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3|回復: 0

孩子發燒逾5天 可能罹患川崎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8-7 15:23: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孩子發燒逾5天 可能罹患川崎病
  蘋果日報
林銘泰 台大醫院小兒部心臟科主治醫師
          01300000046969120593546005980.jpg
川崎病一般認為是原因不明的血管炎,常發生在年紀較小的兒童;症狀除持續發燒4、5天以上外,還有兩側非化膿性結膜炎、口腔黏膜發紅、四肢肢端皮膚脫皮、紅疹及頸部淋巴結等特徵;而外表看不見的冠狀動脈變化,更是小兒科醫師最不放心的。

症狀與猩紅熱相似

在台灣,我們不斷地提醒年輕醫師,若孩子發燒超過5天,一定要評估是否有發生川崎病的可能,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時間。川崎病的症狀與腺病毒和猩紅熱相似,在臨床判斷上亦須多留意。

據健保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800名病例,5歲以下兒童佔全部川崎病人的90%以上,尤其是1歲左右的嬰幼兒;好發季節以4∼6月居多,男孩比女孩多;家裡若有一個孩子得了川崎病,其手足未來發作川崎病的概率,是同齡風險的10∼20倍;約有1%∼3%會有再發作的可能。

輔以3D超音波篩檢

日本川崎病學會建議的治療方式,是在黃金治療期(從發燒的第1天起至10天內)使用阿斯匹靈及免疫球蛋白,用以抗發炎與抑制血小板凝集,可使85%∼90%病人退燒;萬一燒還不退,再追加第二輪免疫球蛋白治療,少部分病人甚至還要加上少許類固醇。

要判定病人冠狀動脈是否受影響?只須進入網頁(http://www.tspc.org.tw/service/z_score.asp),輸入孩子的身高、體重和測量到的冠狀動脈大小,即可推算出孩子冠狀動脈大小的百分位,並與台灣一般健康兒童比較是否有擴張。
台大醫院自1976年確立本土第一例的川崎病之後,目前已治療約1200位川崎病的病童,其中30多位有持續性的巨大冠狀動脈瘤,我們遵循前述原則追蹤,並輔以新一代的3D超音波、心臟電腦斷層及風險基因篩檢,期望能將治療帶到更新更安全的境界。

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 ... e/20150802/36700151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5-24 22:14 , Processed in 0.03535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