔了一會,發現也拔不出來,只得匆匆去找了鑿子。兩人折騰半晌,終於把箭取了出來。 0 B8 k0 y+ f; k4 d' K2 [ R
4 n% A8 R: g% Y& x 我喜悅地道:“真是多謝你。”有心謝他些銀子,卻身無分文,只得問道:“你在哪裡當值?”他忙笑回清楚,我記下後,又說了遍:“謝謝!”握著箭轉身而去。
+ I6 s/ \0 T% y3 ^0 `4 i! ~: q! T2 Q ^/ E8 X4 r
--------- ( d2 k% @, R" F
+ i j+ R- W' E: f6 w) }" j 十一月二十日,良妃娘娘的忌辰,二十一日我方敢去祭奠,剪了兩枝翠竹擱在她宮門前。事過境遷,冷靜地想,忽覺得她的早走,不失為一件好事。她走時,康熙雖對八阿哥有忌憚之心,但表面上一切還好。若讓她親眼目睹著八阿哥逐日被康熙所厭,只怕才是痛苦。
* x6 s) q% J3 p( {1 ]! y2 s' g/ `3 o0 d
正在胡思亂想,忽聞得人語聲,忙快速閃到側牆後躲起。不大會功夫,聽到腳步聲停在了宮門前。十四阿哥的聲音,“這地上的翠竹不像是人隨手丟棄的,是特意擺在這裡的。”半晌沒有聲音,八阿哥淡淡說:“竹葉上露珠還在,看來她剛去不久。”十四道:“哪個私下受過娘娘恩惠的人放的也未可知,她如今不見得有那個心。”
. M$ W' Y) b. Z! E( ^5 N1 }* x+ U
$ P3 n$ N6 {+ H; Z 十四為何如此說?不過這樣也好。寂靜無聲中又過了半晌,聞得十四說:“八哥,昨日剛在娘娘墓前久跪,今日又悲痛難抑,娘娘地下有知,定不願你如此以至傷了身子。”靜靜過了會,八阿哥長歎口氣,道:“回吧!”
9 n+ c/ u+ T" r9 v( E
8 `, C) {1 h% A9 H: Y. y! u% L% _ 兩人腳步聲漸去漸遠,寂靜中,我又站了一會,轉到門口,默立半晌,慢行而回。 : g4 l/ f" ` D, j, c, W- v; f/ i
0 s h) ~9 P& V: A: D% W" k" q
-----------
/ D# ^$ [9 T7 Y& s! l, e( S p; n4 b
梅花開時,康熙五十三年姍姍而至。
5 I* t9 c! E# J2 H; ?3 u3 [$ W# i+ s# i0 k. J2 m4 G
我正吩咐兩個手拿斧頭和砍刀的太監,十四阿哥遠遠而來,我們向他請安。他笑問:“你這是做什麼呢?這麼大的架式?”我回道:“折梅花。”他嘲笑道:“我還以為你打算把整株梅樹都剁下來!” , H" S) R: @* x; b$ x2 X5 o3 @
' |! x; N V1 a! I5 }# J) A5 N3 Z 我吩咐完兩個太監放梯子去,側頭道:“這就是你見識淺薄了,平日供梅不過置於几案,瓶子大小有限。我如今的瓶子可大著呢,不如此,怎能相配?”他道:“瓶子大了未免蠢笨,不見得配的上梅花。”我笑問:“去年年末琉球進貢的那對瓶子如何?”
: G7 o( L, n; q5 n+ I1 [
% k* w* d8 U& T( P6 ^ 十四微一思索笑道:“配得起。雖大但形態古雅,色澤晶瑩圓潤,連皇阿瑪都很喜愛,自進貢來後,就一直置於房中,日日賞玩。皇阿瑪這個主意真是新鮮別致。” ) `- q- N5 m! `8 J+ U6 [1 H
9 L4 H/ i, T5 k( t$ W
我笑說:“不是皇上的意思,是我自個的主意。”說完,雙手卡了個方框,從框裡看向梅花,比劃半晌,才決定,兩個太監忙依言砍下。
3 U( l: s- I: c7 y% a$ ?' K' b. f8 [# G
; C6 ~! l8 ~" \) D/ l* k3 F 又去尋另外一株合適的梅樹,我一面查看,一面問一直跟隨而行的十四:“你不去忙正事嗎?”他道:“沒什麼正事,來給皇阿瑪請安,反正順路,待會和你一塊過去。不過暖閣就那麼大,一株足以,兩株反倒不美了。” / ?0 z% U# Z* D9 F5 j. j x) l# P
' ?' v# w- h: P, b1 ^0 r" P4 M) K+ S 我道:“一株打算奉給皇太後的。皇上早幾日就念道過‘該拿一個瓶子到甯壽宮’,現在帶著梅花一塊送過去豈不更美?”我指著一株梅樹問:“這株可好?”他細看道:“後面那株更好。”我側著腦袋看了一會道:“前面的小枝分歧,更秀雅;後面的孤削如筆,更硬朗。”沉吟了下道:“就後面那株吧!” % K% H9 L" q+ y+ f" x; Q9 v( J1 z& p
2 ~5 K* y2 U( P 我笑說:“這株,我一時倒不知該如何選取,煩請十四爺幫著挑了。”他一笑未語,靜靜看了會,吩咐太監如何砍取。 3 P! ^% {- q( H0 g
; ]$ B+ K' b6 A- e4 e0 k' h2 r 兩個太監一人扛了一樹尾隨而行,行至乾清宮前,讓他兩人在外候著。我隨在十四阿哥身後進了暖閣。
% v- L! k7 E% u* [' c; ?$ B/ t2 D' E; r% Q' t9 K% a
兩人請安後,我俯身向康熙道:“奴婢砍了兩株紅梅,打算供在這兩個瓶中,皇上批閱奏折累時,賞瓶時還可以賞梅,瓶梅相得益彰。” + Z5 \, K" L5 z8 G! c# ~* r# e/ u
, T% x: G% f9 H, F" c+ r, b; x/ Q: c
康熙看了眼瓶子道:“去吧!”我行禮後,忙吩咐太監注水、插梅。 2 e+ t9 n# k, f4 h6 ~, r
: q6 r- K+ c" U6 O
康熙起身踱步看了一會,笑指著左邊一瓶道:“兩株都挑的不錯,朕更喜歡這株。”十四阿哥笑看了我一眼,我笑回:“奴婢不敢居功,這株是十四阿哥挑的。”康熙瞟了眼十四阿哥道:“只是這樣兩株梅花插在屋中,略顯擁擠,反倒有損梅的清曠高逸。”
( a# z" v; g* G2 L3 I3 `! `# i" N4 _% y' v% c
