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9|回復: 0

耳朵常悶脹?耳咽管氣球擴張術解救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4-11 00:30: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耳朵常悶脹?耳咽管氣球擴張術解救


你曾經有耳朵經常悶脹不舒服,吃藥都沒有改善,甚至影響聽力嗎?其實,上述的問題可能來自於耳咽管阻塞,拜進步醫療所賜,目前遇到耳咽管功能障礙的案例,已經可以採用內視鏡經鼻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治療,患者即可告別耳朵悶塞感,以及避免發生中耳積水的狀況。


長庚醫院耳鼻喉科趙偉傑醫師自美國哈佛大學精修,引進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治療耳咽管功能障礙。(圖片提供/長庚醫院)

鼻過敏導致黏膜水腫 造成耳咽管阻塞

1名26歲的詹小姐,一直常有右耳悶塞的感覺,尤其坐車爬山之後,耳朵的悶脹更是要持續好幾天,每次都要一直捏著鼻孔憋氣,耳朵才能有幾分鐘的通暢感,之後又繼續塞住。經過鼻咽內視鏡的檢查發現,患者耳咽管因為長期鼻過敏導致黏膜水腫而部分阻塞,需要很努力地吞嚥才能勉強自行開通。

於是患者接受內視鏡經鼻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醫師以氣球從鼻腔深入耳咽管之後,撐開了原本狹窄的管道,短短兩分鐘的擴張,原本水腫的黏膜即消失了。手術過後,悶塞感也沒有了,即使爬山及搭飛機起降仍然會有短暫悶塞感,但是已經能輕鬆地吞嚥口水化解。

認識耳咽管 調節中耳氣壓的器官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系耳科趙偉傑醫師表示,耳咽管是人體最主要調節中耳氣壓的器官,連結著鼻咽與中耳,開口像一個活門座落在鼻咽的側壁、鼻腔的後面,經由吞嚥,以及打呵欠牽動耳咽管的肌肉,完成開合也完成一次氣壓的平衡。尤其是當坐飛機起降或是坐車上山坡時,因為大氣壓力急速地改變,中耳的氣壓也隨之快速升降,此時尤其需要耳咽管的正常張開來適應氣壓的變化。


感冒鼻過敏發作時,周邊黏膜發炎腫脹以及過多的黏液,常常導致耳咽管暫時的阻塞。(圖片提供/長庚醫院)

感冒鼻過敏發作 恐致耳咽管阻塞

為什麼感冒和鼻過敏時,會引起耳咽管阻塞?因為感冒鼻過敏發作時,周邊黏膜發炎腫脹以及過多的黏液,常常導致耳咽管暫時的阻塞,這種狀況會因為發炎症症狀的減緩而消失。

趙偉傑醫師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慢性鼻炎、鼻竇炎、長期過敏、胃酸逆流、鼻咽腺樣體肥大的病人,耳咽管的開合也隨之出現問題,因為長期氣壓調適不良,症狀輕則長期耳部悶塞,甚至導致中耳積水,更甚者造成耳膜塌陷,聽力嚴重損失,而在飛機起飛降落時造成10~20%乘客耳朵脹痛,甚至1%病人耳膜破裂也時有所聞。

治療耳咽管阻塞時,常投以鼻部抗組織胺以及擴張劑,甚至肌肉鬆弛劑來改善局部症狀,而症狀嚴重者往往效果有限。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手術方式,醫師在耳膜上切開一個小洞,並卡入一個暫時性的小管子來維持耳內與環境壓力的平衡。然而術後耳朵不能進水,時間到通氣管脫落時,耳咽管功能障礙的問題依然存在,反覆的手術常導致耳膜的穿孔約5~10%。

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 長庚醫院引進


目前手術已經有所突破!長庚醫院近年自美國引進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從耳咽管功能障礙致病的根本部位加以治療,使耳咽管功能回復到正常功能,免除反覆中耳通氣管置放的困擾,更不會造成進一歩的慢性耳膜穿孔,以及耳朵不能進水的問題,病人可以輕鬆吞個口水,就解除中耳悶塞的困擾。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61/24690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2 22:54 , Processed in 0.02087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