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8|回復: 0

自創急救呼吸法 宋文舉獲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1-8 00:00: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自創急救呼吸法 宋文舉獲獎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1484821.jpg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自創急救呼吸法,獲北榮頒給「醫學創新獎」。 記者彭宣雅/攝影

「只要捏鼻、壓腹,就會呼吸了。」病情危急、呼吸困難的嬰兒急救,相對較困難,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自創無創式急救呼吸法,透過咽氧(放一條細導管)、捏鼻、壓腹的簡單步驟,幫嬰兒恢復呼吸,比傳統口對口人工呼吸、氣管內管插管急救簡單易學,15年來救人無數,獲北榮頒給「醫學創新獎」。

宋文舉表示,這種急救方法不需要特別器械、面罩、急救復甦球,新生兒急救分秒必爭,若器械醫材不合稍有遲疑,小病患恐失去生命。這套急救呼吸法適用任何年齡,醫師簡單易學,即便是相對惡劣的環境也能搶救病患。

北榮常有早產兒「巴掌仙子」,宋文舉說,這些孩子氣管內管放久了,氣管會軟塌、狹窄,拔掉管子就不會呼吸;他曾用這種方法救治過一名僅500多公克的巴掌仙子,直接拔掉管子,改用無創式急救呼吸法,先幫寶寶呼吸,再為寶寶做軟式氣管鏡、支架或雷射,直接治療氣管塌陷問題,後來這個早產兒不用插管就可正常呼吸、飲食,長得活潑又健康。

1484822.jpg
台北榮總/提供

不少人對宋文舉的印象,來自之前的北投女童割喉案,全程參與搶救的宋文舉談到女童傷勢時對著鏡頭數度掉淚,真性情感動不少人。事事隔五個多月,宋文舉今天再談起這名女童,依然紅了眼眶頻搖頭。他說,這麼小的孩子、傷得這麼重,當天20多名醫護人員寸步不離守著,只為了幫女童在國外的父親爭取一點告別時間,雖然救不回女童很遺憾,對家屬仍是很大的安慰。

投入重症新生兒科超過30年,宋文舉面對婦幼內兒急診五大皆空困境,近年也有「後繼無人」之感。他表示,健保給付對兒科、特別是兒科重症審核給付不合理,大環境把年輕新血逼走,兒科做越多、越厲害,越賠錢,醫師做這麼多勞心勞力的事,卻沒有相對的報酬,讓年輕新進醫師看到兒科重症工作辛苦又低報酬、糾紛相對多,當然不願意投入。他感慨自己雖有「一身武藝」,但若沒有年輕人願意投入傳承,實在太可惜。

宋文舉說,即使他已經是主任,但每周總有好幾天晚上會被叫回加護病房急救小病人,幾乎全年無休。但他認為,這些小患者一兩分鐘不注意可能小生命就沒了,若能救回來,未來對社會將有更好的貢獻,自己再辛苦一點也值得。

來源: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1297283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10-17 06:35 , Processed in 0.02420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