十四阿哥道:“皇祖母也喜歡梅花,不如拿一瓶過去。”康熙歎道:“朕一時竟忘了!有道理!”一旁李德全聽聞忙叫人准備架子。 & T) @+ G6 j+ a; v
5 L/ V3 S# {7 d3 `7 y
李德全躬身問:“萬歲爺,送哪一瓶?”康熙笑指了下我挑的那株。李德全忙命人抬出去。 " v( H3 p1 {. x9 D
! t+ n, X4 Q. X$ w8 P: K' D7 F
康熙從桌上拿了份折子遞給李德全,對十四道:“你看看。”十四忙接過,過了一會,遞回給李德全,康熙問:“是否該禁?”十四道:“依兒臣看,戶部請禁小錢,實屬不必。事若利於民,民必效之;若不利於民,即使依法強行,也不能長久。”康熙頷首道:“凡事必期便民,若不便於民,而惟言行法,雖厲禁何益?”邊說邊在奏折上一揮而就。 * [6 H0 e/ M; e& D. f& r
+ h; `( X1 r8 a, h: D8 S, u& d
我靜立一旁,現在康熙應該很喜歡十四阿哥。父子脾氣相投,政見也往往相合。想到此處,心中忽覺不安,玉檀端茶而來,我忙按下心思,上前接過,換掉了康熙桌上微涼的茶。 " H, j% o; R+ Z2 H2 ]% F
4 K8 {% [) F4 m# e) J/ L o; e 送梅花的太監已經返來,進來回道:“皇太後見了花和瓶子,喜歡得不得了,忙打發人去請各位娘娘來同賞。還重賞了奴才們,讓帶話說‘多謝皇上一番孝心!’”康熙笑點點頭,揮手示意他退下。 * p, D! O! F+ {% @3 S5 Q5 v
# d8 e- f, [$ H. ^$ f* `" b( i/ N' J 春去夏來,時間流逝中,朝堂上局勢的變化漸趨明朗。除了一直受康熙信賴的三阿哥仍舊參予定奪朝事,十四阿哥越來越受康熙器重,朝臣們也從開始的觀望態度,慢慢開始附和十四阿哥。八阿哥依舊態度親和,風度翩然,十四阿哥也凡事以八阿哥為先,可八阿哥面對康熙迥然不同的態度,心裡究竟怎麼想,我卻猜不透,也不願猜。四阿哥彷若一切與己無關,什麼都不知道,每日來給康熙請安,所談很少涉及國事,清心寡欲莫過於他。 - z# n5 n7 c5 P# o4 y
9 c8 P8 [# x) h& Y, @
八月秋風起時,康熙出塞行圍,留十四阿哥在京城協理朝事,三、四、八、十五、十六、十七阿哥伴駕。十五、十六、十七阿哥對角逐皇位幷無興趣,也無這個能力。四阿哥一副跳脫紅塵之外的居士形象。三阿哥雖對皇位有心,可一直存觀望態度。八阿哥處於康熙的強力壓制下,行事謹慎低調很多。四阿哥和八阿哥對彼此一如待其他兄弟,無半絲異樣,清淡如水的依舊清淡如水,和暖如春風的依舊和暖如春風。一時看去,竟然是和樂融融,全無紛爭。 8 @, l% B/ I6 f* m' S
1 N0 `6 u& B( \" m* P* P* G: D$ R 佐鷹和敏敏今年未來,玉檀臨走前忽感風寒,只得留她在京中。諾大的營地我竟然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 ! \; x) K& }3 p- Y9 m
7 h: V) [5 x3 q6 j; N) H
躺在草地上,望著滿天星斗,思緒紛雜。四阿哥對我是從外至內的冷淡疏離,八阿哥面上雖溫和,可內裡也是冷意徹骨,兩人其實殊途同歸。心中澀澀,苦笑起來。
4 o- A' G4 { T/ G4 O" `# R
2 I) D8 W4 ?3 r5 l' C 身旁的馬一聲長嘶,我一驚,猛地坐起,張望四處。不遠處一人應聲回頭,恰好看到從地上坐起的我,兩人視線一碰,他轉身就走。 ! e+ n- A# ]9 S% f" z/ |) v6 m! `; z
" C. ^) K2 X) d4 E# r, H 我霎時覺得無限委屈,一沖動,跳起就追了過去,攔著四阿哥問:“我是洪水猛獸嗎?你為何……”說著,心中酸痛,忽又覺得自己這是做什麼?沒有結果,何必糾纏?搖搖頭,不再看他一眼,從他身邊快步走開,走到馬旁,馬兒朝我打了個響鼻,用頭來蹭我,我伸手抱住馬脖子,頭貼在它鬃毛上,眼淚無聲而落。
% Q4 s0 v: W% z9 W$ q) r* [9 B
) W; y) U! m. t% k" d 一人一馬相擁良久,馬兒不耐煩起來,試圖掙脫我,我放開它,喃喃道:“連你也嫌棄我!”身後一聲低低的輕歎,我刹那全身僵如石柱,心中湧起絲絲喜悅,可又是絲絲淒苦。
4 l7 C" ?8 @- {. J2 Y2 U8 l7 O3 q4 `1 e9 Y
緩緩轉身看著他,四阿哥凝視著我,伸手替我把臉上未乾的淚珠抹去,我一時再也忍不住,撲到他懷裡哭起來。他身子僵直,雙臂緊抱著我。 2 b7 @6 u/ _2 w! x
+ Z" E8 I4 q- n; {
心中委屈淒苦漸散,理智慢慢回來,知道自己不該如此,可一時又如此貪戀他的擁抱,心中幾經掙紮,忽覺得事情已經壞到不能再壞,我如今什麼都沒有,我還衡量來衡量去的做什麼?墊腳親了下他臉頰,他身子一硬,我附在他耳旁軟聲道:“我如今還未忘掉你!你也不許忘掉我!”
# a2 T/ G& e- X+ c+ V/ R' @) ~( A& i# g* O! q. F) E3 g7 T( x. P
說完,竟然心情大好,原來這才是我心底深處真正的想法。即使你不能娶我,也不許你忘掉我!至少不許在我忘掉你前忘掉我!我知道自己自私任性,可我們只有這內心深處對彼此的一些惦記了。
+ g' d8 E1 @5 h! U3 A) }8 x. }8 g! s/ |6 a7 V! D& B$ r, j; b8 `
他凝視了我一會,淡淡道:“晚上露重,你腿不能著涼,趕緊回去吧!”說完轉身快步離去。我腿不能著涼?你如何知道的?看著他背影,心裡透出一絲甜。 4 N6 n9 X& h* ?3 F7 f5 Y' ~
( m9 z% b5 \" b4 m# c0 J1 w4 ?
撿起地上的披風,牽著馬,遠遠隨在他身後,他一直未曾回頭,可腳步卻緩了下來,配合著我的步速,讓我不至於落得太遠。隔著一定距離,兩人一前一後,各自回了營地。
( ^. v6 j8 W9 k) t/ }6 j0 W3 }- | O
----------- 7 J# e4 T7 P8 s. A) p
" c, O% Y4 e' N F/ @5 g* A 良妃去世兩周年忌辰快至,八阿哥向康熙請旨告退,說想去祭奠亡母。康熙准他所請,八阿哥帶人自行離開。
3 Q$ V, L+ M" E3 g+ G' Y8 B9 Q1 S6 p' B
他走後不久,康熙就吩咐拔營回京。此次行圍康熙所獲頗豐,眾位阿哥和大臣都盛贊:“皇上雄姿不減當年,非我等可比!”,老年人總是喜歡別人誇贊自己年富力強,康熙也不例外。聞之龍心大悅,因此十一月二十六日,行至行宮休整時,特舉行宴會,君臣同樂。 ( V$ E# G u L6 F# [# B8 ?+ P
/ \& }0 O/ i" T. q0 C# [1 Y
眾人正談笑不斷,王喜進來奏道:“八貝勒爺派人來給皇上請安!”康熙笑喧他們進來。
: l' }# s; s& X- Y6 L% N
4 E9 o% A' p& c/ T 一個老太監和一個年輕隨從一人提著一個黑布籠罩的大鳥籠進來。跪下向康熙回道:“貝勒爺向皇上躬請聖安!因來不及趕來,貝勒爺說‘在湯泉處恭候皇上一同回京’,特命奴才們帶來兩只海東青,進獻給皇上。”
) k( P) v: P' T% Q/ j# t' c! N8 G; H' z* |: l
康熙聽了笑說:“難得他一番孝心,掀開來瞧瞧。”兩人磕頭,解繩結,准備掀簾。
6 \, `: u# c. y0 L' H0 ]/ `; @4 o' a" j% K
三阿哥笑符和道:“八弟這禮送得極為有心,皇阿瑪不久前剛寫了《海東青》詩,贊道‘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三阿哥朗朗誦詩之聲忽地凍住。
8 u0 P \6 U+ L; E
$ }! [/ X: p ?) P) _4 g 滿堂刹那間如死一般寂靜,人人臉色煞白。我瞪著趴躺在籠中,奄奄殆斃的鷹,腦中一片空白,心好像停止了跳動。瞬時後,心突突狂跳,彷似要蹦出胸口,太過震驚恐懼,竟完全不敢去看康熙的臉色。 ' M- n/ u _" ]8 ]3 w; \
; { i( W" |, w# S9 r8 B. h 驚恐中,時間過得份外慢,實則也許只是一會,可彷佛卻過了很久,久得我覺得自己已經盯著兩只海東青有一世紀之久。一聲巨響,康熙身前的幾案掀翻在地,隨著乒乒兵兵杯盤落地的聲音,呼拉拉滿屋的人全都跪倒。往常康熙也會有發怒之時,可從未如此氣急敗壞,一般都會有阿哥或大臣奏勸‘皇上息怒’,寬解康熙。如今滿地所跪之人竟無一人敢出聲相勸。
7 K$ p9 A* E4 M3 L, t, @- d) o! C0 g+ ], l' q( b1 n
康熙雖然豁達,可將死之鷹的背後寓意讓膽子再大,再巧舌如簧的大臣都不敢說話。 $ E- }2 G- H, C2 `% o" D- D
8 W' k" v' ]6 [. L
我跪在地上,腦中只一個念頭,八阿哥絕對不會如此做!絕對不會!雖然康熙對他不喜,但他絕不會咒康熙死。最重要的是他絕對不會這麼蠢。 % m" u9 E( T% q* {* M$ y
1 N. w- c7 {5 U! ^ 康熙一字字地對跪於地上簌簌發抖地八阿哥隨從道:“回去告訴他‘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兩人身子直抖,沒有反應,康熙怒喝:“滾!”兩人驚恐萬分,磕頭後,跌跌撞撞地跑出。 # M, o% z# R! T$ e1 e5 x& X
! y {' K# z; |2 q0 u4 z 我全身力量被康熙的話徹底抽乾,軟軟地跪趴在地上,他的帝王夢就此斷了!徹底斷了……以父子反目終結。 ! p: w7 j; N* H# @8 H. ~% u
3 r% ^4 ~7 A, q2 h6 g/ b0 I# @ 康熙掃了一圈跪於地上的阿哥大臣,吩咐李德全備筆墨傳旨,三阿哥代擬,康熙緩緩道:“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朕前患病,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無奈,將不可冊立之胤礽放出,數載之內,極其郁悶。胤禩仍望遂其初念,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密行險奸,謂朕年已老邁,歲月無多,及至不諱,伊曾為人所保,誰敢爭執?遂自謂可保無虞矣…… ”
. A/ R; c6 E7 m# |1 H5 r( O" n) ?" n
4 g' @1 G9 m+ J 金口玉言,白紙黑字,連基本的查詢也無,康熙竟然連解釋的機會都不給八阿哥!一道聖旨,封死了八阿哥的一切退路。我掃了一遍頭貼地而跪的大臣,你們,你們滿口贊譽著‘八賢王’,把他推到浪峰上,如今卻無一人說話。
/ h% ]' O7 i, d9 }7 S3 R; Z5 c$ M$ U) @
“……朕恐日後,必有行同狗彘之阿哥,仰賴其恩,為之興兵構難,逼朕遜位而立胤禩者,若果如此,朕惟有含笑而歿己耳。朕深為憤怒,特論理爾等,眾阿哥俱當念朕慈恩,遵朕之旨,始合子臣之理。不然,朕日後臨終時,必有將朕身置乾清宮,而爾等執刃爭奪之事也……” 1 D+ |/ A! I- S7 R, ~
6 _2 r" A% E, `8 ]: h A 一咬牙,心一橫,欲站起向前,側旁王喜立即握住我胳膊,低聲道:“你還有阿瑪和兄弟姐妹。他們可不是皇子皇孫!”我一下頓住,盯著康熙背影,腦內思緒雜亂,身子直打寒顫,他低低道:“你上前,只會讓皇上更恨八爺,甚至懷疑你就是他放在皇上身旁日夜監視皇上的棋子!那也是重罪!”心徹底冰透,低頭緊閉雙眼,眼淚顆顆垂落。
! R& _8 T2 F* s2 J( W& x
; {3 e) J; @/ N3 R2 { | ───────────────────── 8 S8 Y# q' P* Y b
* ]; f |- L7 B) V* e) l
康熙心情突變,塞上行圍時的歡快愉悅蕩然無存,氣氛極為冷肅。五阿哥、十四阿哥前來接駕,兩人都是謹言慎行,小心翼翼。 - d" i/ K$ D/ I$ \9 c
# A- m" q* h; F) k# Y/ E7 Y+ i
五阿哥慎重地回報道:“八弟病倒在湯泉,派人去探望,都回絕了。其他侍從被遣散,只留了幾個日常服侍的。如今正在回京路上。”康熙問十四:“你派人去看過嗎?”十四回道:“兒臣也派人去探望,八哥避而不見。”
5 q' v+ l* \3 y8 Z' P p& u7 n) U/ `0 L4 U" Y9 n, H# F; N# {
康熙冷聲道:“心懷不坦蕩之人,行蹤也鬼鬼祟祟。朕不放心他,胤禎,你親自去帶他回來!”十四阿哥躬身應是。康熙吩咐起駕回宮。一說完侍衛環繞著立即離去,我狠狠盯了俯身恭送康熙的十四幾眼,上車而去。
U. S+ G$ z% {+ u8 k
. ^: b, u1 A( e p" { 八阿哥隨十四阿哥返回後,臥病在家。往常皇子病時,康熙定常慰問,吩咐太醫時時上奏折呈報病情,如今對八阿哥卻不聞不問。 0 S- T, Y7 w5 w, Y& c5 O' d8 ?
7 \- h/ W) e6 g* L) {
────────────────── 3 ~# `. o2 I5 @* U f
4 W# I ~+ ]- E& ~; \/ x 我愁腸百結,卻只能無可奈何看著一切。私下裡,常暗問,究竟是誰幹的?思來想去,卻無定論。
6 t, F. b7 R* N% F- h- H7 N o+ F i. C4 |
聞得敲門聲,起身開門,十四阿哥立在院門外,我忙要關門,他胳膊擋著門,一腳踏入道:“你讓我進來,有什麼怨氣我們當面說清楚!”兩人都固執地看著對方。如此僵持,不是辦法,我走開,他進來反手關上院門。 ( b# k5 _2 }5 W0 O' ]# i" F
0 J8 q1 o/ O2 e/ J 進屋後,他推開窗戶道:“你是恨我沒有替八哥辯解嗎?”我自己都未做到的事情,又怎麼會怪你?想了想,放緩臉色,試探地問:“當年一廢太子時,你為了替八爺求情,不惜以死相挾皇上,以至皇上拔刀要殺你。我不懂你這次為何自始至終一句話也無。”
2 A9 g4 O! @8 S
! W/ `& s+ V5 }) T2 W 十四道:“當年我那樣做,結果救到八哥了嗎?不但沒有,反倒因為自己沖動,讓皇阿瑪忌憚八哥在我們兄弟幾個中的影響力,不以父為尊,反從兄。聖旨中還斥罵道‘朕恐日後,必有行同狗彘之阿哥,仰賴其恩,為之興兵構難,逼朕遜位而立胤禩’,這樣的罪名八哥現在怎麼再承受得起?六年過去了,難道我還是那個沖動的,把事情越弄越糟的胤禎嗎?再說,這次事情和上次根本不一樣,上次皇阿瑪責罰八哥,只因為百官的保薦激怒了皇阿瑪,八哥幷沒有做錯事情。可這次卻是忤逆不孝,詛咒皇阿瑪的大罪。”
8 C6 [/ Y2 ~6 d8 S# _4 ~# B+ g+ f( Y( N6 _: b, i2 A
他默了會,低頭道:“送鷹的太監和侍衛已經自盡,以皇阿瑪的睿智,難道真就看不出此事有疑嗎?給太子定罪,整整查了半年,皇阿瑪卻為何連查都不查就給八哥定罪呢?而且頒布聖旨,通告滿朝文武?”我皺眉搖搖頭。 # Q0 m: h1 L4 _, T$ M- r3 O: y
' N4 H3 N, `; C2 n. M5 ~ 十四沒有看我,垂目凝視著地面低聲道:“二廢時給太子定罪的兩大罪狀都是八福晉的娘舅鎮國公景熙告發的。當時我們以為是我們布局得力,讓皇阿瑪廢了二哥。可現在我才明白,其實皇阿瑪心中早就醞釀著廢太子了,我們煞廢苦心搜集證據告發太子只是順了皇阿瑪的意,皇阿瑪正好借我們之力,理由充足地開始調查太子。皇阿瑪年齡漸大,經過太子的事情,對朝臣結黨已經憎恨到極至。一直都以仁君行事的皇阿瑪卻對太子黨的人一點未留情,齊世武是被鐵釘活活釘死的,托合齊被銼尸揚灰,不許收葬。其他眾人更是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
0 A/ j. m1 n; p2 Q5 ]3 b7 ^$ y
6 R& A" A4 Z& U1 d8 T- j Y “皇阿瑪從一廢太子後就時刻提防著八哥,太子已去,在二廢中八哥又占盡上風,朝中眾臣仍舊希望皇阿瑪能立八哥為太子,如今皇阿瑪唯一忌憚的人就是八哥。皇阿瑪一直以來都在試圖削弱八哥在朝中的影響,甚至為此下旨嚴禁眾臣幫助阿哥謀求太子之位,可八哥在朝中的勢力卻依舊不容小覷;因為禮賢下士,仁孝為懷,在江南讀書人中呼聲也最高,可以說這些都直接威脅到皇阿瑪的皇權。八哥平日行事從無大的錯處,此次斃鷹事件,不失為打擊八哥的最好機會。” ) R# M0 ~7 |( ?: ^
) w- a% n4 H% t3 k' w' {( Z* a
十四苦笑幾聲問我:“‘百善孝為先’,如果八哥連人性之本,‘孝’都未做到,他怎麼擔的起‘八賢王’的贊譽?百官怎麼能保舉一個詛咒自己阿瑪的人?讀書之人又怎麼會信服他?”十四沉痛地道:“就連八哥因母去世,悲傷成疾都成了天大的笑話和十足的虛偽。從此後不管八哥做什麼都先披上了‘偽’字。‘偽君子’比‘真小人’更遭人唾棄。只怕弄鬼的人自個都想不到效果會這麼好,皇阿瑪竟然因勢利導,輕而易舉地粉碎了八哥多年苦心經營的聲望。”
7 o0 y! I5 _" W/ R7 k" M# _& l
* @, a1 W# N- c4 _8 P. R5 ~0 @: ^ 我癱軟於椅上,天家無情!難怪自始至終,八阿哥未曾做任何辯駁,當年為了百官保薦的事情還特地向康熙表白心跡,可此次這麼大的罪名卻只是悄無聲息地病倒了。因為究竟是不是他做的在康熙眼裡根本不重要,康熙認定是他做的,那就是他做的。康熙居然如此對自己的兒子,他為了仁君的名譽,行事每每瞻前顧後,對貪官一再手軟。可卻不惜毀了兒子的身前生後名,千載而下,八阿哥罵名已成。做的好的可以說其虛偽,為了博取虛名惺惺作態,稍有差池的,那是陰險本性的流露。十四能想到,八阿哥也肯定能想到這些,八阿哥的病不僅僅是被人陷害的憤怒,更是對康熙的心寒,對自己一生辛苦盡付流水的悲痛,對百年後人世罵名的無奈絕望。
3 _$ S! `, ]' {1 U7 w
4 g' `' y w( p* B( V5 G" H8 i 半晌後,十四道:“皇阿瑪是鐵了心會在此事上再做文章,務必要八哥再無問鼎皇位之力。現在的情況,只有保住自己,才談得上維護八哥,否則大家同時垮了,只能是拴在一塊完蛋!”
9 {; E; C' R8 I( O/ T7 U1 a+ O4 m8 E: K+ h
我靜思了會,盯著十四道:“八爺送的鷹怎麼會奄奄一息呢?送出時肯定還是好的,那只能是路上動的手腳。可派的人都是跟在爺身邊多年,得爺信賴的人,究竟什麼人才能安排了這樣的人在爺身邊,讓這些狼心狗肺的奴才私下動這麼大的手腳?又究竟什麼人能從此事獲益?”
: D$ }: n6 L% A8 e% P( _4 Z, Y, f! O/ a% ~; ~+ `
十四聞言,臉色鐵青,不敢置信地盯了我半晌,他氣指著我,手輕顫,半晌後吼道:“我看錯了你!”說完,摔門而去。 ! ^/ J$ }! |# B9 v7 w- P1 X
+ s4 I$ H$ T5 U
我心哀慟萬分,究竟是不是他做的?他如此舉動是做戲掩飾,還是真的失望生氣?如今的十四爺是康熙跟前的紅人,早非當年追到草原上的十四阿哥。八阿哥徹底垮掉對他極其有利,原來的利益集團必定會再推一人出來,考慮到現在康熙對他的喜愛,肯定非他莫屬。這樣原本八阿哥的勢力都可以收為己用。面對皇位的巨大誘惑,他割舍兄弟之情也不是不可能。
4 h( _' P$ b* U( W
4 |4 t6 @9 |, Q: I! `* |3 I 其實事已至此,我再追究還有何意?相關的人都已自盡,我不可能有人證物證。可是我不甘心,我想弄明白,想看看這個宮廷究竟能殘忍到何等地步? / M* o3 u- Z0 u* N" Q$ ?9 S
* `2 O$ i( w2 R3 s0 u
甚至我甯可這件事情是四阿哥做的,自從十三阿哥圈禁後,四阿哥和八阿哥已經不僅僅是皇位之爭的對立,他們還有恨有仇,他們是敵人,四阿哥如此做,只能說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 Z( @! ?( X! q5 }$ \1 N
1 l B1 o; `2 p
可不管從下手機會,還是最後獲利,都是十四阿哥更有嫌疑。十四阿哥,你可是八阿哥從小親密的兄弟呀!你怎麼能殘忍至此?
8 q; e4 ~2 X% B# U' w) I+ p2 L/ s* l3 }
──────────────
1 {9 Y9 n! j+ _( d& K' \$ ]
( v) A# i3 r+ i3 \ 康熙五十四年的新春在我滿腹愁思彷徨中渡過,除夕晚宴八阿哥和姐姐都未來,只有八福晉盛裝出現,替養病在家的八阿哥向康熙和眾位娘娘請安。她舉止得體,笑容自然,化解了不少尷尬,康熙對她也還和藹;她冷如刀鋒的眼神,又讓幸災樂禍、悲憫同情的各色目光全部收斂;看到她,沒有人敢輕易滋生無謂的憐憫,她用從小嚴格培養的高貴雍容,依舊高高在上的俯視著眾人。 , j1 X: M! _; _ g3 n- l
( j) d1 a4 s( f8 u! A) n% v6 a1 V6 N: b
我眼睛潮濕,滿心感佩地看著這個獨自為八阿哥而戰的女子。她是瘦弱的,面色蒼白,厚重的胭脂根本無法遮掩,身材消瘦,往日合身的宮服變得肥大;可她又是極度堅強的,她原本可以選擇留在府中,躲開這一切,任憑他人在背後中傷非議,可她帶著笑容而來,替八阿哥請安問好,禮數周全,任人無可挑剔。她讓一切嘲笑都變成笑話。
! h' d' M- J; i- H/ J
0 G% z* X% j0 p5 W5 F- r 正月二十九日,康熙再次宣詔,停止八阿哥的俸銀、俸米。事情本身倒沒什麼,八阿哥受封貝勒極早,平日薪俸很高,再加上受寵於康熙時賞賜的佐領進項等,錢銀頗為寬裕,日常開支絕不會有問題。可關鍵是此事向朝廷眾臣傳達的信息,事情過去兩月有余,康熙在完全冷靜的情況下宣詔,明明白白告訴大家他絕不會寬恕八阿哥,無異是給心存觀望和追隨八阿哥的朝臣們一個明確警告。
7 m5 J- ~: S( }' W7 T4 {# y) a: j' X: V/ t7 h& V- N# X$ w5 _1 p
-----------
- D8 q# o( x' Z; v2 z& U' |* A' [# i3 y$ i7 |: W2 j) Z
我在梅樹下默立良久,想著康熙的聖旨,愁苦滿懷,折下一枝梅花。希望它能讓黑沉沉的日子著幾點亮色。
: j; R9 c* s3 ]5 ~ w+ E# I9 u1 ]+ k
手持梅花,剛推開院門,王喜就急急沖過來道:“急死我了,萬歲爺要見你,趕緊走!”說著就往前沖。我笑道:“你好歹也等我把手中的梅花插好呀!”他跺腳道:“我等了大半晌了,趕緊扔掉!” & U/ Z7 e4 S6 C! j/ {" @
/ v& l8 P, X/ j! F+ G; N9 z. E 我一笑未加理會,手腳麻利的把梅花插好,才隨他而行,“什麼事情?”王喜道:“不知道,師傅吩咐我來叫人,我就來了,過會子師傅要罵我,你可得幫我說話。”我笑道:“知道,都是我的錯,不該去摘梅花。”
3 [* X j- p( a, L. L7 V, H. ]; b- q6 {) q2 t0 K
進暖閣向康熙請安,康熙心情好似極好,笑眯眯地讓我起來。李德全也是看著我微微而笑。 ; t" S% t5 m' e/ k) R
6 L. Z8 e- R: Z# m& L9 a7 l
康熙問:“若曦,你伺候朕幾年了?”我心中一緊,強穩著聲音道:“奴婢四十四年進宮,算來已快十年。”康熙歎道:“彈指間就是十年。初進宮時,身量都未長足,朕眼看著你一天天出落的婷婷玉立。朕的女兒都不如你伴朕的時間多。”我僵硬地笑笑未答話。
2 w! _/ X3 s, K2 Y _+ k3 {
, ?) l2 n0 r& v# n/ @5 x+ r 康熙道:“朕對你的婚事左思又想,原本是為你好,反倒有些耽擱你了。”我忙跪下磕頭哀求道:“皇上,奴婢情願服侍皇上一輩子。”康熙笑斥道:“說什麼傻話?哪有不嫁人的道理的?朕再舍不得也要舍。十四阿哥胤禎與你年齡相當,你們素來要好,他絕不會委屈你的。” 5 X/ @, u7 Q- N. x
2 w1 z0 I# a" I, E( Y% G 康熙的話一字字都如針錐,紮得我心劇痛。十四阿哥?其實這也許是最好的一個選擇,畢竟我們從小相識,對彼此的脾氣也算了解,兩人雖常有爭吵,但他對我一直很照顧;如果曆史不變,他結局不壞;又能如我願逃離紫禁城,躲到小院子中從此不問世事;即使八阿哥之事真是他使的壞,可為了皇位這些阿哥們又有哪一個是乾淨的呢?我不應該恨他。腦中一遍遍對自己說著嫁給十四阿哥的種種好處。
( c- [. v ^: i1 o' i5 r' y2 {$ \: |" Q$ {3 A) M: x
李德全帶笑斥道:“若曦,怎麼半天都不回話?”我手簌簌直抖,身子發顫,拼盡全身力氣磕頭道:“謝皇上聖恩,奴……奴婢……願……願……”一個意字卡在喉嚨裡,半晌都說不出。
# r9 Q% ^4 C T; a$ f1 n
7 f8 [1 k6 _' q# h, O- K' A 李德全帶笑斥道:“若曦,怎麼半天都不回話?”我手簌簌直抖,身子發顫,拼盡全身力氣磕頭道:“謝皇上聖恩,奴……奴婢……願……願……”四阿哥、八阿哥的面容交錯在腦裡閃過,‘意’字卡在喉嚨裡,無論如何也說不出。
; S: g ? e5 q" \4 O; t4 H
5 j7 L6 V2 b% i1 ~ 康熙叫道:“若曦!”聲音壓迫,我心中恐慌,脫口而出道:“奴婢不願意!”話一出口,忽地全身放鬆下來,手不抖了,身子也不顫了。原來我千般理智,萬般道理,事到臨頭,還是遵從了自己的本心。 ' i- T& Q6 R1 V+ [* h$ q$ Z0 U0 y
9 M: B% n- t; Q+ `$ D
我深吸口氣,向康熙磕了個頭,坦然道:“奴婢不願意!”原來不過如此!我幷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驚懼害怕,我淡然地等著任何可能的命運。 : F7 j1 I0 E S' V" x) T J7 E
; l) V A3 l. m 康熙默默瞅著我,半晌未做聲,李德全躬身低頭站立。康熙淡淡道:“你這是抗旨。”我磕頭道:“奴婢辜負了皇上一片苦心,甘願受罰!” & }3 \. B8 H+ s
" |) \) A- K8 @* s
康熙道:“你就不怕朕處罰你全家嗎?”我磕頭朗聲道:“自古明君賞罰分明,我阿瑪在西北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從無差錯,若為了一個輕如草芥的女子,棄良臣於不用,非智者聖君所為。皇上乃千古仁君,更不會如此。” 2 l6 h8 v- g! i; H, s
+ Z1 W3 f( ` j 康熙冷冷吩咐李德全:“女官馬爾泰.若曦,恃寵生驕,言行惡劣,責打二十板,遣送浣衣局,專為宮中太監洗衣。”李德全低聲道:“喳!”
7 i2 q K. x5 R. z) y& T* J2 o9 l- Q- \9 F- E& ~& E+ Q/ ~
我向康熙磕了三個頭,李德全領我出來,對王喜吩咐:“准備刑凳。”王喜看李德全臉色難看,不敢多話,匆匆去備。 0 h1 z4 d' H; M* p6 U, a% `
0 I8 V5 E: L' j# }/ [% o 李德全歎道:“若曦,你真是辜負了萬歲爺的一片苦心!”我低頭不語。不大會功夫,刑凳備好,執杖人靜立一旁,王喜看了圈四周,納悶地問:“打誰?”李德全淡淡吩咐:“把若曦的嘴堵住,杖責二十。”
% W; A# u, S# `8 H/ U( l+ F/ i! F
. l# c8 C: o1 x/ T 王喜大驚,半張嘴看向我,我微微一笑,自動到刑凳上趴下,閉上雙眼。兩旁侍立的人把我嘴塞住。
2 J) m! _ D2 s' `+ C3 P1 G3 K2 B
c3 z( c% r2 M7 J$ Y 一聲悶哼,好痛!起先還能默記板數,一板板打下,慢慢身子開始痙攣抽搐,痛得心中黑亂,任何聲音都發不出。 / n$ W# S: l' K. u! O: h' r8 m- U1 ?
+ T+ w9 z3 `8 }" M
“送她回屋。”王喜忙叫人抬春凳,送我回屋,一路上不停地說:“姐姐,你忍著點。”
8 e5 s: K/ B$ J; x* w( y# _) Q; O# W# f c: g
玉檀聽到響動迎出來,呆立一瞬,捂嘴驚叫道:“怎麼全是血?”王喜急躁地斥道:“還不去備水、創傷藥?”玉檀忙轉身而去。 5 E/ Q4 K. T" W- ~% H0 u
9 z7 }' r5 B$ h, P* w/ A
王喜指揮太監把我擱置好,揮手打發了他們,俯在榻邊問:“所為何事?我來叫姐姐時,師傅臉色甚好,應該不是壞事呀!” 7 y1 P. t7 @6 O O0 L5 f% D
1 F3 m7 y' J! T" O' M7 K% ^ 我微喘著氣道:“別問了,多知無益。以後好好跟著李諳達,凡事多留心,少說話。你聰明有余,但話卻有些多,沒有你師傅的謹慎。”
Z) h1 }- f7 y+ X8 T+ \7 I$ T4 ]+ M+ N7 |' ~1 m/ A F1 n
玉檀端水拿藥進來,王喜搬了屏風擋在榻旁,人回避到屏風外。玉檀用剪刀一點點把衣服剪掉,“姐姐忍著點,衣服被血糊在傷口上,取時會有些疼。”我點點頭,咬住枕頭,玉檀快速地揭下衣布。我牙關緊咬,一會子功夫,已是一頭冷汗。
D9 U5 ~* Q0 [0 v& S9 o1 g% s' q3 O9 D/ h9 e: }0 q
玉檀一面上藥,一面問:“姐姐,發生什麼事了?”我未吭聲,玉檀又問王喜:“王公公,究竟怎麼了?”王喜跺腳道:“我也正問姐姐呢!當時暖閣內只有我師傅和姐姐在內伺候,我如今也是滿心糊塗。”我道:“王喜,回去吧!你留在這裡也幫不上忙。” 5 \* z) `$ y& W9 \; l& ^) u" l6 ^6 \
. M# J- ]$ T2 B
王喜在屋內打了幾個轉轉,無奈地道:“那我先回去,玉檀,你好生照顧,缺什麼就來找我。”玉檀忙應是。 ; q- r V3 b0 N4 e1 F) T1 Y
' B% e, z& i# t- r1 T
玉檀替我攏好被褥,蹲下問:“究竟發生何事?”我道:“其中原由,萬歲爺只怕不願讓人知道。只能說,萬歲爺對我已經很是寬容,若真說破了,我所犯的罪,就是賜死也不為過。你知道了反倒對你不好。”她默默出神。 3 Y; |. B; F1 D, `& l, U
3 J7 ~& R0 v* I 我說:“以後你要照顧好自己,不過你素來謹慎小心,我倒是很放心。”她驚異道:“萬歲爺准姐姐出宮了?”我微微笑道:“萬歲爺讓我去浣衣局。”她猛地從地上跳起,叫道:“為什麼?怎麼可以這樣?姐姐出身嬌貴,連針線都少碰,怎麼吃得了那苦?就是那份醃臜也受不了!” 8 c9 t1 E) s1 o# a0 r3 |9 I- f2 K
9 Y# E W* v+ U5 T2 r3 L 我歎道:“我都不怕,你怕什麼?”玉檀凝視著我,緩緩蹲下,頭靠在我枕旁,兩人臉臉相對,我朝她嫣然一笑,她卻眼淚潸然而落。
; W/ P5 |' D6 | w. o! n% c+ X& e8 c7 L$ H
─────────────────
, y/ O* g- h' p, k
0 f1 Y- a% u$ U 我行動不便,想著只能請玉檀不當值時,幫我整理東西。玉檀推門而進,手中拿著一大株杏花,屋中立即平添了幾分春色和喜氣,她一面取瓶插花,一面隨口問:“四王爺來過?”
$ a, U$ X: C. k: E8 J% ?7 c( B2 q* {/ A7 O# U
我心中抽痛,面上卻笑問:“沒有呀!怎麼這麼問?”玉檀側頭看我,吐了吐舌頭,笑著說:“我回來時遠遠看到四王爺好似站在院外,等拐了個彎走近時人卻已經不見了,我還以為來看過姐姐。”
) ]' q" Q; j0 ?/ j" g) Q, ~8 \4 M# p/ x5 @/ Z1 O, z0 {3 a
我頭緩緩躺回枕上,你剛才就在院外嗎?凝視著牆壁,心內酸楚,這不厚的牆壁卻就是天涯海角的距離,不過走十幾步就能相觸,但卻是難如登天的險途。
d0 O( l& _7 J" V! @. l) @/ f- k. J
玉檀插好花,人立在花旁問:“好看嗎?”我看著她黑如點漆的雙眼,色若春花的容顏,笑說:“好看,真正是人比花嬌。”玉檀努嘴道:“人家讓姐姐賞花,姐姐倒來打趣我。”
4 ~# S+ \; F8 s/ F0 c! n ^& [5 `! E" H( W" D9 ^
我笑看了會杏花道:“你若有空,幫我收拾一下東西吧!”她剛聽我說完,立即扭過身子,不言不動。我歎道:“如今是李諳達好心,壓而未發,容我在這裡暫時養傷,可這根本是遲早的事情,萬一哪天來人請我搬走,再整理豈不狼狽?”
5 S( M9 z( W! R# D
/ E5 u! r3 P) `0 \% s% [ 她默立一會,開始忙活,從衣服理起,衣料較好的我都命她撿出先擱在一旁,半新不舊的原放回箱中。待她完全理完,我指了指道:“這些衣服都沒怎麼穿過,給人也好,自個留著也好,隨你處置。”玉檀道:“我不要。”我道:“我去的地方用不著這些,反倒糟蹋。最緊要的是那裡的人都穿得一般,我穿這些,豈不是生生招人厭煩?這個道理難道你還不明白?”她含淚看著我,一扭身打開了別的箱子。
, O: s( q A' p3 t Z9 N# C" [- z) z, B9 X8 Q5 @8 Z
平日的玩物,茶具,書籍。我笑說:“茶具就都留給你了。其它的你看著喜歡都揀去好了,別的,別的……”我一時也想不出如何處理。 , R1 Z- x5 S e& _3 H }) X
, D! L% O$ i5 l9 S
“別的我幫你帶出宮,送到你姐姐處。”玉檀忙向立在門口的十四阿哥請安,然後退了出去。 6 T% Q. S& p& ~) h5 M+ T
3 E5 y' I% ]: L) o8 {
我看到他,份外不自在,靜默了半晌,才道:“多謝!”他沉痛地問:“你為八哥求情了嗎?為什麼不找我先商量一下?就是不相信我,還有十哥呀!” ) [- N: ]* g5 u, K
5 `+ Y7 A6 p; W( D- B, R, v
我忽地鬆了口氣,原來他什麼都不知道,“不是的,你莫要把我想得那麼好。我……我確是恃寵生驕,言行不當惹皇上生氣了。”他搖搖頭道:“若曦,我有時候真是恨不得把你腦袋破開,看看裡面究竟裝了些什麼!” " F. I: l$ H+ A- Q
, h3 R+ G2 e2 n B' p7 j 他問:“究竟所謂何事,告訴我實話,我也好想辦法幫你,看看在皇阿瑪跟前有沒有轉圜的余地。”我道:“皇上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確實我言行冒犯天顏。”他盯著我半晌無語,神色幾分寂寥夾雜著隱隱傷悲,“你還是不信我!不僅是你,只怕八哥、九哥心中都在懷疑我。只不過他們不會表露出來罷了!”
% ~" ]: O- E1 j3 b' E3 a. T. C% S7 U& Y m* @
我道:“讓玉檀進來收拾東西吧!待會麻煩爺幫我帶出去。”他沒有說話,我揚聲叫玉檀進來。
1 _& R. K$ M/ x3 f3 K2 i* d% v. N0 C0 t6 A
玉檀一件件拿起問我如何處置,一路問過去,我不禁笑起來,十四阿哥也是嘴邊帶著絲笑。玉檀納悶地看著我們,又看看自己問:“我做錯什麼了嗎?”我笑說:“不關你的事情!這些東西絕大部分不是十阿哥給的,就是十四阿哥給的,看到它們,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了。”十四阿哥輕歎口氣,我含著絲淡笑,示意玉檀繼續整理。 % x+ w0 I8 R3 W: @
7 Y: T9 ?, J5 `6 o 十四道:“十哥聽到你的事情,叫嚷著要去找皇阿瑪說理。我勸他打聽清楚再說,這次不同往常,竟然特地下了聖旨,罰得又如此重,不然弄巧成拙反倒害你,結果好話說盡,怎麼勸都沒用。”我微微一笑,沒有言語,十四問:“你就不擔心?”我道:“你沒有勸下,自然有人能勸住。”十四道:“後來十嫂出來一通臭罵,罵得十哥啞口無言,也不跳腳也不舞拳了,乖乖坐於椅上。真是一物降一物!”
5 A- z9 r1 ^' y( c0 [
" ]' M6 t4 I" A) Z# u2 N 俯身整理東西的玉檀轉身問:“這紅綢裡包的是什麼?細細長長的。”我忙道:“拿過來!”玉檀遞給我,我隨手塞到枕頭下,手在枕下輕輕摸過箭羽,心中百般滋味難辨,吩咐道:“幫我把首飾匣子遞過來,你再看看箱子裡還有些什麼?”
- }) o- D/ o7 J; [
9 m% K1 O# Y& D! `( J 待所有物件整理好,我看著桌上的珠寶匣子,笑說:“上次托你帶走,你不願意。不如你還是帶給十三福晉吧!”十四阿哥道:“你先顧好自己吧!如今境況淒慘的是你,別人都比你強!” 8 z% o/ V, y5 D7 i2 j, {
. ^* h& X9 Z& S, l& [- } 我默了會笑道:“書籍就不管了,由玉檀去處理吧!銀票和銀子,我自己留著,首飾我也自個留著。那一匣子珠寶和這些零碎物件就麻煩十四爺幫忙帶給我姐姐。”
' n7 T6 L7 F- Q4 |( i& d, J
7 ]+ r* N' H3 A, o0 w0 Q2 S 十四問:“你要給你姐姐寫封信嗎?我在八哥府中見到她時,她眼睛哭得紅腫。”我聞言,眼淚立即湧出,“我不知道寫什麼好,你就幫我轉告說‘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的,讓她也照顧好自個。’”
; O7 U( J6 }1 X
1 Y4 t7 F5 b3 ^5 Z 十四點點頭,拿出一盒藥對玉檀道:“用法都在裡面清楚寫著。”玉檀忙上前行禮接過。他默默凝視了我一會,叫太監進來搬東西離去。
" i, J, u: N. o- Z2 P0 Q
6 m2 E; B- |6 D$ S ----------------------------------
6 v, t t. U* r0 k$ [3 N" \9 J( w& `, k/ Q( R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康熙帝率領部分皇子出巡塞外,允祀因生母良妃衛氏去世兩周年致祭,暫時未在隨扈皇子之列。康熙帝一行離京後第六日,允祀派太監與親隨人員去給皇父請安,並稱將於皇父出巡中途等候,扈從回京。令康熙帝怒不可遏的是,由太監帶來的允祀所進呈的禮物,竟是兩架奄奄殆斃之鷹。按,此處所言之鷹,是指被用來協捕獵物的海東青,為雕類中的一種。康熙帝曾寫過一首名為《海東青》的詩,對這種猛禽大加贊賞:“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當時,南苑一處地方名為晾鷹台,是康熙帝檢閱八旗,比武較箭之地。鷹是滿族人出獵時必備之物,允祀以此呈獻皇父,是借以博取歡心,而絕不會故意送上殆斃之鷹,自招重罪。 , z8 b+ K) D' Y
! Z, A2 S0 H0 v' I! z 殆斃之鷹很容易被理解為喻比康熙帝垂老多病,行將離世。為此,康熙帝惱怒到極點,以致“心悸幾危”。他除去怒罵允祀,公開允祀於二廢太子時所奏“妄言”並予痛斥外,還說出“朕與允祀父子之恩絕矣”這種絕情之語。
/ O! y% R( E' b; ~5 o" ~* }+ a; c ~8 T4 }* u1 R: i) A
允礻乃被複立為太子後,允祀為群臣所擁戴這一問題,仍使康熙帝備傷腦筋,“數載之間,極為郁悶”。二廢太子中反太子派出力甚多,這更使他擔心允祀將會進一步提高威信,成尾大不掉之勢。
& l! K, w% [- _9 p, t$ ~5 Z- A
9 [' m+ ]0 i: w' |% A 康熙帝對此亦不諱言。他在斃鷹事件發生後說:“此人(指允祀)黨羽甚惡,陰險已極,即朕亦畏之。” $ S# f: z3 d; |& n6 {: V9 M' g
9 ^& H1 g! ~, S8 Q j
---------- : [3 Q. y" Z( S
3 q. P9 R; Q- U; k1 F3 a! k- z( D 我個人對老八政治道路上的轉折事件,“斃鷹事件”,堅持認為絕對不是老八所為,但究竟是何人所為,我有很多猜測,一,同爭皇位的阿哥,(這裡面又有多個可能性,三?四?十四?),二,曾經因為八阿哥,家破人亡的人。老八在朝內的仇家也不少。三,我甚至認為就是康熙自己所做。
: ]' F) e5 M. k6 U3 _
- `* U" [& d3 A! N# [0 e" N, z 畢竟‘斃鷹事件’發生夠蹊蹺,而康熙的處理也可以說極為草率,結合康熙晚年奏折上頻頻出現的恐懼和無力感,我個人覺得即使不是他設計,也肯定是因勢利導。3 v8 t; t6 ?; l8 v
: \4 B+ X: c3 }, d
& R# `# l, r+ \) O3 d)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